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81523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案2 等值线图的判读,核心一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4)等高线永远不相交,但有时也能看到重合,只 在陡崖处出现。(5)在同一幅图中,坡度的大小取决于等高线的疏 密;通视问题可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引水线路的 选择,要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较少;交通 线路的选择应尽量避开陡坡,沿等高线分布;水库 应选址在峡谷的出口处,峡谷的宽度应不大。(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 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7)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8)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2、0米线表示海平面;海拔 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 小于100米,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 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 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 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核心点二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类型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点。(2)A、B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是什么?(4)与该地区纬度相同的大陆西岸均为荒漠,而该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试分析其成因。,解析 该题通过等高线

3、地形图,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聚落的分布及气候成因。(1)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及组合、地势及起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的数值最大为500米,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从河流流向或等高线判断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水文特征的分析主要考,虑水量的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和结冰期等,对A、B两河的比较则从等高线图中得出相应答案。(3)居民点的分布特征从图中可直接看出来。(4)气候成因的考查应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各方面综合分析。,答案(1)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A河比B河流量大,水量稳定。原因:A河流域面积大,且有湖泊调节。(

4、3)分布在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的地区。(4)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同纬度的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基本地形地貌的等高线特征,变式练习1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 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1)(3)题。,(1)图示区域位于()A.青藏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2)与图示地貌相符的诗句是()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3)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作用B.冰川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火山喷发作用

5、,解析(1)图中区域整体海拔介于1 000米至2 000米之间,应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排除AB。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势最为平坦开阔的高原,而图中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故为云贵高原。(2)A项描述的是江南丘陵;B项描述的是泰山;D项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C项表述的是山环水绕的喀斯特景观,故答案为C。(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1)D(2)C(3)C,类型2 气候要素等值线的判读,2009年2月6日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由降水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读“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1951199

6、1年),回答(1)(3)题。,(1)造成我国北方出现大面积干旱的自然原因是()降水偏少 沙尘暴增多 工农业用水增多气温偏高 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A.B.C.D.(2)有关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现象B.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干旱频率最高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地区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密切,(3)图中H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其自然原因除夏季风不稳定外,还有()A.高原地形B.喀斯特地貌C.受到植被的影响D.受准静止锋影响,解析 该题组通过等值线考查气候的相关知识。(1)根据题意,造成干旱的自然原因是由北方降水异常

7、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大造成的。(2)读图可知,我国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干旱频率最高。(3)读图可知,H为云贵高原,该地区干旱除夏季风不稳定、地表水易下渗外,还有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答案(1)C(2)B(3)B,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1)判断气压场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高压脊等压线由高气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低压槽等压线由低气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低压槽阴雨。(3)判断各地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

8、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确定南北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为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4)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变式练习2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绝对变率(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我国某

9、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量越大,降水变率越大 B.降水量越小,降水变率越大 C.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无关 D.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呈正相关(2)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b地小,B.a地受西风影响,降水量比b地大 C.a地降水变率数值在20到30之间 D.b地降水变率数值在40到50之间,解析(1)根据新疆地区的伊犁河谷地降水较多,但降水变率较小,准噶尔盆地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多于塔里木盆地,但降水变率却小于塔里木盆地,可得降水量越小的地区降水变率越大。(2)a地深居内陆,受盆地地形影响,降水

10、量比b地小,降水变率在5060之间;b地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降水变率小于20。,答案(1)B(2)A,下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登山线路大体沿宽谷、山脊走向,B.登山线路大体沿谷地走向C.C4营地突击营地段线路的平均坡度最小D.四个营地中的前进营地所在处的大气含氧量最低,解析 图中前进营地位于宽谷地区,另三个营地位于山脊地区,故A正确;沿线平均坡度最小的是前进营地;含氧量最低的营地应是海拔最高的突击营地。,答案 A,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23题。,

11、2.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3.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解析 图中所示为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从题意可知,图中数值越大,表明云量越大。第2题,从图中数值看,甲地云量小于乙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要多于乙地,云量越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因而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乙地与丙地相比,云量大,降水多,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丙地附近等值线较为稀疏,说明云量空间变化较小。第3题,乙地多

