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92240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0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1.构造,2.使用,二.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如图所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公式,(1)加速度的计算公式,(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算公式,打点计时器纸带分析,S=aT2,逐差法求加速度,S4-S1=S4 S3+S3 S2+S2-S1=3a1T2,S5-S2=3a2T2,S6-S3=3a3T2,a=(a1+a2+a3)3=(S4+S5+S6)-(S1+S2+S3)(3T)2,逐差法的实质是将纸带分为两大段处理。,利用纸带可以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

2、的瞬时速度v:如,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纸带处理。从打点计时器重复打下的多条纸带中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便于计算。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利用s1、s2、s3 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2-s1、s3-s2、s4-s3,如果它们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a。具体来说又有3种方法:,“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

3、求a:如,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右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例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填“高”或“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z,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为_;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低,0.08,偏大(频率变小,则周期变大,由,可知a变小,若仍然按T不变计算,显然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大)。,练习1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

4、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主要原因是 A长度测量不精确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C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D木板未调成水平,C,例2.如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实验小车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已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1.00m/s2,A与B、B与C、C与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AB11.0cm,BC=15.0cm,CD19.0cm,则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s,当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vc=m/s,所以T=0.2s,即:=0.2s,s.,m/s=0.85m/s.,练习2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

5、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S2=5.64cm,试写出用S1、S2和相邻两点间时间间隔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代入数据求出g=_,练习3 图是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部件是_,此实验中若发现打点的痕迹很轻但工作电压正常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按操作的难易程度按先易后难进行填写)是_,永久磁铁;调整振针长度或更换复写纸;或调整振针的固有频率使之与50Hz交变电流产生的策动力共振,例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

6、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计算vF的公式为vF=;(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中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m/s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a=0.4250.005m/s2,偏小,练习4.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

7、带动的纸带如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用S1、S2、S3、S4、S5、S6 表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如下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S6-S1)/(5T2)B(S3+S4-S1-S2)/(2T2)C(S5-S2)/(3T2)D(S4+S5+S6-S1-S2-S3)/(3T2),AC,例4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s4288 cm,s5339cm,s6387 cm。,1)在计时器打出点1、2、

8、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cms,v2 cms,v3 cms,v 4 cms,v5 cms。作出v-t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cms2。(2)利用逐差法求出a cms2,练习5.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是a=_(2)实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和测量仪器有 A小车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C打点计时器D低压交流电源E小钩码F秒表G刻度尺H纸带I细绳,A、B、C、D、E、G、H、I,3)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

9、电源相连接;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H求出三次测量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后结果,D、B、A、F、E、G、C、H,例5.为了测定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爆光的照片,如图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秒爆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4.5米,那么这辆汽车的加速度约为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解:,车身长4.5米,占标尺上3小格,,每小格是1.5米,,

10、由图读出第一、第二次闪光 汽车相距,S1=1.58=12米,,第二、第三次闪光汽车相距,S2=1.513.8=20.7米,由S=a T2,得 a=(20.7 12)/4=2.2 m/s2,答:B,例6.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 图线.(2)AD段的加速度为 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5,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