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18619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第5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消除遥感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亮度中的各种失真的过程称为辐射量校正(Radiometric Calibration),简称辐射校正。,由于传感器响应特性和大气的吸收、散射以及其它随机因素影响,导致图像模糊失真,造成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相对下降,这些都需要通过辐射校正复原。,辐射校正的目的:尽可能消除因传感器自身条件、大气条件、太阳位置和角度条件及某些不可避免的噪声引起的传感器所得到的目标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异,尽可能恢复遥感图像本来的面目,为遥感图像的分割、分类、解译等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辐射校正包括三部分的内容:

2、传感器端的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地表辐射校正,5.1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5.2 辐射误差5.3 辐射误差校正方法5.4 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概述,5.1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基本的辐射传输过程,一、大气散射 大气散射性质与强度取决于大气中分子或微粒半径及被散射光的波长。包括选择性散射与非选择性散射。,1.选择性散射瑞利散射(Raileigh scattering):由远小于光波长的气体分子引起,如由O2、N2等;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蓝天”效应,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也称为气溶胶散射,主要有霾、水滴、尘埃、烟、花粉、微生物、海上盐粒、火山灰等气溶胶引起

3、的散射,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直径约等于入射电磁波波长。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2.非选择性散射 大气中的云、雾、水滴、尘埃以及大小超过波长10倍的颗粒引起的散射,散射粒子的直径远大于入射波长,对各种波长予以同等散射。,设太阳辐射照度为E0,经过大气的路程为x,则穿过该大气路程后的辐射照度为:,称为衰减系数或消光系数,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主要是散射和吸收。,二、大气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是水蒸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吸收能力随电磁波的波长而变化,是选择性的。,三、大气透射与大气窗口,1.大气透射 透射是指电磁辐射与介质作用后,产生的次级辐射和部分原入射辐射穿过该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的现象

4、和过程。一般用透射率表示透射能力。,根据透射率的定义,有:,2.大气窗口 是指大气对电磁辐射吸收和散射都很小、而透射率很高波段,即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小、能透过大气的电磁波段。,遥感中使用的大气窗口:1)0.3-1.15um: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透过率在70%2)1.4-1.9u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在60%-95%之间3)2.0-2.5u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4)3.5-5.0um: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60%-70%5)8.0-14.0um: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6)1.0-1.8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35%-40%7)2.0-5.0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5

5、0%-70%8)8.0-1000.0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100%,四、辐射传输方程,辐射传输方程:从辐射源经过大气层到达传感器的过程中电磁波能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传感器接收到的电磁波谱能量包括:太阳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地面,经地物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地面物体本身辐射的能量经大气后进入传感器;大气散射和大气辐射的能量等。,5.2 辐射误差,一、定义进入遥感器的辐射强度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亮度值(灰度值)。辐射强度越大,亮度值(灰度值)越大。亮度值(灰度值)主要受两个物理量影响:一是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的辐射强度;二是地物的光谱反射率。当太阳辐射相同时,图像上像元亮度值(灰度值)

6、的差异就直接反映了地物目标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实际测量时,辐射强度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辐射误差:传感器所得到的目标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值,二、引起辐射误差的因素,传感器大气太阳辐射其它,因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光学摄像机引起的辐射误差 光学镜头中心和边缘透射光强度不一致造成。在成像平面上存在着边缘部分比中间部分暗的现象,称为边缘减光效应。光电扫描仪引起的辐射误差光电转换误差探测器增益变化引起的误差,2.因大气影响引起的辐射误差,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从辐射数据处理的角度看,进入传感器的大气辐射

7、畸变成分包括:大气的消光(吸收和散射)天空光(大气散射的太阳光)照射 程辐射:传感器接收的大气散射部分的电磁波,也称 路径辐射,大气影响中主要研究散射的影响。,散射增加了到达卫星的辐射能量,但降低了遥感图像的反差。,散射作用所包含的亮度值中不含有任何地面信息,却降低了图像的反差,从而降低了图像的分辨率,必须进行校正。,设两类地物的亮度值分别为2和5,假设散射使亮度值增加了5个单位,则,无散射时的反差:,有散射时:,因太阳辐射引起的辐射误差(1)太阳位置 包括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太阳高度角,也称太阳高度。某地的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所交的线面角。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

8、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太阳位置不同,则地面物体入射照度会发生变化,地物的反射率也就随之改变。,太阳高度角较低时,会使图像上产生阴影压盖其它地物,造成同物异谱问题,影响遥感图像的定量分析与自动识别;太阳方位角引起的图像辐射误差通常只对图像的细部特 征产生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引起的辐射误差,大多数卫星设计在同一地方时间通过当地上空。,(2)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传感器接收到的太阳光辐射亮度和地面倾斜程度有关。由于地形起伏变化,在遥感图像上会造成同类地物灰度不一致。,4.其他原因引起的辐射误差传感器特性的差异、干扰、故障造成不正常的条纹和斑点。,5.3 辐射校正方法,5.3.

