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60444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含关键术语最新.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 程晓堂,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从2001年起开始实验。经过两年实验后(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时间,2011年完成修订工作。2011版的课程标准于2012年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课标的整体修订情况,修订版的课标更加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强调英语课程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课程性质方面的修订,语言是做什么的工具?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如何理

2、解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与国外课程性质对照,Language is a lens through which we see the world.Lan

3、guage does not merely express meaning,language construes meaning.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is not arbitrary;Language is organised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Form and meaning are organically interconnected.,(二)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修订后课程基本理念突出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等特点。,修订后的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

4、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考虑到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三)课程目标方面的修订,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课标仍然强调能力

5、的培养,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研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四)课程实施方面的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修订后的教学建议,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

6、使用教材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注:详细解读见课标解读。,将音标写入课标里:“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五级知识目标)。修订稿增加了教学案例(5页增加至20页)和评价案例(6页增加至44页)(详细解读参见课标解读);,(五)其他方面的修订,修订后的课标单独列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词汇表(1500词),而且单独列出了小学阶段的400个左右的核心词汇。删除了实验稿词汇表中的词性和中文释义。,二、标准解读:以分级标准为例,分级标准的总体特征“能”字为先:始终体现“能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理念;知识与技能

7、并重,有机结合;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并重;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并重。,五级语言技能目标:说,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6能用英语表演短剧;7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对比2000年版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1.能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并能复述课文大意。2.能就熟悉的题材,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情景提示,根据要求进行表述和表达。3.能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4.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日常交

8、际用语简表中所列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五级语言知识目标:语法,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语法知识目标的特点分析,从以上目标描述可以看出,课准在语法知识分级目标的设定与描述上具有以下特点:强调语法的表意功能,而不只是强调语法形式本身。比如:以往的教学大纲往往要求学生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形式,而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比较人、物体和事物的表达方式。,课标强

9、调在语境中理解和使用语法知识,而不是脱离语境地、孤立地记忆语法知识。在描述目标时,课标没有一味地使用“语法知识”或“语法结构”这样的术语,而是多次使用了“语言形式”这个术语。因为“语言形式”比“语法知识”和“语法结构”涵盖的内容更丰富。,什么是表意功能?,再现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描述事件发生与发展过程表达情绪情感,语法的表意功能例解,下面例子中为什么前半句用主动语态,而后半句用被动语态?George Foreman beat Joe Frazier,but he was beaten by Muhammad Ali.,语法的表意功能例解,下面两句话在意义上是否有差异?I did

10、nt eat breakfast.I havent eaten breakfast.,三、标准中的关键术语解读,为了准确描述分级标准中的具体目标,标准使用了一些关键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理解”)和修饰性形容词(如“正确”、“恰当”、“适当”)。这些词语本身的含义比较模糊,有必要作必要的解释。,1、“知道”、“了解”和“理解”,“知道”是指经过简单的观察就能获得的事实性知识,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比如,“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英文单词由若干个字母组成,一个单词之内字母之间没有间隔,但单词与单词之间要有间隔。这样的知识只需简单的观察就能获得,但是这样的知识也很很重要,学生

11、在阅读和书写的过程中有需要这种知识)。“知道”与英语中的know意思最接近。,“知道”侧重强调学生知识掌握或获得的状态,实际情况通常包括“知道”、“不知道”、“知道得较多”、“知道得较少”。标准中用“知道”描述的目标还有: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知道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信息或知识。“了解”一般需要通过询问他人、查询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推理等过程。“了解”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比如,分级标准中二级语音目标中有一项目标是“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这里的“了解”,不仅是知道这些规则,

12、而且还包括通过观察和归纳获得这些规则的过程。“了解”与英语中的get to know意思最接近。,“理解”是指通过思维活动来认识规律、获得他人传达的意义等。与“知道”和“了解”相比较,“理解”更加强调思维的过程。“理解”既可以指思维的过程,也可以指思维的能力,比如“能够理解话语的隐含意思”。可以说“知道英国的首都是伦敦”,但不能说“理解英国的首都是伦敦”。“理解”与英语中的understand意思最接近。,2、“正确”、“恰当”、“适当”,在目标描述中经常使用“正确”、“恰当”、“适当”等修饰性语言。有些读者觉得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容易把握。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适当

13、的反应”中的“适当”改为“正确的”更合适。,就语言的使用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恰当或适当比是否正确更为重要,“正确”一般只语言形式是否符合语法的规则。面对他人的赞扬、请求、道歉等语言行为,我们要做出符合情景需要、符合身份地位、符合自身情绪情感的反应。这些反应本身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过去过于强调的“正确性”实际上是指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而非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恰当”与“适当”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互换的,但有时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该项目中的“适当反应”是指能反映学生听懂(或不能听懂)指令和要求的动作、表情等。而“恰当”是指语言使用是否得体,比如“恰当使用

14、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3“学习”与“学会”,在分级标准中,二级的词汇学习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有的教师认为该项目标中的“学习”是否应该为“学会”?因为“学习”只是表示“学习过了”,并不表示“掌握”。,四、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建议,准确理解与把握课程基本理念,特别是关于工具性、人文性、渐进性、持续性、实践性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并在教学中践行这些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与评价方法。,合理使用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考试与评价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处理好继承与改革的关系,克服教学理念的误区:过多的知识讲解脱离语境的记忆缺乏交际意义的操练机械的模仿和背诵不合理的检测,以上讨论仅供参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