12、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等值线向低值方向突出,说明该地比同纬,答案 2.B 3.A,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5题。,度地区云量大,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可知该地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云量大,属地形的影响。,4.Q地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 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 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锋面受地形阻挡,在此停滞5.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少,气候干旱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 第4题,从经纬度来看,Q地位于甘肃、宁夏、内蒙古交界处,受祁连山、贺兰山等山地抬升影响,Q地年降雪

13、日数比周边地区稍多,但锋面不会在此停滞,排除A、C、D项,故答案为B。第5题,图中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需要灌溉水源,土壤贫瘠,机械化水平较低,排除A、B、D项,故答案为C。,答案 4.B 5.C,在地形图上,将某一含水层中承压水位相等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水压线。读下图,回答67题。,6.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承压水流向的箭头是()A.B.C.D.7.图中a、b、c、d四口井中,水能自动流出的是(),A.aB.bC.cD.d,解析 第6题,承压水的流向应该与等水压线垂直,并且由高处流向低处。第7题,承压水位高出地面时,承压水可以

14、自动流出。,答案 6.A 7.C,读“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且等值线数值ab,回答810题。,8.若图示等值线是等高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都可能会有河流发育,但两河流的流向不同B.仅考虑海拔因素,P地气温要比Q地略低 C.P、Q两点不可以相互通视 D.如果该地位于我国境内,P地上午的光照条件比 下午好9.若图示等值线是等温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M、N线处的海陆状况不同,则图中M处可表 示北半球1月份的陆地,B.如果M、N处的弯曲是洋流导致的,则N处有寒流 流经 C.如果该图位于大陆,且M、N处的等温线弯曲是 地形导致的,则N处可能是山脊 D.如果该图表示某地白天的气温

15、差异,且M、N处 的气温差异是由于受不同的天气系统控制导致 的,则N处可能受气旋控制,解析 第8题,M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N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P地海拔略高于Q地,因此气温略低于Q地。第9题,北半球1月份,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等温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故A项正确。第10题,N处的等震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说,明该处的地震烈度要大于其他地区,因此这里可能是个断层;在该线上修建建筑物,安全性不好。,答案 8.B 9.A 10.A,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112题。,1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

16、北逐渐增厚12.图中M和N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解析 第11题,由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直接读出。第12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定位可确定M、N的位置。,答案 11.C 12.D,13.关于下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 据指向标判断a村位于b村的正南方;d处是山脊,不能形成小河;e位于河流上游又靠近a村,不宜建造纸厂;图中a、b村规划公路跨山脊,故错,应沿等高线绕过山脊。,A.a村在b村的西南方 B.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 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

17、答案 D,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 周正龙在镇坪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 实性受到了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 专家等方面质疑,并引发了全国性关注。2007年 11月15日,网友称虎照原型为年画,并将年画传 到网上。2008年11月18日,年画生产商展示了 2002年制作的存档底版图。2008年11月17日,陕 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旬阳县法院对华南虎 照片造假者周正龙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材料二 陕西省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三 陕北的黄土高原地区某一区域的等高线图,(1)根据镇坪县与西安市的自然特征填写下表。,(2)不管陕西省林

18、业厅公布的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真还是假,有一点是真实的,这就是野生华南虎已经或濒临灭绝。试分析华南虎已经或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次说出对材料三中a、b、c、d四个地区治理的恰当措施。,解析 第(1)题,主要是明确所比较的两个地区分别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地形、气候以及所属的流域都有明显不同。第(2)题,华南虎灭绝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其中对华南虎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大量捕杀华南虎是造成其灭绝的主要原因。第(3)题,在黄土高原不同的地区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不同的,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答案(1),(2)人类

19、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强烈扰动;长期以来人类对华南虎的捕杀。(3)a打坝淤地,b植树种草,c修筑梯田,d平整土地。,15.下图为“某月某日部分地区气压(hPa)形势分布 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说明该日内蒙古河套平原的天气状况及形成原因。(2)据图,指出该日我国大陆沿海航线中,航运安全隐患较大的航段,并简析原因。(3)比较丙、丁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4)指出甲、乙两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及相应的地貌。,答案(1)阴雨天气。因受低压或气旋控制。(2)上海到广州(在两地间的某段也可)。该航段所在海域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大浪高。(3)丙地风力大。因两地等压线疏密相同,但丙地(位于海洋)摩擦力较小,丁地(位于陆地)摩擦力较大。(4)都是消亡边界。甲地为山脉(高原),乙地为海沟。,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