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aoe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拼音aoe教学设计.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拼音a o e 教学设计,http:/,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情境设计图:热烈庆祝常德市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背景是欢庆时放的礼花)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你看它们的形体多美呀!这就是祖国的文字,你们想读一读吗?有的小朋友为难了,智慧老爷爷会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请听录音:小朋友,你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来到学校读书学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面对一个个不认识的字,你们别急,给它们戴上小帽子,你就认识了,这些小帽子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
2、通话、查字典,还能帮助我们用电脑打字呢!设计意图:利用直观手段创设一个欢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利用智慧老人的话,引出汉语拼音并介绍汉语拼音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欲望。,(二)整体入手,朗读儿歌1、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学生交流)2、老师范读儿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带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练读儿歌,使学生掌握字的正确发音。4、找出含有a.o.e的字,反复练读,初步了解a.o.e的发音,并引出拼音a.o.e。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拼音,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病虫害防治 蚜虫危害多在秋冬
3、季和春季,可用40%乐果乳剂600-800倍液,或50%避蚜雾2倍液等喷雾防治,菌核病多发生在2-3月,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扑海因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在高温多雨月份易发生,可用浓度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撒喷雾防治,采收前的15天停药。,播种育苗,(三)自主探究,学习新课出示课件(书上画有小女孩、大公鸡、大白鹅的图。)1、学习a(1)看图:小女孩在干什么?(在进行发声练习),我们也来试试。(2)老师出示拼音卡片:a,讲解并示范发音,学生模仿。(3)师:在发a时,嘴巴怎样?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张大嘴
4、巴a.a.a。(4)让学生练习用“a”说一句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让机械的记忆“趣”起来,让学生练习说话,在于巩固a的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观察小女孩图,看哪部分与“a”的形状有关系?识记并书写“a”。出示课件,认识四线格,并指导书写a。(观察a在四线格的位置 老师讲解笔顺并范写 学生书写)2、学习o。过渡:小女孩动听的歌声引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1)出示公鸡打鸣图:公鸡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师:公鸡发出的喔喔声短一些,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字母“o”的发音。(2)出示卡片,学习o的发音。(讲解 示范 练习)(3)学生自编顺口溜。(4)用“o”练习说一句话。,
5、(5)师:这个“o”像什么?你怎样记住它的字形?(可以编顺口溜,可以形象记忆)(6)指导书写(方法同“a”)设计意图: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字母的发音,记住字形,让学生的才华“露”出来。3、学习e。过渡:听到公鸡的叫声,大白鹅也来了。(1)出示课件大白鹅:小朋友和它打个招呼,(大白鹅好!)由“大白鹅”引出“e”的发音。(2)学习e的发音(讲解 示范 模仿练习 学习自编顺口溜帮助记忆)(4)由图中大白鹅的倒影引出字形e,识记,书写。(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老师示范书写 学生书写),病虫害防治 蚜虫危害多在秋冬季和春季,可用40%乐果乳剂600-800倍液,或50%避蚜雾2倍液
6、等喷雾防治,菌核病多发生在2-3月,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扑海因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在高温多雨月份易发生,可用浓度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撒喷雾防治,采收前的15天停药。,播种育苗,(四)趣味游戏,巩固新知1、“我会读”:学生读书,巩固发音。2、摘果子:巩固音和形。3、猜一猜:张大嘴巴(学生接说aaa)4、角色扮演(小女孩、大公鸡和大白鹅):一天清晨,大公鸡喔喔地叫了 发音“o”,小女孩听到了公鸡的叫声,马上起床,来到草坪上,开始发音练习 发音“a”,你看她多勤奋啊。她动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 发音“e”,他们多开心啊!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aoe,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它们还特别爱美呢,喜欢戴上各种不同的帽子,下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戴帽子的它们吧。设计意图:在趣味谈话中,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的整合。并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