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84687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技术及传感器S02.基本概念.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测技术及仪器,T&M Technologyand Instrumentation,CISTBUCT2010,第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仪表组成和技术分类仪器仪表的技术指标,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准确度、误差的分类检测仪表的组成检测技术的分类仪器仪表的指标静态特性动态特性,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测量计量单位测量的准确度误差的分类,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采集和表达被测物理量 量值是被测量与同类型计量单位的比值与标准作比较,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采集和表达被测物理

2、量 量值是被测量与同类型计量单位的比值与标准作比较将量值 q 作为计量单位 N 的倍数赋予被测量 x 则有 x=qN从量纲上考虑对应上式有x=-x,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测量的前提被测量必须有明确的定义 计量单位必须事先通过协议确定 没有明确定义的量是不可测的如:气候的“舒适度”或人的“智力”等,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基本标准绝对标准,彼此相互独立的标准。在国际度量衡大会(Confrence Gnrale des Poids et Msures,CGPM)上定义了七个基本标准: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光强和原子物理中的物质量由其构成的计量单位系

3、统称为国际单位制(Systme International dUnits,SI),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定义1米被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1/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的长度(1983 年)。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型器的质量(1889 年),该国际千克原型器是保存在法国巴黎塞夫勒博物馆中的一根铂铱合金圆柱体。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

4、)基本单位的定义1米被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1/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的长度(1983 年)。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型器的质量(1889 年),该国际千克原型器是保存在法国巴黎塞夫勒博物馆中的一根铂铱合金圆柱体。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定义1米被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1/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的长度(1983 年)。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型器的质量(1889 年),该国际千克原型器是保存在法国巴黎塞夫勒博物馆中

5、的一根铂铱合金圆柱体。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定义1米被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1/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的长度(1983 年)。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型器的质量(1889 年),该国际千克原型器是保存在法国巴黎塞夫勒博物馆中的一根铂铱合金圆柱体。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

6、单位的定义1米被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1/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的长度(1983 年)。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型器的质量(1889 年),该国际千克原型器是保存在法国巴黎塞夫勒博物馆中的一根铂铱合金圆柱体。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定义1米被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1/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的长度(1983 年)。1千克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型器的质量(1889 年),该国际千克原型器是保存在法国巴黎塞夫勒博物馆中的一根

7、铂铱合金圆柱体。1秒定义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定义1安培定义为流经在真空中两根平行且相距1米的无限长直导线(其圆横截面可忽略不计)上,并能在其每米长导线之间产生 0.210-6 牛顿的电动力的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量(1948年)。1开尔文被定义为水的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967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定义1摩尔定义为一个由确定成份组成的系统,如果它含有粒子的个数等于碳12

8、原子核的12/1000千克质量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则该系统的物质量为1摩尔(1971年)。1坎德拉定义为一个在一定方向上发送频率为5401012赫兹的单色光辐射的辐射源,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特每立方角时的光强(1979年)。,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在我国最高精度的测量基准保留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根据测量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测量精度,以及相应的仪器。,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导出单位从基本单位出发,用乘、除符号以代数式表达。SI 辅助单位具有专有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 SI 单位,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T&M,I

9、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计量单位,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的准确度真值是指被测量的客观真实值。一般来说这一客观真值是未知的,仅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真值才是已知的(如一些理论分析值)。约定真值是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是约定采用的。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最高基准是约定真值。,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测量结果的精密度测量结果的正确度,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测量结果的精密度测

10、量结果的正确度,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的准确度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也称绝对误差。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误差的正负号量纲与被测量的量纲相同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示值误差仪器示值真值,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的准确度相对误差是测量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商。相对误差测量误差真值无量纲当测量误差很小时相对误差测量误差测量结果,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的准确度引用误差是测量误差与仪表量程的商。引用误差测量误差仪表量程无量纲最大引用误差最大测量误差仪表量程最大引用误差的规定是便于仪器准确度等级的评定。,T&M,I 绪论,检测

11、技术的概念 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其大小不同而已。,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在顺次测量的系列测量结果中,其值固定不变或按某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测量误差具有确定的值在相同的考察条件下可重复表现原则上可用函数的解析式、曲线或数表示这一规律性并不一定确知,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各测量数据的误差或大或小,或正或负,其取值的大小没有确定的规律性,是不可预知的。随机误差具有随机变量的一切特征不能通过“修正”的方法消除掉用统计的方法做出估计,T&M,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误差的

12、分类粗大误差(过失误差)超出正常范围的大误差。正常范围是误差的正常分布规律决定的分布范围,只要误差取值不超过这一正常的范围,应是允许的。粗大误差是随机的,但不同于随机误差,仅表现在数值大小上的差别,因此差别不明显时,不太容易区分。一般粗大误差是由测量中的失误造成的。,第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仪表组成和技术分类仪器仪表的技术指标,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组成检测仪表,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组成检测仪表检测元件:将被测量变换为另一种易于处理的物理量变换装置:将该物理量变换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信号调理:将信号变换为适于处理的标准信号信号传输:将信号分配到其它信号处理

13、装置测量装置:将信号与计量单位进行比较获得测量值呈现装置:呈现测量结果(如显示、打印、存储等),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组成检测元件(敏感元件)能够将被测量变换为另一种物理量的元件其输出信号能够反映被测量的大小和变化信号易于处理的物理量:机械量、气压液压量、电量、光一般情况下是指电信号,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能够将被测量变换为另一种易于传输的物理量(信号)变送器特殊的传感器,使用统一的动力源,输出标准信号标准电信号:420 mA(型仪表)010 mA(型仪表)标准气压信号:20100 kPa(气动仪表),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组成检测系统可以由检测仪表构成,但并不都是

