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9826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组 织 行 为 学主讲 宋 加 升,组 织 行 为 学第一部分 绪 论,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第1章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1.行为科学的定义 由于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我们界定组织行为学的内涵时首先要了解行为科学的概念。美国国际管理词典(1980)把行为科学看成是一门管理学科,定义为: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罗素(F.Luthan

2、)把行为科学看成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科学中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统称。我国学者认为:行为科学像人为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是一个学科群的总称。也就是说,行为科学是由研究与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重点是企业组织中人的行为。杜布林(A.J.Dubrin)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它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Robbins:Organiza

3、tional behavior is a field of study that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that individuals,groups,and structure have on behavior within organiz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applying such knowledge toward improving an organizations effectiveness 我国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中有关的知识,系统地研究

4、各种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综合考虑上述定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有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工程学、信息和系统科学等)中的知识,系统地研究由人所形成的各种组织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次上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所期望目标的学科。该定义包含四个要点: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研究不同层次上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组织在一定环境和时期遇到的问题。,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3.组织行为的相关概念(1)组织 组织的形成既是个体意志的结果,也是整个社会

5、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化分工的结果。现代管理理论鼻祖的巴纳德(C.I.Banard)将组织定义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协作系统”。组织包含不同的类型,譬如,政府、企业、公司、学校、研究所、医院、基金会、学会、协会。组织可以分为:赢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2)组织的特征 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组织都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组织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开放的系统、非线性系统;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3)行为和组织行为 行为(behavior)是机体种种外显动作和活动的总和。根据卢因的

6、观点,人的行为是个体特征变量和环境变量二者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B f(P E)其中,B行为;P个体变量(如遗传、能力、个性、健康情况等);E环境变量(如是否有别人在场、个体的行动目标是否受到阻碍等);f函数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个体的特征和环境的特征来解释人的行为表现,同时当我们已经掌握了行为、个体特征、环境特征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也可以根据当时的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变量来预测人的行为。组织行为是指人们作为组织成员时表现出来的、体现在个体群体组织三个水平上的行为。个体的行为人作为个体表现出来的行为;群体的行为人们作为群体成员整体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的行为人们作为组织成员整体表现出来的行为。

7、,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1.1.2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管理好自己 学会正视自己,理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合理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了解自身的价值观、态度、兴趣、偏好、性格、能力面的特点,找到合适并能发挥自身长处的工作,做好职业规划;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热情而有创造性地工作,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超越自我、提升自我。2.管理好他人/团队 管理好他人/团队就是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有利于个人和组织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建立一个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的团队,为实现整个组织目标服务。3.管理好组织系统 管理组织系统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要能够深入认识到由人所组

8、成的组织系统的本质,掌握必要的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机制,使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效率地运行。,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是由于西方有了企业,特别是有了管理教育以后,在商学院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和课程。组织行为学在西方发展的历史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对企业中人的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科学管理阶段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认为劳资双方追求的都是物质利益,只有物质利益才能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真正形成一门科学,这一时

9、期称为科学管理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Taylor)。泰勒是 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方法用讲究效率、技术、方法的管理来代替凭个人方式和凭经验办事的管理,他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工作效率是,2.经典组织理论 经典组织理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几乎同时产生。当时正处于社会管理结构产生重大变革、企业从小规模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时期,一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开始认识到组织管理与劳动管理的区别,努力从事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其间代表性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法约尔在其1916年出版的

10、一般管理与工业管 理一书中,比较完整地形成了经典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他将管理职能概括为五个方面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提出了14条组织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 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集权化、等级制、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主动性、集体 精神。这些原则对后来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发展有深刻影响。,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1910年创立了行政组织理论。他所提出的行政组织具有如下特点: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在人员关系上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承担

11、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考试和培训;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委任的,而不是选举的(特殊职位除外);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或其他组织,但他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管理人虽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而适用于一切情况。组织对每个成员的职权和协作范围都有明文规定,使其能正确地行使职权,从而减少内部的冲突和矛盾。经典组织理论所描述的组织具有“理性组织”的特点,强调稳定、严格、精确、有序,但比较机械,不考虑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个性与情感。,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3.人际关系学派 由于以泰勒、法约尔

12、等人的管理思想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纪律性,对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20世纪20 30年代的管理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惑,经济人假设下的科学管理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不能有效地达到控制个人和提高生产率与利润的目的,因此探索新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成为必然。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梅奥得出结论: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原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当时,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派。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照

13、明实验、福利实验、大规模访谈和群体实验、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在决定工作效率的因素中,工人被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比奖励性的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于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心方面的需要,即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而且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是更为重要的。4.人力资源学派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经济衰退,人际关系学派片面强调人与人之间好的人际关系的观点受到质疑,促使行为科学家重新探讨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途径。在人际关系学派的基础上,发展出人力资源学派,其核心思想认为,企业中种种问

14、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员工的潜力。这个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阿吉里斯和麦格雷戈都强调应该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他们的潜力,满足员工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这一学派的理论起到重大作用的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首先来自基本需要,如果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又会激发更高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们追求安全、要求稳定、希望受到保护、避免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归属需要是人们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关系;得到他人认可的需要;尊重需要是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

15、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的需要。人具有内在的追求更高成就的需要,人是可以进行自我管理的,管理者的任务主要是改善组织条件和工作方法,使人们更好地达到目标。,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5.权变理论 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分别能够解释不同条件下人的行为,但是却很难完整地解释各种情景下人的行为,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变理论逐渐进入管理领域,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普适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具体情景,选择具体的对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Schein 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随着人的发

16、展和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有多种需要和动机,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因此,管理者不能将所有的人视为一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权变的观点进入管理领域,对组织行为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组织行为学认为,遵循权变理论,人们就能知道如何从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到主要变量,并根据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特定的情景采取特定的对策。,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1.3 组织行为学科体系的最终形成-综合各种理论 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是非常广泛的。领导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的建立也大大地丰富了西方组织行为学理论。A.组织中的领导理论;B.组织中

17、的决策行为理论西蒙 C.系统管理理论巴纳德 D.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特里斯脱 除了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入组织行为学以外,组织行为学还大量吸收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工程学、信息和系统科学 等多门学科中的概念、理论、知识和方法,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把关于人的管理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组织行为学中三个大的知识体系:个体层次行为理论和知识体系、群体层次行为理论和知识体系、组织层次行为理论和知识体系。,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目前,组织行为学针对组织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仍在继续研究、创造出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丰富和完善。,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