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606596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章系统实施.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系统实施,系统分析回答了新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描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与功能。系统设计回答了新系统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进入编程与测试阶段以后,则是要在计算机上真正实现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一阶段除了编程与测试工作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开发环节,如准备开发环境、数据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因此,这一阶段又被称做系统实施阶段。,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7.1 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7.2 期准备工作 7.3 编程7.4 系统测试7.5 系统调试7.6 人员培训7.7 实例,第7章 系统实施,2023/11/17,第7章 系

2、统实施,3,7.1 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7.1.1 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是把前一个阶段设计的新系统物理模型加以实现,建成一个符合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要求的实际可运行的新系统,并完成对新系统的各种测试工作,最后交给用户使用。,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7.1.2 系统实施阶段的具体任务系统实施阶段有许多具体的开发任务,可以大致归纳为六项主要的任务。(1)建立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2)建立数据库系统,录入数据;(3)用户方人员的培训;(4)编制与调试程序;(5)新系统的测试;(6)交工验收。,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5,7.1 系统实施阶

3、段的目标与任务7.2 期准备工作 7.3 编程7.4 系统测试7.5 系统调试7.6 人员培训7.7 实例,第7章 系统实施,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6,7.2 前期准备工作,7.2.1 建立开发与运行环境所谓开发环境,是指系统开发活动所需要的软件与硬件环境,虽然不是指新系统的运行环境,但建立开发环境要考虑与新系统运行环境的匹配问题。开发环境一般应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固定的小局域网,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及一些外设等;软件部分工具众多,常用的部分工具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服务器产品、编程工具等。,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7,7.2.2 基础数据的

4、整理与录入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在系统实施阶段是十分重要且不能滞后的。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大而烦琐,要求广泛收集、规范整理、及时录入、认真检验,否则若只注重编程序、上设备,而忽略了数据的准备,轻则影响新系统的调试,延误工期,重则导致系统失败,故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的说法。数据的准备还包括测试数据的准备、为测试人员在测试阶段提供测试数据等。,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8,7.1 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7.2 期准备工作 7.3 编程7.4 系统测试7.5 系统调试7.6 人员培训7.7 实例,第7章 系统实施,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9,7.3 编程,编程

5、,俗称“写代码”,是系统实现阶段的重头戏,也可认为是系统设计的延续。信息系统开发中,软件开发是一项重要任务,软件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代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程序设计的质量,因此,在保证源程序没有语法错误并能通过编译系统语法检查的基础上,程序设计还必须明确质量要求、设计方法、编程风格及编程工具的选择等。7.3.1 质量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软件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是系统开发的重要质量指标。质量控制是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的一项任务,在每一个开发环节都必须保证可靠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0,7.3.2 程序设计风格所谓程序设计风格,不是追求某编程者个人的风格,而

6、是要求编程者遵守被大家公认的编程规范的约定。这些约定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而成的。编写源代码时应重视和规范内部文档。所谓内部文档是指在源程序内起一定注释作用的代码或文字。例如,使用有一定意义的标识符,使读者见名知义;增加程序中的注释行,对每个模块和每个关键性语句或处理用语言加以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源程序清单采用缩进格式书写,以使其层次清晰明了。数据类型和标识符等定义的次序要规范。如常量说明简单变量类型说明数组类型说明共用数据块说明文件类型说明;整形变量说明实型变量说明字符变量说明逻辑变量说明,等等。又如,在用同一语句说明多个变量名时,最好按字母顺序排列。当然,这些次序与语法规则无关,可以任

7、意排列。但是,为了增强程序的可读性,这样的约定是非常必要的。程序语句应力求言简意赅。虽然在系统设计阶段就确定了软件的逻辑结构,但构造单个语句还是编程阶段的任务。,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1,7.1 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7.2 期准备工作 7.3 编程7.4 系统测试7.5 系统调试7.6 人员培训7.7 实例,第7章 系统实施,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2,7.4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会隐藏开发风险,如果7.1所示。,

8、图7.1 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风险,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3,尽管人们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采取了许多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方法、措施,但仍然避免不了在工作中犯错误,这些错误或缺陷全都隐藏在系统中。测试就是为了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讲,查出程序中的错误与确认程序能满足功能要求都是有效的测试。测试是为了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而执行程序的过程。鉴于此,对于测试的目的要有这样的认识:(1)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2)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够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3)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尚未发现过的错误。,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4,