14、由检测仪表构成。检测仪表或检测系统和必须的辅助设备所构成的整体称为检测装置。,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分类按被测参数分类: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按响应形式分类:连续参数检测、状态检测按使用的能源分类:机械、电动、气动、光式按是否具有信号远传功能分类:就地显示、远传按信号的输出形式分类:模拟式、数字式按应用的领域场所分类:普通、隔爆、本安按仪表结构分类:开环、闭环,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分类开环结构仪表仪表的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之积仪表的相对误差为各环节相对误差之和,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分类闭环结构仪表仪表的传递函数为,T&M,I 绪论,检测仪表的分类闭环结构仪表仪表的传递

15、函数为仪表的相对误差检测元件的相对误差减去反馈通道的相对误差当正向传递函数很大时,正向通道的性能对仪表影响较小,通过设计反馈通道可以获得较好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第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仪表组成和技术分类仪器仪表的技术指标,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静态特性测量范围和量程输入输出特性:线性度、灵敏度、死区、回差稳定性、重复性与再现性、可靠性误差、准确度与准确度等级动态特性响应时间,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测量范围和量程仪表能正常工作(满足准确度要求)的可测的被测量的下限和上限的范围,它们之间的代数差为量程。关系到仪表的准确度、准确度等级以及仪表的选用

16、。,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线性度在规定条件下,仪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最大偏差与满量程(Full Scale)输出值的百分比。,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灵敏度输出变化量与引起该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输入输出特性灵敏度输出变化量与引起该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线性仪表的灵敏度为常数,非线性仪表的灵敏度是变化的。,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输入输出特性死区(不灵敏区)被测量的变化不致引起输出值可察觉的变化的有限区间。死区内仪表的灵敏度为零。,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

17、特性输入输出特性回差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做全测量范围校准时,在同一次校准中对应同一输入量的正行程和反行程其输出值间的最大偏差。,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稳定性一是时间稳定性,它表示在工作条件保持恒定时,仪表输出值在一段时间内随机变动量的大小。二是使用条件变化稳定性,它表示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内某个条件的变化对仪表输出的影响。,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重复性在相同的测量条件(测量程序、观察者、测量设备、地点、短时间)下,对同一被测量,按同一方向多次测量。不包含回差,衡量抗随机干扰的能力再现性(与重复性不同处)相对较长时间,从两个方向包括了重复性、包括了回差,T&

18、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可靠性衡量仪表的可靠性没有专门的尺度,目前主要有三个指标来描述:保险期、有效性、侠义可靠性定量描述: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仪表在相邻两次故障间隔内有效工作的平均时间。,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误差按误差的量纲分类绝对误差绝对误差通常不能作为仪表准确度的唯一尺度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引用相对误差,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特征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按使用的工作条件分类仪表基本误差标准条件下,全量程范围,最大绝对误差对给定的仪表,

19、只有一个值仪表附加误差,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误差按误差的性质分类静态误差动态误差,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误差仪表满刻度相对误差最大引用误差、准确度最大引用误差最大测量误差仪表量程允许误差仪表基本误差的限值,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误差仪表满刻度相对误差最大引用误差、准确度最大引用误差最大测量误差仪表量程允许误差仪表基本误差的限值,最大允许误差是指“对给定的测量仪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这是指在规定的参考条件下,测量仪器在技术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技术规范上所规定的允许误差的极限值。这里规定的是误差极限值,所以实际上就是测量

20、仪器各计量性能所要求的最大允许误差值。可简称为最大允许误差,也可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准确度仪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能力用仪表的满刻度相对误差来衡量精度、精确度,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准确度等级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乘以 100 后经过圆整后的值准确度等级 最大引用误差100系列按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建议书34的推荐系列110n、1.510n、1.610n、210n、2.510n、310n、410n、510n、610n其中,n=1、0、-1、-2、-3 等最大引用误差 准确度等级%,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

21、特性准确度等级例:一台精度为 0.5 级的温度测量仪表,下限刻度为负值、为全量程的 25%,该仪表在全量程内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1,求该仪表刻度的上、下限及量程。例:一台精确度等级为 1 的流量计,测量范围为 101000 l/min,在标称值为 50 l/min 时测量误差取得最大值,实测相对误差为 10%,请问这台流量计是否合格。,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静态特性准确度等级要注意: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的不同引用误差与仪表满刻度相对误差的区别引用误差与仪表准确度等级的关系,T&M,I 绪论,仪器仪表的指标 动态特性响应时间仪表输出值达到或接近稳定值的时间一般规定仪表输出值达到稳定值

22、的 63.2%,所需的时间为响应时间,也称仪表的时间常数。准确度与动态响应特性的关系准确度好的仪表动态响应特性不一定好,反之亦然。准确度与动态响应特性间有一定的矛盾,不可得兼。,T&M,I 绪论,小结测量的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系统误差仪表的指标:静态特性、动态特性输入输出特性与误差的关系绝对误差:有单位;真值的获取;仪表基本误差相对误差:与真值有关,不反映仪表的好坏最大引用误差:仪表量程;仪表满刻度相对误差非线性误差:回差:上行程(正行程),下行程(反/逆行程),T&M,I 绪论,小结输入输出特性与误差的关系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最大引用误差 非线性误差满刻度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回差 2最大引用误差非线性误差 2回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