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9241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直流电动机V-M可逆调速系统,3.1 V-M可逆系统主电路结构形式及工作状态,可逆系统的目的:获得电机四象限的运行特性(正、反转和电、制动)。,3.1.1 单组晶闸管供电切换电流极性的可逆电路,1切换电机电枢与电源之间连接极性,2切换电机励磁电流,此方案比较经济,但只能用于不太频繁切换的场合。,2)工作原理:,象限工作:1C断、2C合,V逆变,控制,使Ud略 Ea,象限工作:,1)主电路结构形式:,3.1.2 两组晶闸管供电的可逆电路,两组晶闸管整流电路供电的可逆电路有两种连接方式,反并联连接及交叉连接。,1反并联连接,2交叉连接,3.1.3 反并联可逆电路的工作状态,1无环流系统,优

2、点:安全可靠,无环流,体积小。,a)三相半波电路构成的交叉可逆电路 b)三相桥式电路构成的交叉可逆电路,区别:反并联连接电路的两组整流桥VF、VR使用的是同一个交流电源,交叉连接电路的两组整流桥VF、VR使用的是无电气连接的两个独立电源,缺点:存在换流死区,动态响应慢。,主要特征:任何时刻都不让VF、VR两组桥同时工作,若VF工作,则VR封锁;若VR工作,则VF封锁;或VF、VR同时封锁。以此使产生环流的必要条件不再存在。,2有环流系统,基本工作方式:VF、VR同时加触发脉冲信号,但它们的控制角满足,其目的是使两组整流桥输出同一个数值、同一个方向的Ud。这种控制方式称为配合控制。,哪一组真正工

3、作由电流来决定,不工作的那一组处于待逆变或待整流状况。,3.2 可逆电路中的环流及其抑制办法,3.2.1 环流及其种类,环流,是指不流过电动机或其它负载,而直接在两组晶闸管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环流的存在会显著地加重晶闸管和变压器的负担,消耗无用的功率,环流太大时甚至会导致晶闸管损坏,因此必须予以抑制。对环流的分析必须一分为二。,环流分类:,静态环流:系统稳定工作时所出现的环流。,动态环流:系统处于过渡过程中出现的环流。,直流平均环流瞬时脉动环流,静态环流动态环流,3.2.2 直流平均环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办法,1产生的原因,正组VF输出为,两端的电势差即两个电源的直流平均电压差为:,电压差如能产

4、生直流平均环流则其流向与图中的Ic反向,与晶闸管装置所允许的电流流动方向相反而实际不能流通。可知,这时也不会产生直流平均环流。,产生直流平均环流Ic。由于两边电源的内阻都较小,很小的 也会引起较大的直流平均环流,且 是一个直流平均量,它无法依靠电抗器来抑制Ic的大小,只能靠改变 来减弱或消除它。,2消除办法,(1)使 略大于1800,(2)使,反组输出为,1产生的原因,2抑制办法,晶闸管装置输出的电压是脉动的,正组整流电压UdoF和反组逆变电压UdoR的瞬时值并不相同,当整流电压瞬时值大于逆变电压瞬时值时,便产生正向瞬时电压差,从而产生瞬时环流。,抑制瞬时脉动环流的办法是在环流回路中串入电抗器

5、,叫做限环流电抗器或称均衡电抗器,一般要求把瞬时脉动环流中的直流分量Icp限制在负载额定电流的5%10%之间。,图3-7 三相半波反并联可逆电路及其 时的环流电压和电流,3.2.3 瞬时脉动环流产生原因及抑制办法,3环流电抗器的配置位置及数量,3.3 有环流V-M可逆调速系统,3.3.1 配合控制的反并联连接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1系统原理图,三相桥式供电,2条环流通道,配备四个环流电抗器。可正反转,四象限运行。,4调节器输出双向限幅,2配合控制的实现,3信号双极性,通过放大倍数为1的反向放大器得到Uct,来实现的配合控制。,ASR设置限幅,限制最大动态电流,ACR设置限幅,限制最小控制角mi

6、n和 最小逆变角 min,系统原理图,信号都是双极性的,相应的实际量都是可反相或可反向的,这正是四象限运行系统的一个特征。,a图 VZ1限制反向输出电压的幅值 VZ2限制正向输出电压的幅值,调节器输出双向限幅电路,当 VD-kE 时,VC 0,VD1不起作用;当 VD-kE 时,VC 0,VD1将导通。kE即为负限幅值。,1正向稳态运行阶段(t=0t1)2本组逆变阶段(t=t1t2),5他组逆变阶段(t=t4t5)6转速超调阶段(t=t5t6),3他组建流阶段(t=t2t3)4电流超调阶段(t=t3t4),3.3.2 正向回馈制动过程分析,在可四象限运行的调速系统中,正向回馈制动过程的分析具有