9、另外,测试的目标应该是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出系统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同时,通过测试也能证明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需求说明相符。根据系统测试的目标,必须了解的几条原则是:(1)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测试”作为开发者的座右铭;(2)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就开始,与系统分析与设计同步进行;(3)测试应该从小规模开始,逐步转向大规模,从单元测试转向集成测试;(4)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覆盖尽可能多的测试目标;(5)应该由开发与用户之外的第三方来完成测试;(6)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2023/11/17,第7章 系统

10、实施,15,7.4.1 系统测试方法概述 测试的基本方法有两种:暗盒测试和白盒测试。1暗盒测试法暗盒测试法是把测试对象看成是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只针对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被测试程序的功能及外部特性进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需求分析中的功能说明,而不考虑其内部逻辑和内部特性。因此,暗盒测试法又叫功能测试法或数据驱动测试法,主要是为了发现这样几类错误:(1)是否有不正确的或遗漏了的功能。(2)在接口上,输入能否被正确地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4)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所以,用暗盒法,必须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中确

11、定测试数据,来检查程序是否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6,2白盒测试法与暗盒法相反,白盒测试法是对系统的内部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把被测试的程序看成是透明的盒子。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相关信息来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被测试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来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因此,白盒测试法又称结构测试法或逻辑驱动测试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7,测试手段,系统测试常用的手段有两种:(1)人工测试。它能相当有效地查找程序中的错误,对每一个信息系统的测试都应用一种或几种人工测试技术进

12、行测试,如程序审查会、人工运行、复查等。(2)计算机辅助测试,即准备一些测试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以查找程序中的错误。按执行顺序,测试活动一般分成四个层次,即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单元测试,是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以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组装测试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确认测试是对整个软件进行验收,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来考查软件是否满足要求;系统测试是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8,7.4.2 单元测

13、试单元测试也称为模块测试、在模块编写完成且无编译错误后就可以进行,可以选用人工测试或上机测试。当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时,一般采用白盒测试法,多个模块可以同时进行。在单元测试中,主要从模块的五个特征进行检查: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路径、出错处理和边界条件。如果所测模块的数据流不能正确地输入、输出,则根本就无法进行其他测试。所以模块接口测试应该在任何其他测试开始前进行。接口测试主要的测试要点有:(1)输入参数和形式参数在个数、数据类型和顺序上是否一致;(2)调用标准函数时所用的参数在个数、数据类型和顺序上是否正确;(3)全局变量在各模块中的定义和用法是否一致;(4)输入是否仅改变了形式参

14、数。,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19,如果模块要执行对外部文件的输入或输出操作时,还应该再检查以下要点:(1)文件是否被正确地打开/关闭;(2)文件格式是否与输入/输出语句一致;(3)缓冲区大小是否和记录大小匹配;(4)输入、输出的错误是否检查并处理;(5)输出的提示信息是否有误。单元测试中,局部数据结构出错是比较常见的错误,测试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变量的类型说明是否合适;(2)是否使用了尚未赋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3)变量的初始值或默认值是否正确;(4)变量名是否有错(如拼写错);(5)是否出现上溢、下溢或地址异常的错误。(6)如果有可能,还应确定全局变量对模块的影响

15、。,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0,在单元测试中,对路径的测试是最基本的任务。由于不能进行穷举测试,所以需要精心设计测试用例来发现是否有计算、比较或控制流等方面的错误。计算方面的错误主要有:算术运算的优先次序不正确或理解错误,精度不够,运算对象的类型彼此不相容,算法错,表达式的符号表示不正确等。边界条件的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最后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软件容易在边界出现错误,如一个n维数组,在处理数组第n个下标时常常有错误。要仔细选择测试用例,重点考查数据流、控制流在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模块测试通常由程序员本人来完成。但项目负责人应该注意测试结果,将这些测

16、试资料妥善保存,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1,单元测试的方法通常由测试人员使用或开发专门的模块进行。由于模块不是独立运行的程序,各模块之间存在联系,即存在调用与被调用的关系。所以在对每个模块进行测试时,需要开发两种模块:(1)驱动模块。相当于一个主程序,接收测试用例的数据,将这些数据送到被测模块,输出测试结果。(2)桩模块。也称为存根模块,用来代替被测模块中所调用的子模块,其内可进行少量的数据处理,目的是为了检验入口、输出调用和返回的信息。驱动模块和桩模块是测试用的软件,不是要交给用户的软件组成部分,但需要花费一定的开发费用。为了降低成本,对于

