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义jiangyich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讲义jiangyicha.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 税收原则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Chapter 8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8.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8.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ation 8.3 Principle of tax 8.4 The tax shifting and the tax incidence,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t
2、he nature of taxation)二、税收的“三性”(the“three features”of taxation),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他把税收解释为人们享受政府提供公共事业服务而付出的代价,所以税收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关系。),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一节什么是税收,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
3、利益交换说”,“社会契约论”,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约翰洛克,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纳税和人的死亡一样,不可避免。”(一)税收的强制性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皇粮国税”;(二)税收的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既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与公债、收费对比(三)税收的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课税标准。,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附: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我国财政收
4、入构成情况(亿元),从表中可以看到,所列各年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大约在93%到95%之间。1999年我国税收收入突破万亿;2003年我国税收收入总额达到20462亿元,增幅达20.3%。到了2004年税收收入进一步增加到25718亿元,增幅25.7%创历史新高,2005年我国税收收入达30866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起已上升到97%到98%之间。,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即税收要素)(the terminology)二、税收分类(the classification),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5、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课税标准(四)税率(五)起征点与免征额(六)课税基础,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纳税人(taxpayer):即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taxpayer和 tax bearer的不同。tax bearer是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例:消费税(二)课税对象: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税源(source of taxation)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税源与课税对象)税基(tax base)一方面指被征税的项目或经济活
6、动,是税收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指计算税额的基础或依据,简称计税依据(tax basis)。(见下页)税目(items of tax)指税法对课税对象的细化所形成的具体征税品种和项目。税目规定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税基(tax base)征税的客观基础,表明对什么课税,1.理论上的税基潜在的可能的税基,归为:以收入为课税基础的税;以消费支出为课税基础的税;以财产为课税基础的税。2.法律上的税基税法明确规定的具体税种的课税基础,又称课税对象。3.计税上的税基计算税额的课税基础,又称为计税依据。,现实经济中,计税依据的范围和数量通常比课税对象少。,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
7、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三)课税标准:指的是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四)税率:政府征税的比率。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1)定额税率是指按税基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是以绝对数的形式表示的税率。因为是一个固定的数额,随着税基规模的增大,纳税的比例变小,税率具有累退的性质。如资源税、车船牌照税。(2)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税基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3)累进税率是指税基规模越大,纳税比例越高的税率。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如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为25001元,全额累进税率为25001*30%=75
8、00.3元;超额累进税率为25000*20%+1*30%=5000.3元。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实质上就是全额累进税率。,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O,税率,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表8-1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单位:元),速算扣除额=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四)税率:政府征税的比率。2.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1)平均税
9、率(average tax rate,ATR)是指纳税总额占税基的比例。(2)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MTR)是指随着税基增加,额外一单位税基价值的税额比例。,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与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分析税率变动对纳税人(负税人)经济决策影响的重要工具,在对税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分析中,边际税率着重分析税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平均税率主要用于分析税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比例税率是指平均税率等于边际税
10、率的税率。其原因在于,税率不随着税基价值的变化而改变,税基增加额所适用的税率与税基价值未增加时适用的税率相同。,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随着税基价值增加平均税率上升但始终低于边际税率的税率。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为什么呢?,累进税率(%),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累退税率是指随着税基价值的增加平均税率下降但始终高于边际税率的税率。第二节
11、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如以社会保障税为例。综合税率为15%,也就是对年工资总额在48000元以内部分课征的边际税率,超过48000元的工资收入部分的边际税率为零。如果一个工人的年工资不超过48000元,则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都为15%,可如果高于48000元,平均税率就会下降。假设一个工人的年工资为60000元,平均税率便下降为(48000*0.15)/60000=12%。对于超过最大应税工资额的工资来说,边际税率为零,平均税率无疑大于边际税率。累退税有:1人头税: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都随课税对象的增加而下降,因为增加课税对象不会增加应
12、纳税额。2对生活必需品征收的消费税:纳税人的税负与其收入成反向关系。,累进税率与累退税率 分析税收收入再分配效果的主要工具,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纳税人收入越高,所承担的税负占其收入的比率越高,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果。累退税率(regressive tax rate)纳税人的收入越低,所承担的税负占其收入的比率越高,对收入再分配具有反向调节作用。,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六)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tax threshold)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免征额(tax exemption)指税法规
13、定的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相同点: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本质区别: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起征点制度要求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制度要求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问题: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按月扣除2000元的征税制度属于起征点制度还是免征额制度?(七)课税基础,名义税率(nominal tax rate)与实际税率(effective tax rate)分析税收负担的重要工具,名义税率:税法所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
14、、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二)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能否转嫁(三)从量税与从价税税收计量标准(四)价内税与价外税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五)中央税与地方税,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行为课税包括: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和屠宰宴席税等。(二)直接税与间接税 是以一种税的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因此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纳税
