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9935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本章目的:要求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方法以及统计资料整理的含义、步骤与内容,知道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原则;学会并能使用统计分组方法;掌握变量数列编制。,3-2,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地位和要求(一)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统计调查所涉及的资料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向调查单位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的资料,称为原始资料或初级资料;另一种是根据研究目的,搜集经初步加工、整理过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2、说明总体现象的资料,一般称为次级资料或二手资料。统计调查一般指的是对第一种资料的搜集。,3-3,(续),(二)与一般社会调查的主要区别。(1)主要着眼于数字资料的搜集;(2)不是搜集个别单位的资料,而是搜集大量单位的资料并能够据以汇总计算形成说明总体的综合数据。,3-4,(续),(三)地位: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四)要求: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准确性如实反映客观实际。真实性是统计的生命。及时性即时效性,尽快提供资料及时整理分析。过时的信息有如“雨后送伞”。系统性有条理,合乎逻辑,不杂乱无章,便于汇总。完整性不重复、不遗漏、所列调查项目的资料搜齐 全。,3-5,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3、,(一)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有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三)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3-6,三、统计调查方案,(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式(四)、确定调查的时间、空间和方法(五)、编写填表说明,见课本P1314,3-7,四、统计调查方法,(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三)采访法(四)卫星遥感法,见课本P16,3-8,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内容详细、提供重要的国情、国力为目的,必须在规定的时

4、间内统一进行。1、意义2、普查的组织3、快速普查,3-9,(二)、抽样调查见第六章,定义:它是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 单位进行观测,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 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3-10,(三)、重点调查,1、定义: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而进行的非全面调查。2、方法: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重点单位:是指单位可能数目不多,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3-11,(四)、典型调查,定义: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总体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择少数具有典型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3-12,非全面调查,1、重点调查

5、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3-1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关系,联系:两者均属非全面调查,都是通过对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实现调查目的。,区别:1、选择调查单位标准不同:典型调查 选择对总体中具有代表性单位;而重点调查选择是总体中重点单位。,2、调查目的不同:典型调查对典型单位研究,可以认识同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以达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目的;重点调查则是对重点单位调查,认识总体的基本情况。,3-14,非全面抽查的比较,3-15,第二节 统计资料整理,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含义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的、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6、。内容 数据处理:分类、汇总、表现(制表)数据管理:输入、贮存、更新、输出 步骤 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审核原始资料、数据处理和表现、数据贮存,二、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含义1、概念P17 对总体分 对个体合 突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抽象组内各单位差异(二)、统计分组的作用和原则1、区分现象质的差别、反映结构比例、揭示依存关系2、原则:科学性、完备性、互斥性,3-17,三、统计分组的方法,(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2、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进行分组3、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分组标志,3-18,(二)、按品质标志或按数量标志分组 1、按品质标志分组见课本P20表23 2、按数

7、量标志分组见课本P20表24(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1、简单分组见课本P20表21 2、复合分组见课本P20表22,3-19,三 分配数列(次数分布),分配数列-统计分组的必然结果,(一)、分配数列的概念 概念: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分组后,所形成的总体单位数在各组之间的分布。,次数或频数: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比重、比率或频率:各组次数占总次数之比。,见课本P20,3-20,2 构成要素频数(次数)频率,二、分配数列的种类 种类品质分布数列、变量分布数列,品质分布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见课本P20,3-21,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品质数列,3-22,表2-1 某公司职工

8、文化程度状况(),文化程度 工人数 比重(%)小学 400 8初中 1500 30高中 2600 52大学 500 10合计 5000 100,3-23,3-24,变量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包括单项式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单项式变量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后,用一个变量值代表一个组形成数列,3-25,组距式变量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后,用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即组距)代表一个组所形成数列,见课本P20,3-26,变量数列,单项式数列适应范围 组距数列适应范围 等距数列 异距数列 概念:组限(开口、闭口)见P21 组距(等距、异距)组中值,3-27,组限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其中较

9、小的变量值为下限,较大的变量值为上限。,闭口组上限和下限都齐全的组,开口组上限或下限只有一个的组,组距各组上限与下限之差。全距各组组距之和或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组中值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值,组中值公式:,课本P22,3-28,3-29,三、变量数列的编制,1、步骤(见P2122)1)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2)确定全距(排序)确定组数,3-30,3)确定组限:离散变量组限不重叠,连续变量组限重叠4)计算各组单位数,编制变量数列,3-31,组限的确定主要考虑下列几点,1、对于连续型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合。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如收入、产量等,习惯上规定,各组不包括其上限