17、一些不能用简单的测试软件进行充分测试的模块,可以用下节介绍的增量式测试方法,在组装测试的同时完成对模块的详细测试。提高模块的内聚度可以简化单元测试。如果每个模块只完成一种功能,对于具体模块来讲,所需的测试方案数目就会显著减少,而且更容易发现和预测模块中的错误。,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2,7.4.3 组装测试组装测试也称为集成测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测试各个模块,再把这些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整体测试,这种方法称为非增量式集成测试;另一种是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组合到已测试好的模块中,测试完后再将下一个需测试的模块组合进来测试,逐步把所有模块组合在一起,并完成测试,该方法称为

18、增量式集成测试。非增量式集成测试可以对模块进行并行测试,能充分利用人力,加快工程进度。但这种方法容易混乱,出现错误不容易查找和定位。增量式集成测试的范围是一步步扩大的,所以错误容易定位,而且已测试的模块可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程序测试得更彻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3,增量式测试技术有自顶向下的增量方式和自底向上的增量方式两种测试方法。组装过程可分成以下步骤:(1)用主模块作为驱动模块,与之直接相连的模块用桩模块代替。(2)根据所选的测试次序,用下一个模块替换所用的桩模块;而新引入模块的直接下属模块用桩模块代替,构成新的测试对象。(3)为了避免引入新模块,产生新问题,需要

19、进行必要的重复测试,即重复部分或全部已经进行过的测试。(4)所有模块是否已经组合到系统中,并完成测试?如果没有,则返回到(2),重复进行;如果是则停止测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4,自顶向下的增量方式可以较早地发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在测试时不需要编写驱动模块,但需要编写桩模块。另外,如果高层模块对下层模块依赖性很大,则需要返回大量信息,在用桩模块代替时,桩模块的编写比较复杂,必然会增加开销,这时可以用下面介绍的自底向上的增量方式。自底向上的增量方式可以较早地发现底层关键性模块出现的错误。在测试时不需要编写桩模块,但需要编写驱动模块。另外,对程序中的主要控制错

20、误发现较晚。组装测试的方法选择取决于软件的特点和进度安排。在工程中,通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对位于软件结构中较上层的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而对于较底层的使用自底向上的方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5,7.4.4 确认测试,经过组装测试之后,软件就被集成起来,接口方面的问题已排除,就可以进入软件测试的最后一个环节确认测试了。确认测试的任务是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检查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样。系统分析说明书描述了用户对软件的要求,所以是软件有效性验证的标准,也是确认测试的基础。首先要进行有效性测试以及软件配置审查,然后进行验收测试和安装测试,经过管

21、理部门的认可和专家的鉴定后,软件即可以交给用户使用。首先要进行有效性测试以及软件配置审查,然后进行验收测试和安装测试,经过管理部门的认可和专家的鉴定后,软件即可以交给用户使用。,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6,1有效性测试,有效性测试就是在模拟环境下,通过黑盒测试检验所开发的软件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一致。为此,需要制定测试计划,规定要做的测试类型,设计测试用例,组织测试人员对已集成的软件进行测试。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除了检测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之外,还需要对软件的容错性、维护性等其他方面进行检测。测试人员可由开发商的内部人员组成,但最好是没有参加该项目的有经验的软件设计人员。在所有测试

22、用例完成之后,测试结果有两种情况:(1)功能和性能等都满足需求,可以接受。(2)发现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不符,这时要列出缺陷清单。在这个阶段才发现的严重错误一般很难在预定的时间内纠正,需要与用户协商,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7,2软件配置审查,确认测试的另一个环节是软件配置的审查,主要是检查软件(源程序、目标程序)和文档(包括面向开发和用户)是否齐全以及分类是否有序。确保文档、资料的正确和完善,以便维护阶段使用。,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8,3验收测试,在经过软件的有效性测试和软件配置复查后,就应该开始软件系统的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是以用

23、户为主的测试,软件开发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也应参加。在验收测试之前,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以便熟悉该系统。验收测试的测试用例由用户参与设计,主要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可移植性、兼容性、容错性等,测试时一般采用实际数据。,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29,7.4.5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其目的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发现所开发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不符或矛盾的地方。系统测试是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来设计测试用例的,常见的系统测试主要有以下内容。1恢复测试2安全性测试3强度测试4性能测试5可靠性测试

