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17346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健康的概念,20世纪以前是不生病。1984年“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里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三方面的完美状态。”1990年:增加了道德健康。2000年:促进健康新标准:“合理膳食,戒烟,心里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3,衡量健康的标准,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善于休息,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于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肩臀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

2、轻松。,4,“五快”“三良好”,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走的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就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5,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亡约1700万人,其中1/3死于心脑血管病,80%是在低中收入国家。,6,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

3、,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而康复却极其缓慢,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类疾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地呈上升趋势,已经引体了人们的高度重视。,7,心脑血管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青少年开始发病。中老年发生致残致死,它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8,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流行-心脑血管病流行,太平洋岛瑙鲁,元为一贫困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使该国一夜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幸的是,几年后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 病大流行,50岁以上人群70%患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9,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概况,冠心病:患病总人数估计在5000万以上

4、,且有逐年增加及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2003年已有1.6亿患者,且每年以360万速度递增,65岁以上老年人,几乎1/2患高血压。脑卒中:我国为高发区,为220/10万/年,以此计算,新发生17-20万患者。,10,北美、欧洲,澳洲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在下降。东欧、俄罗斯、中国、印度在上升,且上升幅度大。,11,人的寿命应该是多少,1.按性成熟推算:人14-15岁到性成熟,乘8-10,应该为112-150岁。2.按细胞分裂推算:人的细胞每2-4年分裂1次,分裂50次即停止。人的自然寿命应是:2-450=100200岁。,12,我国人均寿命,50年代 35岁60年代 57岁现在 67.8岁日本人现在

5、平均寿命为87.5岁,比我国人长20岁。,13,为什么人类活不到应有的年龄,因为人们天天处在不健康(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疾病和不健康成了人类杀手。,14,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高危人群的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所以对于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脑学管病来说,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放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15,二级预防就是指有了脑血管病的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就应该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比如对高血压进行长期规律的治疗,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就是控制脑

6、血管病的发生。三级预防就是对已经有脑血管病的病人的病情进行积极地控制和有效的治疗。,16,第一节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17,脑卒中也称为,中风是老百姓的一种说法,通常把大脑由于缺血或出血引起的一系列的表现笼统地称为中风。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多,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的增多,保健知识缺乏,血压控制不理想,饮食结够不合理,遗传等因素致使本病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18,资料表明,我国现有脑血管病患者现已达80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每150人中就有一人患病,占

7、三大死亡病因第一位。平时中风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据国外统计大约是千分之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的发展,中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一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间的明显差异,但总体看,中风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到.比,另外中风的发生也有年轻化的趋势。,19,(年),我国近年心脑血管病上升情况,20,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发病率: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200万 死亡率: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150万 患病率: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21,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管理措施,22

8、,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年龄 种属 家族遗传性 性别 吸烟 酗酒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 糖尿病 TIA,2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肥胖 缺乏合理运动 高半胱氨酸血症 食盐摄入量高 血小板聚集性高 口服避孕药 遗传因素 季节与气候 膳食营养素缺乏 药物滥用 促凝危险因素 其它疾病如:肿瘤、血液病、妊娠、产后、手术后、脑外伤、颈椎病等,24,高血压与脑卒中,美国一项分析(9组前瞻):样本 42万 平均随访10年(625年)人群平均舒张压每升高7.5mmHg 脑卒中发病率增加 46%,25,高血压,高血压 是最重要的和独力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第一位).无论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

9、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并有线性关系;而且,血压与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发病危险性均成正相关,控制高血压可显著脑卒中的发并率.确诊高血压是正常血压者的31.9倍。,26,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9000万,3000万,6000万,1.6亿,27,2002 1991知晓率:30.2 26.6治疗率:24.7 12.2控制率:6.1 2.9,我国人群高血压的“三率”变化,28,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29,高血压,建 议:1、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使居民普遍提高KAP(知识、态度、行为)水平;2、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3、积极创建示范社区,筛查、建档、随诊高

10、血压患者;4、成年人应经常测量血压,一般至少每年需测量一次,高血压患者每23个月至少测量一次;,30,降 压 目 标,一般成人 140/90mmHg伴有糖尿病 130/80mmHg伴有肾脏疾病 125/75mmHg*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3G),31,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32,高血压患者的随访,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 他类药物合并治疗。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33,心脏病与脑卒中,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

