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95441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2.1 社会角色,一、理论来源“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世纪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1.芝加哥学派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概念,其中以.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2.林顿角色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美国人类学家.林顿。他还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2.1 社会角色,一、理论来源 3.完形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使用角色的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

2、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4.社会戏剧论代表人物是雅各布莫雷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是心理剧疗法的创造者。心理剧疗法是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一队老夫妻含情默默?,2.1 社会角色,二、社会角色的概念 1.定义社会角色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四个要素角色是身份地位的动态表现形式;角色是一套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行为期待的集合;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1 社会角色,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与

3、自致角色这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区分的。前者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种族、性别、年龄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职业、阶级等属于先赋角色。后者亦称成就角色,指主要靠个人活动与努力获得的角色。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2.1 社会角色,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2.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前者指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商人、企业家、经营者等。此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实现效率目标的功能。后者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角色,如学者、教授、宗教信徒、公务员等。此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

4、发挥表现社会公平的功能。,2.1 社会角色,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3.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这是从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上区分的。前者是指角色承担者明确意识到个人所作的角色表演,因而尽力用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如讲演者等。后者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表演,而只是照习惯方式去做。,2.1 社会角色,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4.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这是从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上区分的。前者指对权利、义务有较明确的规定,不得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如军人、警察、法官、公务员等。后者指对行为规范没有明确、严格限制,承担者有较多自由和发挥余地,如父母、夫妻、朋友等。,问题:下面图片中体现了哪些角色类型?,澳大利亚

5、格里菲斯大学设计系燕阳工作室设计课件背景图片 未经社会学概论课程组许可不得随便使用,2.1 社会角色,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5.角色集(角色丛)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二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2.1 社会角色,四、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的表现形式言语行为:即口头语言。非言语行为:包括体态语言、空间语言、物体语言。媒介物:即传媒,泛指一切表演平台或中介。,2.1 社会角色,四、社会角色的扮演 2.角色扮演过程角色确定:即回答“我是谁”。角色准备:即回答“怎样表演”,并进行预先的准备。角色期待:人们承担一个社会角色,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他

6、人对这一角色的期待。角色领悟:反映的是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与角色变异:在实践角色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2.1 社会角色,四、社会角色的扮演 3.角色距离概念:指的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戈夫曼最早提出。角色距离理论的启示:,课堂互动理论与实践,实践场景:一家网络公司来我校招聘营销经理,该公司主要以网上销售为主营业务,请你运用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思考如何去应聘?,2.1 社会角色,五、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即在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有两类:一是在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如夫妻冲突、婆媳冲突等。它常是由角色利益

7、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偏离角色规范等原因引起的。二是在角色承担者自身内发生的冲突。这又有几种不同情况:首先,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要求,使他难以胜任并在时间与精力上出现紧张感,亦称“角色紧张”。其次,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间出现了行为规范互不相容的情况时,也会发生角色冲突。,2.1 社会角色,五、角色失调2.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3.角色中断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按发生了矛盾的现象。4.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

8、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2.2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涵义 1.定义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社会在不断变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设计系燕阳工作室设计课件背景图片 未经社会学概论课程组许可不得随便使用,2.2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涵义 3.社会化的实质 人的需要: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

9、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社会教化:从社会角度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化,社会就不能保持一致;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延续下去。自我选择的过程。,2.2 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条件人具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超越本能的能力)人具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有语言能力,2.2 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内容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获得生活目标承担社会角色形成自我与个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2 社会化概述,四、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个角度1.文化的角度实质是人类学角度,认为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代表人物,W萨姆纳、W托马斯、W奥格本。2.

10、个性发展的角度实质是心理学角度,认为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代表人物,C库利、G米德。3.社会结构的角度实质是社会学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代表人物,S萨金特、T帕森斯。,2.3 社会化过程,一、人的基本社会化过程指未成年人所进行的最基础、最必需的社会化。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其过程分为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博弈阶段三个阶段。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发展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人格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2.3 社会化过程,一、人的基本社会化过程4.生命历

11、程理论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5.本书将其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社会化幼儿期社会化学龄初期社会化少年期社会化 青年期社会化,2.3 社会化过程,二、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过程也叫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经历了生命早期阶段的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广义:除强制教化以外的成人社会化过程。狭义:仅指生活方式非急剧转变中的成人社会化过程。,2.3 社会化过程,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1.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2.再社会化这是指对于那些没有能够达到社会化预期目标的人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广义: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

12、个人放弃原生活方式而适应新生活方式的过程。狭义:强制的教化过程。,2.4 社会化机构,一、家庭二、学校三、同龄群体四、大众媒介五、网络社会,2.5 社会化理论,一、米德的概括化他人理论1.两个自我:I和Me2.概括化他人的概念:即儿童将他人对本身的行为,综合成一种总体印象,然后根据这种总体印象,就他人的角度衡量本身的行为.,2.5 社会化理论,二、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危机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社会化过程的八个阶段 婴儿期(出生至l岁)信任与不信任童年期(13岁)自主与羞怯、怀疑学前期(36岁)主动与内疚学龄期(612岁)勤奋与自卑感青春期(1220岁)认同与角色混淆成熟早期(20一24岁)亲密与孤独感成年期(2565岁)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老年期(65岁以后)完善与绝望,2.5 社会化理论,三、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说1.基本观点:人类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不仅是文化影响的结果,并且如情绪成长、认知技术一样,是随儿童对其外界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而来的。2.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规则阶段(尚未发展对错观念)规则阶段(逐渐形成对错观念,开始思考规则问题)后规则阶段(开始认识道德问题,具有正义、互助等普遍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