24、6安装测试,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0,1恢复测试,恢复测试是检测系统的容错能力。检测方法是采用各种方法让系统出现故障,检验系统是否按照要求能从故障中恢复过来,并在预定的时间内开始事务处理,而且不对系统造成任何损害。如果系统的恢复是自动的(由系统自动完成),需要验证重新初始化、检查点、数据恢复等是否正确。如果系统的恢复需要人工干预,就要对恢复的平均时间进行评估并判断它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1,2安全性测试,系统的安全性测试是检测系统的安全机制、保密措施是否完善且没有漏洞,主要是为了验证系统的防范能力。测试的方法是测试人员模拟非法入侵者

25、,采用各种方法冲破防线。例如,以系统的输入作为突破口,利用输入的容错性进行正面攻击;故意使系统出错,利用系统恢复的过程,窃取口令或其他有用的信息;想方设法截取或破译口令;利用浏览非保密数据,获取所需信息;等等。从理论上说,只要时间和资源允许,没有进入不了的系统。所以,系统安全性设计准则是使非法入侵者所花费的代价比进入系统后所得到的好处要大,此时非法入侵已无利可图。,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2,3强度测试,强度测试是对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承受能力的测试,是检查系统在极限状态下运行,性能下降的幅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强度测试要求系统在非正常数量、频率或容量的情况下运行,例如,

26、运行使系统处理超过设计能力的最大允许值的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使系统传输超过设计最大能力的数据,包括内存的写入和读出、外部设备等;对磁盘保留的数据,设计产生过度搜索的测试用例;等等。强度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在有效的输入数据中可能引起不稳定或不正确的数据组合。,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3,4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检查系统是否满足系统分析说明书对性能的要求。特别是实时系统或嵌入式系统,即使软件的功能满足需求,但性能达不到要求也是不行的。性能测试覆盖了软件测试的各阶段,但不是等到系统的各部分都组装之后才确定系统的真正性能,通常与强度测试结合起来进行,并同时对软件、硬件进行测试。软件方

27、面主要从响应时间、处理速度、吞吐量、处理精度等方面来检测。,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4,5可靠性测试,对于系统分析说明书中提出的可靠性要求,要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通常使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1)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时限;(2)因故障而停机时间 MTTR(Mean Time To Repairs)在一年中应不超过多少时间。,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5,6安装测试,在安装软件系统时,会有多种选择。安装测试就是为了检测在安装过程中是否有误、是否易操作等。主要检测:系统的每

28、一个部分是否齐全;硬件的配置是否合理;安装中需要产生的文件和数据库是否已产生,其内容是否正确;等等。,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6,测试过程,最后,再强调一下,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通常为系统分析、设计、编码实现等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错误,测试过程正好与开发过程相反。单元测试主要是发现实施阶段的错误,组装测试主要发现设计阶段产生的错误,依次类推。如果在确认测试中发现系统分析有错误,则需要重新修改系统分析、设计和程序。这说明越早犯的错误要到最后才能发现,因此要重视开发的前期工作。系统测试是贯穿系统开发全过程的一项全局性活动,不同的测试具有不同的目标,分别与相应的开发阶段对应,

29、具体联系如图7.3、图7.4所示。,图7.3 开发阶段与测试的类型的划分之一,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7,图7.4 开发阶段与测试的类型的划分之二,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8,7.5 系统调试,7.5.1 系统调试的过程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而对于所暴露的错误最终需要改正。系统调试的任务就是根据测试时所发现的错误,找出原因和具体的位置,并进行改正。正如前面所讲的单元测试通常由程序开发人员来进行,对于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可以由开发商组织的测试人员或第三方测试中心来进行,在系统测试时需要用户参与共同完成。其原则是除单元测试以外,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

30、开发人员或小组来承担。但调试工作主要由程序开发人员来进行,也就是说,谁开发的程序由谁来进行调试。首先执行设计的测试用例,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有错误,需要运用调试技术,找出错误原因和具体的位置。调试结果有两个:一是能确定错误原因并进行了纠正,为了保证错误已排除,需要重新执行暴露该错误的原测试用例以及某些回归测试(即重复一些以前做过的测试);另一种是未找出错误原因,那么只能对错误原因进行假设,根据假设设计新的测试用例证实这种推测,若推测失败,需进行新的推测,直至找到错误并纠正为止。通常确定错误原因和具体的位置所需的工作量在调试过程中是非常大的,大约占调试总工作量的95%,而且花费的时间也不确定