11、险增加5倍。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 2.2。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2.2。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1.7。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34,心 脏 病,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 3%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口服华法令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相对 危险度减少68%。,35,非瓣膜性房颤危险分层与脑卒中发生率,高危因素 危险分层 脑卒中发生率(/年)曾患TIA或卒中 6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 1.0高血压 65岁,1个其他危险因素 4.9糖尿病 657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 4.3 6575岁,1个其他危险因素 5.7

12、高 龄 7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 3.5 75岁,1个其他危险因素 8.1,(心脏病)建 议,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 测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令(24mg/日)抗凝治 疗(INR: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日)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日),37,吸 烟,吸烟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缺血性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RR 2.55.6)。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 HDL-C,增加血液粘稠度及血管壁损伤;

13、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卒中危险性与吸烟量及持续时间有关,戒烟2年后卒中的危险性才会降低。被动吸烟同样有害。戒烟是最好最经济的手段。,38,吸烟与脑卒中,(美国)吸烟导致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男性为1.6,女性为1.9。(日本)研究证明,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平均为2.5(1.83.5)。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 2.55.7。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 相对危险度为2.53.5。,吸 烟,建 议: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烟;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度。,40,血 脂 异 常,高脂血症可增加血液

14、粘稠度,加速脑动脉硬化的发生.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41,血脂异常,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160mg/dL),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危险。,42,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mmol/L),脂质名称 合适范围 需治疗水平 TC 5.72(220mg/dl)TG 1.70(150mg/dl)HDL-C 1.04(40mg/dl)3.64(140mg/dl),43,血 脂 异 常,建 议: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及

15、血凝三项;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 5.0mmol/L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4、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5、LDL160mg/dl,130mg/dl,100mg/dl 无CHD和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60mg/dl 无CHD但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30mg/dl 确定有CHD或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目标100mg/dl,44,糖尿病与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提早1020 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24 倍。,45,糖尿病与脑卒中,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与微血管病变、大血

16、管病变、高脂血症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卒中后的脑损害。,46,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调查资料,(年),(%),4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国糖尿病指南2003),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1mmol/L(126mg/dl)或3、OGTT试验中,2h PG水平:11.1mmol/L(200mg/dl),48,糖 尿 病,建 议: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 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

17、用药物治 疗。3、患者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49,糖尿病的控制目标(1),项 目 理 想 良 好 差 血糖(mmol/L)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HbA1c(%)7.5 血压(mmHg)130/80 140/90 140/90 BMI(kg/m2)男性 25 27 27 女性 24 26 26,50,糖尿病的(血脂)控制目标(2),项 目 理 想 良 好 差TC(mmol/L)1.1(42mg)1.10.9 0.9 TG(mmol/L)1.5(132mg)1.52.2 2.2LDL-C(mmol/L)2.6(100mg)2

18、.63.3 3.3,51,饮 酒,脑卒中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特别是可增加出血卒中的危险.但少量饮酒通常并不构成脑卒中的危险.但急性大量酗酒和慢性酒精中毒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与痴呆有关。,1个“drink”(,相当于11-14g酒精含量),52,饮酒,国外研究证实,饮酒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呈“J”型曲线关系,每天饮酒大于5个“drink”,发生脑梗死和肝硬化的危险明显增加;而与不饮酒者相比,每天饮酒2个drink,每周饮酒4次以上时可能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53,饮 酒,建 议: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3、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

19、ml(一两),啤酒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54,颈动脉狭窄,美国的研究提示: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 50%的捡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5%7%。颈动脉狭窄60%99%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险率为3.2%。其中狭窄60%74%的人群发生卒中为3.0%;狭窄75%94%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7%;狭窄95%99%者卒中发生率为2.9%。,55,动脉硬化斑块软斑块易脱落B超示软斑块区暗淡影为胆固醇结晶硬斑块不易脱落B超示亮、钙盐结晶后果:1、小血栓(血小板)TIA。2、斑块血栓形成。3、斑块脱落,脑栓塞。4、斑块出血,急性咽

20、喉痛,偏瘫死亡。,56,软斑块治疗,降脂治疗:他丁类降压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抗氧化剂抑制炎性反应药物大环内脂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某些细胞因子基因如:载脂蛋白A基因,LDL受体基因减少转头、转颈活动内皮细胞保护剂促使内皮生长,钙盐沉积。颈动脉斑块手术切除(CEA),支架置入(PTA),57,颈动脉狭窄,建 议:1.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2.对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 的医院可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 治疗(但应全面评价其他危险因素,并征求患者 和家属的同意),58,TIA,