7、普遍的典型意义。,1.系统原理图,正向运行时,为负。,环流给定电压,3.3.3 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2.工作原理,3.优点,当主回路电流可能断续时,采用 的控制方式时有意提供一个附加的直流平均环流,使电流连续。,一旦负载电流连续了,则设法形成 的控制方式,遏制环流至零。,充分利用了环流的有利一面,避开了电流断续区,使系统在正反向过渡过程中没有死区,提高了快速性。,同时又克服了环流不利的一面,减少了环流的损耗。,所以在各种对快速性要求较高的可逆调速系统和随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逻辑控制无环流系统,,错位控制无环流系统,依靠逻辑控制器DLC来对两组桥的工作进行控

8、制,或,使,逻辑控制器DLC,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图,零电流检测电路,极性鉴别器,电平转换电路,几个单元电路(后续章节中要用到),例:在图8-1、图8-9,图9-17中,例:在图9-33中,第4章 直流电动机直流斩波调速系统,主电路结构简单,功率元件少。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分量少,电机损耗和发热小。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动态响应好,抗扰能力强。功率元件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装置效率高。直流电源采取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素高。,直流斩波器依靠的是脉冲宽度调制(PWM)的工作方式,因此 直流斩波调速系统也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V-M的固有问题:,与V-M相比,直流

9、斩波调速系统的优越性:,存在电流的谐波分量,深调速时转矩脉动大。深调速时功率因素低,限制了调速范围。平波电抗器限制了系统的快速性。,a)电源是直流电源 b)电源是交流电源,1单象限工作电路,4.1 直流斩波调速系统主电路,图4-2 单象限工作的直流斩波调速系统主电路及工作波形,2电流可反向的二象限工作电路,1).主电路的结构形式,2).工作原理,正向电动工况。当UoEa时,Io0,电动机正向电动。电路的电压平衡方程为,电动工作时,VT2、VD1并没有参与工作,去掉这两个元件后,电路与单象限工作电路完全一致,是一个典型的降压斩波电路。,VT1、VT2互补工作,VD2是I0为正时的续流二极管,VD

10、1是为I0为负时的续流二极管。为了防止直流电源经VT1、VT2直通短路,GD2、GD1中应设延时电路以形成“死区”。,输出电压平均值,电动机最高空载转速是,图4-3 电流可反向两象限斩波调速系统,正向制动工况。当UoEa 时,Io 反向,电动机工作在第象限的回馈制动状态。,可知,直流电机通过斩波器向直流电源输送电能(发电)时,Ea 的范围是 0Ud,转速范围是 0 n0max。,“能正常发电”的要求是 Ea Ud。,若 Ea Ud,则发电电流不再可控,电流将变得很大而不允许。,该电路用作发电运行,则发电机(直流电机)可变速发电,在转速0n0max的范围内,都可向恒直流电压源实现电流大小可控的发

11、电。,制动时,VT2或VD1有电流,VT1和VD2无电流。把不参与工作的VT1、VD2去掉,可把电路重画于右图,图中按习惯画法把能量输入方即电机画在了左边。这就是典型的升压斩波器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同前,实际为负值,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图4-3所示的电路可以实现正向回馈制动,制动时电流(转矩)反向,其运行象限为、象限。该电路称电流可反向的两象限工作电路。,3)波形分析及能量传递,电压可反向的两象限工作电路,3可四象限运行的电路,1.工作原理H型桥式斩波电路的工作模式非常灵活,以最常用的可逆运行模式说明之。VT1、VT2为一组,VT3、VT4为另一组,两组在一个PWM斩波周期内互补工作。2.输出

12、电压的平均值3.优点:调节连续平滑,四象限工作。,4.2 直流斩波调速系统,1系统原理图,转速、电流双闭环,GM为载波(三角波或锯齿波)发生器,PWM为脉宽调制单元,其输入信号是控制电平Uc,输出的是占空比为 的PWM信号,GT为驱动电路,内应设置防止上下桥臂直通的“死区”,2交流电源供电时的制动,泵升电压的产生原因,泵升电压的抑制与能耗制动,回馈制动状态时,机械能变成电能送回直流侧。这部分能量输入直流环节的滤波电容,对电容充电的结果是使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断地升高。,设正常工作时Ud=500V,C=2200uF,回馈电功率是 P=2.2kW,1秒钟后电容的电压值为Ux,抑制办法:,2)能耗制动。见右图,1)回馈制动。,改不控整流桥为能量能双向流通的PWM整流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