31、。,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39,7.5.2 系统调试的方法无论哪种调试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对错误进行定位。目前,常用的调试方法有如下几种:(1)试探法。调试人员分析错误的症状,推测问题的所在位置,利用在程序中设置输出语句、分析存储内容等手段来获得错误的线索,一步步地试探和分析找到错误所在。这种方法效率很低且缓慢,适合于结构比较简单的程序。(2)回溯法。调试人员从发现错误症状的位置开始,沿着程序的控制流程往回跟踪程序代码,直到找出错误根源为止。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型程序,对于大规模程序,由于其需要回溯的路径太多而变得不可操作。(3)对分查找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缩小错误的范围。如果已

32、经知道程序中的变量在若干位置的预期正确取值,可以在这些位置上用赋值语句或输入语句给这些变量以正确值,运行程序观察输出结果,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则说明从给的变量的正确值开始到输出结果之间的程序没有出错,问题可能在除此之外的程序中,否则错误就在所考查的这部分程序中。对含有错误的程序段再使用这种方法,直到把故障范围缩小到比较容易诊断为止。,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0,(4)归纳法。归纳法就是从测试所暴露的错误出发,收集所有正确或不正确的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假想的错误原因,用这些数据来证明或反驳,从而查出错误所在。其步骤为:第一,收集关于程序做得对或不对的所有数据;第二,整理

33、数据,找出规律,主要发现在什么条件下出现错误,什么条件下不出错;第三,提出一个或多个错误原因,如果提不出来,则说明收集的数据不够,需要设计和执行追加的测试用例来得到。如果提出了多个错误原因,则首先选择可能性最大的那个;第四,用假设来解释所有的原始测试结果,如果能解释这一切,则假设得以证实,也就找出错误;否则,要么是假设不完备或不成立,要么有多个错误同时存在,需要重新分析,提出新的假设,直到发现错误为止。(5)演绎法。根据测试结果,列出所有可能的错误原因。分析已有的数据,排除不可能和彼此矛盾的原因。对余下的原因,选择可能性最大的,利用已有的数据完善该假设,使假设更具体,然后运用归纳法的第四步来证

34、明假设的正确性。以上这些方法均可辅以调试工具。随着测试技术和软件开发环境的发展,可以提供功能越来越强的自动测试和调试工具,支持断点设置、单步运行和各种跟踪技术,为软件的调试提供很大的方便。但无论哪种工具都代替不了开发人员对整个文档和程序代码的仔细研究和认真审查所起的作用。,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1,7.6 人员培训,7.6.1 培训目的导致一个新系统建设成败的因素很多,其中用户方领导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对新系统实际操作的熟悉程度等方面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新系统的顺利实现,必须使用户方有关人员尽快了解新系统的建设情况、

35、功能及性能,尽早适应和掌握新系统的操作方法。在系统实现的同时,开展对用户方有关人员的岗位培训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另外,通过培训,开发人员还可进一步密切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2,7.6.2 培训内容系统开发后期,要对新系统用户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1)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3)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4)现代管理学的基本思想。(5)本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状况。(6)本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处理方式。(7)新系统的操作方法。(8)新系统操作注意事项。(9)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0

36、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3,7.6.3 培训方法针对受训者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确定侧重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专题讲座、委托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实践证明,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中和培训后应安排必要的考试、考核环节,结果应与受训者的工作业绩、上岗资格结合起来,与其切身利益挂钩。,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4,7.7 实例,7.7.1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7.7.2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5,本 章 小 结,系统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系统设计阶段设计的系统,以满足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阶段获取的用户需求。这里的“实施”是广义

37、的,包括编制软件、购买软件包、购买计算机硬件、部署网络环境等,同时应特别注意的是(也包括人员培训),新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新系统运行以后的各种业务规范和管理要求。因此,不可以将系统实施简单地理解为编程与测试。系统测试是一项贯穿全过程的活动,不同的测试具有不同的目标,检测从分析到设计不同阶段的实验结果,如单元测试对应单元编程、组装测试对应系统设计、确认测试对应需求分析、系统测试对应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2023/11/17,第7章 系统实施,46,思 考 题,7-1 解释暗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的含义和测试的目标。7-2 系统测试有哪些类型?分别说明其测试目的。7-3 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7-4 系统实施包括哪些主要任务?7-5 系统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