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一、知己知彼,了解命题形式。,目前,国内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尤其是辽宁省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五种:理解关键词语。提问方式有:根据文意,写出某个词语的含义。某个词语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理解重要句子。提问方式: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个句子的深刻含义。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从文中看,某个句子指的是什么?,筛选整合信息。提问方式: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或者其变化过程怎样,要求概括说明。,分析艺术意象。提问方式:联系全文,指出某意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某意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
2、简要分析。,分析写作技巧。提问方式:文中成功地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某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赏析某句话。,理解重要句子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条列述。,筛选整合信息以上三道试题为2006年高考辽宁卷,选自丰子恺的散文杨柳,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理解关键词语。“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分析艺术意象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写作技巧以上两道试题为2007年高考
3、辽宁卷,选自臧克家的散文炉火 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答题。,第、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二、授之以渔,掌握解题方法。,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解题步骤与方法:,1、找到提炼出问题的相关句子,迅速确定答案的范围。2、寻找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新组合、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3、透过词语的表面含义,体会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理解关键词语类型的试题)4、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首先弄清手法上
4、的特点,然后借助前后文来确定句子的含义。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形象化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陈述性语言,或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理解重要句子类型的试题),5、紧扣题干要求,搜集重要句子: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筛选整合信息类型的试题)6、充分理解艺术意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衔接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充实文章的思想内容。寄托和表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与思想感情。以小见大,表现大主
5、题,深化升华文章的主旨。(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分析艺术意象类型的试题)7、明确题干中抽取出来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然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在文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文章具体的内部语境加以说明。(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分析写作技巧类型的试题)以上七点属于基本的解题步骤与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具体而灵活的细化处理,希望大家对上述解题的步骤与方法的理解不要过于机械和呆板。,三、学以致用,训练解题能力。,(一)理解关键词语,高考例题(沈红湿湿的想念,2007年高考北京卷),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
6、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注释: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问题: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
7、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例题解说 正确解答例文中的问题,首先要找到提炼出问题的相关句子,然后迅速确定答案的范围。本题提炼出问题的相关句子是第1段文字中的最后一句“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但答案却要在第10段中寻找。为什么呢?因为第10段中有与“理想”相呼应的信息“美梦”,而“美梦”的具体含义在这里揭示得很清晰:“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将这些信息整合出来,便是对文中“理想”的准确而全面的解释。,答案: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四)分析艺术
8、意象高考例题(吕锦华总想为你唱支歌2007年高考全国卷),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
9、。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大西北并不苍凉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问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散文描写事物目的是为了写人,为了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写小事物又常常是为了表现大主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这篇散文描写戈壁石这个艺术意象,目的是要以小见大,深化主旨。要回答好例文中的问题,不仅筛选整合信息,而且要感受作者在行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作者笔
10、下的“戈壁石”有什么特点?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美丽”:“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作者写“戈壁石”的“美丽”是为了什么?为了表现大西北的美丽,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文中说到“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这是谁在呼喊?是“戈壁石”。它呼喊的原因是什么?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整合以上信息,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答案: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五)分析写作技巧,高考例题(臧克家炉火,2007年高考辽宁卷)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
11、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
12、暖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问题:第、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例题解说,例文中很明显地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如“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等等。对比主要有两组:“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和“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答案:这两段文字运用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
13、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四、胸有成竹,挑战高考难题,(三)筛选整合信息高考例题(一)李健吾切梦刀,2005年高考辽宁卷,于是,我学了一个乖,不再从笨拙的截击上下工夫,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固然梦可以不存在了,犹如一切苦行僧,生命本身也就不复在人世存在了,我把自然还给我的梦,梦拿亲切送我做报答。我活着的勇气,一半从理想里提取,一半却从人情里得到。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说到这里,严酷的父亲,在我十三岁上就为人杀害了的父亲,可怜的辛劳的父亲,在我的梦里永远拿一个笑脸给他永远没有出息的孩子。我可怜的
14、姐姐,我就那么一位姐姐,小时候我曾拿剪刀戳破她的手,叫她哭,还不许她告诉父亲,但是为了爱护,她永远不要别人有一点点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一样的姐姐,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一个孤女的流落的忧苦。他们活着全都活着,活在我的梦里还有我那苦难的祖国,人民甘愿为她吃苦,然而胜利来了,就没有一天幸福还给人民也成了梦。,问题: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条列述。,例题解说正确解答例文中的问题,首先要迅速确定答案的范围。本题提出的问题在“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这句话里,但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却在“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这句话后面的语段里。“梦”的具体含义在这里揭
15、示得很清晰:“可怜的辛劳的父亲,在我的梦里永远拿一个笑脸给他永远没有出息的孩子。他们活着全都活着,活在我的梦里还有我那苦难的祖国,就没有一天幸福还给人民也成了梦。”将这些信息整合出来,便是对文中“梦”的准确而全面的解释。,答案:父亲永远拿一个笑脸给我;亲人们都活着;祖国把幸福还给人民。,高考例题(二)(蔡家园泰山之思,2007年高考浙江卷),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可见一斑:“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天下第一名山”、“五岳独宗”、“五岳独尊”。其实,泰山海拔不过1545来,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
16、并不显高。它的风景确有独到之处,但也未必比得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但是,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却深深侵入了山中每一棵树和每一片岩石,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几丝压抑、几缕轻狂。这种洋洋自夸,正暴露出一种锁闭心态。圣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正如那浓雾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泰山之所以最初赢得“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的尊崇,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古人求天地正中而居的地理观念;而其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与民族的思堆模式有着根本的联
17、系。一座泰山,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问题: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各不超过2个字),例题解说本题考查的是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能力,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在第6段,阅读这段文字并进行筛选整合很重要。文学创作贵在创新,别人写泰山大多是赞美,而蔡家园却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写泰山。本段文字中,与泰山文化的“锁闭心态”相呼应的文字主要是“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洋洋自夸”和“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只要把些句子的意思概括出来,答案就完成了。,答案:自大(答自夸、自狂、轻狂或狭隘等均可);,卑怯(
18、答自卑也可)。,(二)理解重要句子,(结尾)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拚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问题:“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高考例题(丰子恺杨柳,2006年高考辽宁卷),谢谢大家 再见,例题解说提炼出问题的相关句子在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呢?原因是杨柳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这种姿态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是“下垂”。而“别的树木”又怎样呢?是“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拚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对最后一段文字进行整合提炼,就不难得出准确的答案。,答案:“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拚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