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1783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3.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3.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及运算3.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及运算,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线性表是由 n(n0)个数据元素 a1,a2,an 组成的一个有限序列。表中的每一个数据元素,除了第一个外,有且只有一个前件;除了最后一个外,有且只有一个后件。即线性表或是一个空表或可以表示为:(a1,a2,ai,an)其中 ai(i=1,2,n)是属于数据对象的元素,通常也称其为线性表中的一个结点。,数据元素在线性表中的位置,只取决于它们自己的序号。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为: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

2、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线性表中结点的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 n=0时,称为空表。,在稍微复杂的线性表中,一个数据元素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例如,某班的学生情况登记表是一个复杂的线性表,表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就组成了线性表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数据元素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成绩4个数据项。,3.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及其运算,3.2.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称为顺序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两个基本特点: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假设线性表中的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

3、(即首地址)为 ADR(a1),每一个数据元素占k个字节,则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ai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长度为n的线性表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结构如图3-1所示。,在程序设计语言中,通常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来表示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空间。应注意数组的基本类型要与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类型相同。,数组需要根据情况预设足够的大小,同时还需要一个变量指出线性表在数组中的当前状况,如元素个数或最后一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等。这两方面的信息共同描述一个顺序表,可将它们封装在一起。对C语言,顺序表可定义如下:,对C语言,顺序表可定义如下:#define MaxLen

4、gth 50 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 ElemType listMaxLength;int length;SeqList;今后使用此定义时,MaxLength及ElemType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可重新选定。,3.2.2顺序表的基本运算,1.顺序表的插入 设长度为 n 的顺序表为(a1,a2,ai,an),要在顺序表的第i(1in)个元素ai之前插入一个新 元素x,插入后得到长度为 n+1的线性表(a1,a2,ai-1,x,ai,an),即(a1,a2,ai-1,ai,ai+1,an+1),其中ai 为新插入的元素x,ai+1 为原表中的ai,其

5、余类推,an+1为原表中an。,一般情况下,要在第i(1in)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首先要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直到第i个元素之间共 n-i+1 个元素依次向后移动一个位置。移动结束时,第i个位置就被空出,然后将新元素插入,插入结束线性表的长度增1。在平均情况下,插入一个新元素,需要移动表中一半的元素。,注意:若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没有多余的自由空间(即表的大小n=MaxLength)时,那么插入一个元素,将会发生上溢。在顺序表L中的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x的算法InsertList描述如下:,void InsertList(SeqList*L,int i,ElemType x)int

6、j,n=L-length;if(in+1)printf(n i值不合法);exit(1);if(n=MaxLength)printf(n 表空间上溢);exit(1);,for(j=n-1;j=i-1;j-)L-listj+1=L-listj;/*数据元素依次向后移动一个位置*/L-listi-1=x;/*插入x*/L-length+;/*表长增加1*/,2.顺序表的删除,通常,在长度为 n 的顺序表中,要删除线性表的第i(1in)个元素ai。得到长度为 n-1的线性表(a1,a2,ai-1,ai+1,an)。,即(a1,a2,ai-1,ai,ai+1,an-1),其中ai 为原表中的ai+1

7、,其余类推,an-1为原表中an。,一般情况下,要删除第i(1in)个元素,需要从第i+1 个元素开始,直到第n 个元素之间,共有n-i 个元素依次向前移动了一个位置。删除结束后,顺序表的长度就缩小了。在平均情况下,要在顺序表中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表中一半的元素。在顺序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并用x 返回其值的算法DeleteList描述如下:,void DeleteList(SeqList*L,int i,ElemType*x)int j,n=L-length;if(in)printf(n i值不合法!);exit(1);,*x=L-listi-1;/*将被删元素的值,赋给*x*/for(j=

8、i;jlistj-1=L-listj;/*元素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L-length-;/*表长减少1*/,3.顺序表的初始化 构造一个空的顺序表L(即表的初始化)的算法如下:,void InitList(SeqList*L)/*构造一个空的顺序表L*/L-length=0;/*线性表长度赋0值*/,4.顺序表的长度,确定顺序表L的长度算法如下:int ListLength(SeqList*L)/*求线性表L的长度*/return(L-length);/*返回L的长度*/,5.取顺序表的第i个元素 从顺序表中取第i(1in)个数据元素的算法如下:(用于在表中随机的访问任意一个结点)ElemT

9、ype GetElem(SeqList*L,int i)/*取表中第i个数据元素*/if(iL-length)printf(n i值非法!);exit(1);return(L-listi-1);,6.顺序表的定位运算 根据某个指定的元素值或数据项的值x,对顺序表L进行查找,若L中有元素的值与x相同,则返回首次找到的元素在L中的位置;若查找失败,则返回-1的算法如下:,int LocateElem(SeqList*L,ElemType x)/*查找与x相匹配的元素并返回其位置*/int i=0,n=L-lenth;if(n=0),printf(n Empty List!);exit(1);/*若