21、TIA和脑卒中病史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约20%脑梗死病人有TIA史,TIA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15%;TIA发作愈频繁,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愈高.有卒中史者的复发率比一般人群高4倍。,59,肥胖与卒中,定义:(西方人)BMI30,(中国)BMI28 美国研究:男性肥胖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 2.23 BMI 2728.9,相对危险度为 1.75 BMI 2931.9,相对危险度为 1.90 BMI 32,相对危险度上升为 2.37,60,女性肥胖或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指南:重点推荐饮食摄入为主,叶酸400g/日、维生素B6 1.7mg/日,B12 2.4g/日,可从蔬菜、水果

22、、肉类、鱼类或谷物等食物中摄取),61,2002年调查结果,我国成年人超重率:22.8%(39)肥胖率:7.1(97)其中大城市成人超重率:30.0%肥胖率:12.3 儿童肥胖率:8.1,注: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6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可几十倍与正常,也与痴呆有关 代谢过成:动脉蛋白质一甲硫氨酸一(叶酸、B12作用下)同型半胱氨酸一(B6)胱硫醚从尿中排出 同型半胱氨酸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等结合,形成脂蛋白和它的复和物,它们被动脉壁上的巨噬细胞吞噬进一步导致动脉粥样.治疗 遵循合理的营养善食和固定的能量代谢平衡(管好嘴,迈动腿)药

23、物 16mol/L者可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63,代谢综合征,特征: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等目标:控制病因(肥胖、体力活动过少)控制血压、降血脂治疗,64,缺乏体力活动,成年人每周应有34次适度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30分钟。口服避孕药 35岁的女性,伴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65,饮食营养素摄入不合理,如钠盐摄入过多,热量摄入过多、肉类及动物油的高摄入,膳食营养不合理:如面食过多、蔬菜过少等。提倡:饮食种类多样化 总脂肪入量30%/日摄入能量 饱和脂肪入量10%/日摄入能量 胆固醇入量300mg/

24、日 钠盐摄入8g/日、甚至6克 每日多饮水6杯,66,合理饮食,绿茶:抗癌、固齿、提高血管韧性。红酒:抗衰老、降血脂。豆浆:补钙、抗癌。酸奶:补充有益菌,维持体内细菌平衡。骨头汤:内含凝胶、具有抗癌及延年益寿作用。蘑菇汤:增强体内免疫力。,67,气候变化,立秋和冬季相比其他季节最大的不同就是气温的突然变低,气温的寒冷容易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偏高。还有在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大,这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冬季室内的空气由于缺乏通风,质量相对比较差,这也会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生。冬季的饮食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吃火锅就会偏咸一些,过咸的饮食会增加血液的容量,血液粘稠度也会有相应变化。冬季人也变得

25、懒了,不喜欢外出运动,.再个对于中风患者来说盛夏也是多发期,比如夏天由于比较炎热,睡眠受到影响,表现为焦虑、血压高,血压升高就会造成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脱落,高温引起出汗增多,造成脱水,使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另外从空调房间到室外气温骤变,给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增加了负担,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使中风的危险增加了。,68,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69,健 康 教 育,重点内容:经常化、了解自己的血压、定期 体检、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 法:采用医院、社区健康教育、利用 大众媒体开展健康教育。,70,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规每年最少查体1次,包括血液、血压、TCD、彩超等筛选,必要时做CT

26、、MRI、血管造影。,71,并不是所有的脑卒中患者发病都很突然,也有一部分患者发病是有预兆的。口齿不清 口角流涎 口角歪斜 突发头晕,头痛 行走不稳肢体沉重无力 抓东西不稳行走时身体向一侧偏斜或发作性的偏瘫或单肢瘫发作性的偏身感觉障碍,72,面部麻木 舌头发硬 短暂意识模糊 口齿不清 目光呆滞 发作性的失语,言语不能 短暂的视力模糊,失明,一过性的视野缺损一过性的复视、眼震发作性的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眩晕,耳鸣,恶心,呕吐 一过性的构音障碍、吞咽障碍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73,维多利亚宣言,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74,毛泽东的保健原则,坚持走路基本吃素劳逸适度遇事不怒,75,联系电话:13991562008 张 波,76,祝福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