15、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纳税人往往不是真正的负税人。如:增值税、消费税。(三)从量税与从价税,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人头税又叫一次总付税(lump-sum tax),指纳税人不管条件如何都必须缴纳固定货币数额的税收。表面上看这种税不扭曲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决策,是一种理想的税收,但目前却没有哪个国家开征这种税,为什么呢?例如:不论一个人收入如何,消费什么样的商品,进行怎样的活动,每年都得交纳2000元。设想一个年收入5000元的人纳税之后的收入是3000元,而一个年收入50000元的人纳税之后的收入是48000元。两者税前的收入之比是1:10,而税后则上升为1:16。
16、说明此税不能缩小贫富差距,反而会使这种差距扩大。1990年英国政府决定征收人头税以取代财产税,结果导致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该政策出台的当年就下台,她的继任第二年就取消了人头税。,课外资料:人头税(head tax),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四)价内税与价外税含税税基:一个人挣10元钱,按20%缴纳所得税,应纳税额为2元,剩下8元可以花费;不含税税基:一个人花8元钱,按20%缴纳消费税,应纳税额为1.6元,总支出额则为9.6元。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价格的税种,就叫价外税。(五)中央税与地方税背景: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后,按照税种划分中央政府与
17、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收管理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是以税收管理和税收收入支配权限为标准的一种税收分类。中央税又称国家税,指由中央政府征收、管理和支配的税收。实行分税制的国家通常将一些收入充足、稳定的税种作为中央税。目前我国的中央税包括: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船舶吨税。目前我国的中央税包括: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小知识:共享税有增值税(中央政府分享7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
18、(96%归中央政府)等。,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1)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3)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
19、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4)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6)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equity c
20、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三、税收中性问题(tax neutrality),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一)公平类税收原则(二)效率类税收原则,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
21、节税收原则,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1税收中性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excess burden or dead burden),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1.税收中性(neutrality):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市场活动中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的资源配置状况。这些改变效果就是税收的非中性(non-neutrality)。2.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这种理论在计算税收的超额负担时,利用了消费者剩余概念和生产者剩
22、余概念,并以消费者剩余的大小作为衡量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获得净福利多少的标准。,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在图中,征税的税收收入为ACDF的面积,消费者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者剩余是ABEF的面积,生产者因课税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BCDE的面积。这两种损失合计为ACDEF的面积,显然大于政府的税收收入(ACDF 的面积)。二者间的差额FDE就是课税的超额负担。这说明,纳税人不仅向政府纳税ACDF,而且还因商品价格上升,产量(消费量)减少,消费者可能要转向消费其他商品,使消费者在商品间的选择受到扭曲。,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DD是消费者对商品X的一般需求曲线,
23、X 0是在没有税收情况下的初始价格P0上的需求数量。于是消费者剩余就是三角形DP0B的面积。现对商品按税率t从价征收了一种税,消费者价格上升到P1=(1+t)P0,导致需求量下降到 X 1,消费者剩余减少了P1ABP0,长方形 P1ACP0代表支付的税收总额,因此超额负担就是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BC被称为哈伯格三角形(Harberger triangle)。,此图是上图的简化形式,而r为需求曲线的斜率,税收超额负担的计算,争论当需求曲线呈垂直状态,超额负担将不复存在,可是,消费者的福利必然要变化,因为与税前状态相比,税收扭曲了相对价格。补偿需求曲线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效应剔除,使需求
24、曲线仅反映替代效应。而税收的超额负担是替代效应而引发的,只能用补偿需求曲线作为计算工具。,希克斯超额负担理论,补偿需求曲线,价格,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以上分析表明:要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就要:尽可能采用中性的税收政策,避免对相对价格的干扰。要谨慎地控制税率和税收收入的规模,将它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的商品征税。英国剑桥大学福利经济学家莱姆齐反弹性法则。,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三节税收原则,P,F,E,D,G,H,Q,O,B,C,S+T,S,D,A,图82税收的超额负担,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
25、归宿的含义(definitions)二、税负转嫁方式(methods of tax shifting)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the law of tax shifting)四、我国的税负转嫁(tax shifting in China),此问题实质上是收入分配问题。,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tax shifting):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德国经济学家把税负的这种转移叫“税收辗转”,税负转嫁是美国经济学家的用语。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
26、终结果。二、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嫁(forward shifting)又叫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例:向劳动收入征税;向利息征税2 后转嫁(backward shifting)又叫逆转嫁,是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卖方的活动。例:,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资本化又称为资本还原,主要特征是:向资产的收益征税,在这项资产出售时,买主会将此后应纳的税款折现,从所购资产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此后,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纳税,而实际上税款已由卖主负担。这种情况以
27、土地的买卖较为常用。例如,增加土地税会使地价下降,将以后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嫁。,后转嫁的特例:税收资本化,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假定这项资产以后各年的税收为Ti,资本现值就会因此而降低:,也就是说,买主将该项资产的价格降低,买主降低的额度正好等于以后各年所纳税收的累积贴现值。,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2后转方式3其他转嫁方式,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 给弹
28、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图8-4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图8-3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我国的税负转嫁(一)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 切关系(三)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四)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
29、(五)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六)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 透明度,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本章小结,【关键词】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 纳税人 课税对象 课税标准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税收努力 税收能力 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收基础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 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前转 后转 混转,财政学(第四版)陈共 主编,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简述税收的“三性”。2.试述税收的分类。3.试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4.试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5.试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6.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7.研究税负转嫁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