10、空表,则返回*/while(ilisti-1!=x)i+;if(in)return(i+1);/*找到返回其位置*/else return(-1);/*查找失败返回-1*/,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数据元素的时间要消耗在移动元素上,而移动元素的个数取决于表长n及插入或删除元素的位置i。假设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任意位置i(1in)插入一个元素的概率为pi=1/(n+1),所需移动元素的次数为n-i+1,那么每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次数的平均值为:Ais=n/2,在表中插入一个元素,平均要移动一半的元素,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最好的情况是在表尾插入时,不需要移动元素;最

11、坏的情况是在表头插入时,需要移动表中n个元素。,假设,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任意位置i(1in)删除该位置元素的概率为qi=1/n,所需移动元素的次数为n-i,那么,每删除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次数的平均值为:Ade=(n-1)/2,在顺序表中删除一个元素,平均约移动表中一半的元素。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最好的情况是当i=n,即在表尾删除时,不需要移动元素;最坏的情况是当i=1,即在表头删除时,需要移动表中n-1个元素。,3.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及其运算,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存在缺点 是:插入与删除操作,需大量移动数据元素;再者,在顺序存储结构下,线性表的长度估计困难,并且当有多个顺序表同时

12、共享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时,不便于对存储空间进行动态分配。,由于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存在以上缺点,因此,对于大的线性表,特别是元素变动频繁的大线性表,不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而是采用下面介绍的链式存储结构。,3.3.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假设数据结构中的每一个数据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若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其中指针用于指向该结点的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通过每个结点的指针域将n个结点按其逻辑顺序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数据存储结构,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既可用来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来表示非

13、线性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称为线性链表。对线性链表而言,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其存储单元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甚至可以零散分布在内存中的任何位置上。,通常,为了适应线性链表的存储,计算机的存储空间被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块,每一小块占若干字节,这些小块就是存储结点。存储结点的结构,如图 3-2 所示。,在图中,data域就是数据域(或称值域),next域就是指针域(或称链域),在线性链表中,用一个专门的头指针 head指向线性链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的结点(即存放线性链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存储序号)。线性链表中最后一个元素没有后件,因此,线性链表中最后一个结点的

14、指针域为空(用NULL 或0表示),表示链表终止。,用下面例子,来说明线性链表的存储结构。设线性表为(a1,a2,a3,a4),存储空间具有9个存储结点,该线性表在存储空间中的物理存储状态如图3-3(下页)所示。该线性链表的逻辑状态如图3-4所示。,图3-3 线性链表的物理存储状态举例,3.3.2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1.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单链表结构类型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node ElemType data;/*数值域*/struct node*next;/*指针域*/ListNode,*LinkList;,为了便于实现插入、删除结点的操作,通常在单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之前增设一

15、个表头结点。该结点的结构与表中其他结点的结构相同,其数据域可以不存储任何信息,也可以存储如线性表的表名、长度等附加信息;其指针域用来存放线性表中的第一个结点的地址。若线性表为空表,则表头结点的指针域为空,设H为单链表的头指针,指向头结点;存储单链表的第一个元素的结点称为开始结点(或称首结点),其指针域存放第二个结点的地址;称存储最后一个元素的结点称终端结点(或称尾结点),其指针域为空,如图3-5所示。,1)建立单链表,依据新结点插入位置的不同,将生成的单链表分为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及有序三种。先进先出单链表:在建立单链表时,将每次生成的新结点,总是插入到当前链表的表尾作为尾结点。,若用换行符n作

16、为输入结束标志,用rear作为总是指向链表尾结点的尾指针,则建立带表头结点的先进先出单链表的算法如下:,LinkList CreateList_ff()LinkList H,p,rear;char ch;H=(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表头结点*/,if(!H)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H-next=NULL;/*表初值为空*/rear=H;/*尾指针指向表头结点*/while(ch=getchar()!=n)p=(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新结点*/,if(!p)print

17、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p-data=ch;p-next=p;/*新结点插入表尾*/rear=p;/*尾指针指向新结点*/return(H);/*返回头指针*/,后进先出表:在建立单连表时,将每次生成的新结点,总是插入到当前链表的表头结点之后作为当前链表的首结点。若用换行符n作为输入结束标志,则建立带表头结点的后进先出单链表的算法如下:,LinkList CreateList_fr()LinkList H,p;char ch;H=(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表头结点*/,if(!H)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

18、;H-next=NULL;/*表初值为空*/while(ch=getchar()!=n)p=(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新结点*/,if(!p)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p-data=ch;p-next=H-next;H-next=p;/*插入表头结点之后*/return(H);/*返回头指针*/,有序单链表:是指原表中结点的数据值,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了建立一个有序单链表,每次生成的新结点,总是插入到当前链表的合适位置。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所有位置上的插入操作都是一致的,不需要做特殊处理。,若用换行