10、变量值的单位,即所谓“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对于越低越好的现象,如费用、成本等,习惯上规定,各组则包括其上限变量值的单位,即所谓“上组限在内”的原则。,3-32,2、最小组的下限要略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要略高于最大变量值。,3、对于等距数列,如果组距是5,10,100,则每组的下限最好是它们的倍数。,3-33,某月啤酒公司60个销售点的销量,48 71 52 53 36 41 69 58 47 60 53 29 41 72 81 37 43 58 68 42 73 62 59 4451 53 47 66 59 52 34 49 73 29 47 1639 58 43 29 46 52

11、38 46 80 58 51 67 54 57 58 63 49 40 54 61 58 66 47 50 单位:桶,3-34,啤酒销售量的分布数列(表2-3),销售桶数 销售点数 频率(%)1019 1 1.72029 3 5.03039 5 8.34049 16 26.75059 20 33.36069 9 15.07079 4 6.78089 2 3.3 合计 60 100.0,3-35,某班学生考试成绩次数表,3-36,五、统计表及其设计,一、统计表的意义和构成定义:表现经过整理的统计数据的表格。意义:P24构成P24统计表的构成按形式:标题总标题、横栏标题、纵列标题 横行、纵列 数字

12、按内容:主词 主栏 宾词 宾栏,3-37,(二)统计表的结构,统计表,统计表的名称,用以概括统计表中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一般放在表的上端中央,又称横标目,它表明统计表横行项目的名称,一般置于表的左边,又称纵标目,它表明纵栏指标名称,一般置于表的右上方,一般在各横行标题与纵栏标题的交叉处,是说明总体(各组)数量特征的指标。,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即统计总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一般是指表的标行标题部分。,用来说明主词的各种统计指标,一般指表的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部分。,下面看个例子吧,3-38,某地工工业部门的分组,3-39,性质不同时间数列表:主词栏中是按时间单位的顺序排列的统计表,如表29所示。

13、,表2-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0,(一)、按用途分为调查表、汇总表和分 析表。调查表用于登记、搜集原始统计资料 的表格。汇总表用于表现统计汇总或整理结果 的表格。分析表用于对整理所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表格。,统计表的种类,3-41,年末职工家庭就业人口调查表,调查表,家庭人口人 就业人口人,3-42,某年甲、乙两地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和税金,整理表或汇总表,3-43,某年甲、乙两地工业企业人均增加值和上缴税金,分析表,单位:无,3-44,(续),(二)、按分组情况分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简单表指统计总体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它只将总体单位简单排列或将现象的指标按时间

14、顺序排列。(见P18表21)简单分组表指统计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见P20表24)复合分组表指统计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层叠式的统计表。(见下表),3-45,复合分组表,某年年末某地区人口数,3-46,三、统计表的设计,(一)统计表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科学、实用、简明、美观。1、总标题和纵横标目(题)能准确、简明扼要地反映统计资料的内容。2、纵、横栏的排列内容要对应,尽量反映它们的逻辑关系。3、,具体见课本P25,3-47,(二)调查表的设计,3-48,六、次数分布图统计整理结果的另一表现形式,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 钟型图(正态分布、左偏分布、右偏分布),3-49,

15、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钟形分布 U 形分布 J 形分布,3-50,统计图直观地表现统计整理的(一)常用的统计图,1、直方图,3-51,2、轮廓图,3-52,3、饼图,3-53,3-54,3-55,3-56,3-57,饼图,3-58,4、面积图,3-59,五 统计误差,(一)含义(二)种类 1 按来源不同 登记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 2 按误差性质 偶然性误差 系统误差 3 按误差产生原因 无意误差 有意误差,3-60,四 统计汇总的组织、技术与现代化,一、统计表,3-61,综合练习,1、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为四组,则各组的组距是多少?2、已知某分组数列的最后一

16、组是500以上,该组次数是10,又已知其相邻组为400500,则最后一组的次数密度是 多少?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已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60,则末组组中值是多少?4、对于越低越好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为6070,第三组7080,第四组8090,第五组90以上。则80在第几组?,答案:10,答案:0.1,答案:540,答案:第三组,3-62,计算题,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 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3-63,2 答案:(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