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607657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8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题五大类.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题五大类型答题步骤,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

2、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诗歌意境常用词语,雄浑 壮丽 壮阔 雄壮 瑰丽 悲壮 苍茫 苍凉闲适 恬淡 恬静 优美 明净 绚丽 明丽 清幽 清新 淡雅 深邃 幽远 幽静 安谧 寂静 高远 孤寂 孤独清冷 凄清 冷清 萧瑟 凄凉 凄寂 冷寂 凄切 萧疏 飘渺 缠绵,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

3、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步骤:,步骤:,二、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有

4、手法,可答出手法。,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分别是“明”和“出”,“明”在诗中指明亮,“出”在诗 中指叠出。田野外雪白的河水上涨,明亮夺目,碧绿的山 峰叠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 想感情。,步骤:,步骤:,步骤:,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穿”诗中指穿行,“数”诗中指点数,诗人

5、独自穿行于铺满落叶的树林之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动的萤火虫。“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步骤:,步骤:,步骤:,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人们历来认为颔联的“自”“空”字用的好,试分析。,“自”、“空”在诗中指“独自”“空有”的意思。阶前碧绿的草映着台阶,独自展示着春色,隔叶的黄鹂空有美妙的嗓音。这两个字给本来十分美好的春景抹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反衬突出诗人对诸葛亮无限的怀念之情。,步骤:,步骤:,步骤:,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

6、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在诗中指相对着,远方的来信没有来、归去的梦想无法实现,只有“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着。“敌”字不仅营造出一种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步骤:,步骤:,步骤:,步骤:,步骤:,值得注意的字词,1.炼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

7、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炼形容词或副词。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3.炼数量词。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4.炼虚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5.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a.叠词:叠词

8、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三、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

9、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这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步骤:,步骤:,四、分析语言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 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

10、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步骤:,步骤:,五、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11、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我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关键之说。诗歌的主旨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步骤:,步骤:,送李端 卢纶故关衰草遍,离

12、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悲”字是贯穿全诗的主线,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步骤:,步骤:,同意。首联从衰草起笔,“推出“悲”字,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颔联写送别情景,仍紧随“悲”字,友人从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友人离别之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与友人相识太晚,一直围绕“悲”字展开;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上。如今一别,深感在这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所以说“悲”字是贯穿全诗的主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