19、符n作为输入结束标志,pre为指向当前结点前件的指针、cur为指向当前结点的指针,则建立带表头结点的有序单链表的算法如下:,LinkList CreateList_or()LinkList H,pre,cur;/*pre将指向当前结点的前件,cur将指向当前结点*/char ch;H=(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表头结点*/if(!H)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H-next=NULL;/*表初值为空*/while(ch=getchar()!=n)pre=H;/*pre指向当前结点的前件*/cur=H-next;/*cur

20、指当前结点*/while(cur,cur=(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新结点*/if(!cur)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cur-data=ch;cur-next=pre-next;/*新结点插在pre所指结点的后面*/,pre-next=cur;/*尾指针指向新结点*/return(H);/*返回头指针*/容易看出,以上3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2)查找结点 在对单链表进行插入或删除运算时,总是首先要找到插入或删除的位置,这就需要对线性链表进行扫描查找。,通常,有查找第i个结点或查找具有给定元素值的结点,两种情

21、况。查找单链表中的第i个结点 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查找第i个结点。不能像在顺序表中那样,只能从单链表的头指针出发,沿着结点的链域逐个向下,直到搜索到第i个结点为止。此时,p指向第i个结点。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H中,查找第i个结点的算法如下:,LinkList GetElem(LinkList H,int i)int j=1;/*j累计当前扫描的结点数*/LinkList p;p=H-next;/*p指向第一个结点*/while(p,if(j=i/*第i个结点不存在,返回NULL*/在单链表中查找给定值的结点 依据给定的数据项的值x,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查找。若找到,则通过i返回首次找到的

22、结点的位置,同时,返回指向该结点的指针p。若查找失败,则返回NULL。,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H中查找x的算法:LinkList LocateElem(LinkList H,ElemType x,int*i)LinkList p;/*p为指针*/p=H-next;/*p指向第一个结点*/*i=1;while(p,if(p-data=x)return(p);/*找到返回结点位置*/else return(NULL);/*没找到返回NULL*/以上两个,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3)单链表的插入 单链表的插入,是指在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有两种情况:在单链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结点和在有

23、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在单链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结点 假设单链表中有n个结点,插入位置i的允许取值范围为1至n+1。在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结点,首先,要找到第i-1个结点,然后将新结点插入到第i-1个结点之后。若指针pre指向第i-1个结点,cur指向新结点,插入就是让新结点的指针域指向原来的第 i个结点,即cur-next=pre-next,并且修改第i-1个结点的指针域,让其指向新结点。即pre-next=cur。插入过程如图3-6所示:,在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值为x的新结点算法:InsertList(LinkList H,int i,ElemType x)LinkList pr

24、e,cur;pre=GetElem(H,i-1);/*调用查找函数使pre指向第i-1个结点*/,if(!pre)printf(n i值不合法);exit(1);cur=(LinkList)mallco(sizeof(ListNode);/*生成新结点*/if(!cur)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cur-data=x;/*新结点的值为x*/cur-next=pre-next;/*新结点的指针域值指向原来的第i个结点*/pre-next=cur;/*第i-1个结点的指针域值指向新结点*/,在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 要在一个带表头结点的有序单链表H中插入一个值为x的新

25、结点。就必须对生成的新结点,依据值x的大小在表中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然后将其插入到链表中。算法如下:,InsertOrder(LinkList H,ElemType x)LinkList cur,pre;pre=H;cur=H-next;while(cur/*cur指向当前结点*/,cur=(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生成新结点*/if(!cur)printf(n 存储分配失败);exit(1);cur-data=x;/*新结点值为x*/cur-next=pre-next;/*插入新结点*/pre-next=cur;/*pre指向新结点*/,从单链表

26、插入新结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对线性链表进行插入操作时,没有发生数据元素的移动,只是改变了有关结点的指针域。在以上两个插入结点的算法中,时间复杂度的数量级均为O(n)。,4)单链表的删除操作 单链表的删除操作,是指在单链表中,删除包括指定元素的结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删除单链表的第i个结点,二是删除单链表中,具有给定值x的结点。均不移动表中的数据元素,只需改变,被删除结点的前一个结点指针。,删除单链表的第i个结点 设单链表中有n个结点,删除第i个结点时,i的允许取值范围为1至n。与插入类似,首先要找到第i-1个结点。再用指针pre指向该结点,用指针cur指向第i个结点。然后使第i-1个结点的指针指

27、向第i+1个结点(pre-next=cur-next)。最后用函数free释放第i个结点所占空间。删除过程如图3-7所示。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H中,删除第i个结点的算法如下:,DeleteList1(LinkList H,int i,ElemType*x)LinkList pre,cur;pre=GetElem(H,i-1);/*用GetElem函数找第i-1个结点并使pre指向它*/,if(pre=NULL|pre-next=NULL)/*判断i值是否合法*/printf(n i值不合法!);exit(1);cur=pre-next;/*cur指第i个结点*/pre-next=cur-nex

28、t;/*使第i-1个结点的指针指向第i+1个结点*/*x=cur-data;/*第i个结点的值由x返回*/free(cur);/*释放第i个结点所占的空间*/,删除单链表中具有给定值的结点 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H中,搜索具有给定值x的结点,若找到,就删除该结点。这种删除情况的算法如下:,DeleteList2(LinkList H,ElemType x)LinkList p,pre;p=H-next;/*p指向链表的第1个结点*/pre=H;/*pre指向第1个结点的前件*/,while(p/*释放值为x的结点空间*/,else printf(n 链表中没有具有值为x的结点);此算法的时间复杂

29、度的数量级为O(n)。,2.循环链表及其基本运算 从单链表任一结点出发查找其前面的结点是很困难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使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指向头结点,使整个链表构成一个环形,这种链式存储结构被称为循环链表,如图3-8所示。特别地,只有头结点的循环链表称为空循环链表,如图3-9所示。,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中,可看出循环链表的结构与前面所讨论的单链表相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头结点的数据域为任意或者根据需要来设置,头结点的指针域指向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的结点,头指针指向表头结点。2)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不是NULL,而是指向表头结点。即在循环链表中没有空指针,所有结点的指针

30、构成了一个环状链。在循环链表中,只要指出表中任何一个结点的位置,就可以从它出发访问到表中其他所有的结点,而线性单链表做不到这一点。,循环链表的插入和删除的方法与线性单链表基本相同,不再赘述。只须注意一点:在单链表的结构中,空表的条件是H-next=NULL,而在循环链表结构中,空表的条件是H-next=H。,3.双向链表 从循环链表的结构特征可看出,若要找一个结点的直接前件结点需要兜一个圈子才行,这当然是很不方便的。就像乘单向环行的公交车一样,若坐过了站,就要多坐许多站,才能到达预定的地点。因此,任何城市的公交车,除单行道外,都是双向行驶的。为类似的目的,可以将单向链表改为双向链表。,双向链表

31、的每个结点含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其直接前件结点,称为prior;一个指向其直接后件结点,称为next。双向链表结点的结构如图3-10所示,双向链表的逻辑结构如图3-11所示。,有了两个方向的链指针之后,在链表上进行访问非常方便,但是在双向链表上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要涉及两个指针的链接,故比单链表的插入与删除运算复杂些。,3.3.3线性链表应用举例,设多项式Pn(x)=a0+a1x+a2x2+anxn 其中ai(i=0,1,2,n)是x的i次幂的系数(即x的幂指数为i)。线性表(a0,a1,a2,an)可唯一确定多项式Pn(x)。两个多项式相加,如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来存储此线性表,由于多项式中

32、可能有多项的系数为0,顺序存储就会浪费大量存储空间。故应采用单链表来存储该线性表。在单链表中,每个结点设3个域,分别为系数域coef,指数域exp和指针域next。结点结构如图3-12所示。,例如,多项式a(x)=4+3x+7x5+8x7与多项式b(x)=3-7x5+6x6 相加,所得的和,为多项式c(x)=a(x)+b(x)=7+3x+6x6+8x7的单链表形式,如图3-13所示:。,从图3-13可清楚地看出,多项式a(x)与b(x)相加的结果为多项式c(x),变成由单链表Ha和Hb,求单链表Hc了。,假设单链表是以x的幂指数值的递增顺序排列。指针pa、pb分别指向Ha、Hb当前正被考察的两

33、个结点。,比较两个结点的指数域,有以下3种情况:,pa-expexp,将pa所指的结点插入到Hc链表中,移动指针pa指向下一结点。pa-exppb-exp,将pb所指的结点插入到Hc链表中,移动指针pb指向下一结点。pa-exp=pb-exp,将两个结点中的系数相加,若和不为0,则插入到Hc链表中,移动指针pa、pb,指向下一结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pa或pb的值为NULL。当其中一个为空时,说明该表的结点已经处理完,只要将另一表的剩余部分链接到Hc链表之后。,将两个多项式a(x)和b(x)相加生成c(x)的程序见教材 P24-27。,定义链表结点结构如下:typedef struct node float coef;/*coef为多项式项的系数*/int exp;/*exp为多项式项的x幂指数*/struct node*next;ListNode,*LinkList;/*说明ListNode为结构体变量,LinkList为结构体指针*/,运行该程序的例子如下:Pleas input n:4Input coef and exp:4 0 3 1 7 5 8 7Pleas input n:3Input coef and exp:3 0-7 5 6 6Output coef and exp of c(x):7 0 3 1 6 6 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