9、1 系统辐射误差校正5.3.2 大气校正5.3.3 地面辐射校正5.3.4 传感器端的辐射校正,1.光学镜头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边缘减光现象的校正,o点光强,机载成像光谱图像的边缘辐射畸变与仪器大视场角有关,主要由大气效应、地物反射非朗伯体特性、太阳-仪器-目标相对几何关系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5.3.1 系统辐射误差校正,2.光电转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由于转换系统的灵敏度特性有很高的重复性,可以定期在地面上测量其特性,根据测量值对其进行辐射畸变校正。以Landsat的MSS、TM图像为例,对传感器的输出R进行校正的公式,探测器输出的最大、最小辐射亮度,MSS的Rmax和Rmin,

10、TM的Rmax和Rmin,3.条纹误差的校正,遥感图像中的条纹主要是由检测器引起的。条纹误差消除的常用方法:平均值法、直方图法、垂直扫描线方向上最近邻点法或双三次卷积法,TM影像,3.斑点误差的校正,遥感图像中的斑点误差主要由噪声或磁带的误码率等造成,在图像中往往是分散和孤立的。a.斑点的判定(1)待判定像元亮度值与周围邻 点像元亮度平均值之差超过 给定阈值。,(2)待判定像元亮度值与周围邻点 像元亮度值的方差减去影像亮 度值的平均方差超过给定阈值,b.斑点的校正(1)平均法:取其邻域像元亮度值的平均值(2)双三次卷积法通常边缘附近的斑点不进行消除,图像四周的像元不进行斑点消除处理过程中,要把

11、斑点和图像本身的边缘信息区别开来,这可以通过恰当的选择阈值或先进行边缘检测而后进行斑点消除来实现。,3.灰度一致化,在研究大区域时,常需要将几张遥感影像拼接,即做镶嵌图。制作镶嵌图时,除了几何位置保持一致外,还需要使其灰度均匀。方法:等概率变换理论基础:两幅图像重叠部分灰度分布应相同。设F、G两幅影像,以影像F为标准进行变换。在重叠部分,G影像上灰度值小于gi的像元百分数为P,对应在F影像上占有同样百分数P的像元灰度值为fi,这样就找到了gi应变换成fi,找出重叠部分影像G上所有灰度值应变换成的值g,列出变换表,根据该表将影像G各像元的灰度值进行变换。简单、但存在位置配准误差。,b.线性灰度变

12、换,在两张影像的重叠部分各取出相对应的n个点,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方程系数。以其中一幅影像为标准,对另一幅影像进行变换,从而达到灰度一致化。特点:简单易行,n足够大时有一定的精度。存在位置配准误差。,三、因大气影响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消除因为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称为大气校正。,为什么要做大气校正?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我们想要了解某一物体表面的光谱属性,必须将大气的影响消除。,三种方法:野外波谱测试回归分析法 辐射传递方程计算法 波段对比法,1.野外波谱测试回归分析法,野外波谱测试需要与卫星同步在野外进行光谱测量。通

13、常选用同类仪器测量,将地面测量结果与卫星影像对应像元亮度值进行回归分析。注意:比较时,应将图像像元亮度值与辐射度进行转换通常是通过线性方程将传感器的最大和最小辐亮度与图像的灰度级联系起来,并进行转换。有关辐亮度的参数可以在图像的元数据文件中找到。如:对于一个8位量化的图像,转换方程为:,设回归方程为:,L=a+bR,大气影响的附加部分(天空光散射),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值减去a,获取某区域经过大气改正后的图像。,在获取地面目标图像时,可以预先在地面设置反射率已知的标志,或事先测出若干地面目标的反射率,把由此得到的地面实况数据和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比较,以消除大气的影响。注意:在地面特定地区、特定条

14、件、一定时间段内测定的地面目标反射率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包含地面实况数据的图像。,2.辐射传递方程计算法,传感器接收到的电磁辐射能量,地面目标真实辐射能量,大气的衰减,H为大气层高度,需要测量具体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参数,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大气的影响主要是由气溶胶引起的散射造成,在热红外区,大气的影响主要是由水蒸气的吸收造成。为了消除大气影响,需要测定气溶胶密度以及水蒸气浓度。改进方法:在获取地面目标图像的同时,利用搭载在同一平台上测量气溶胶和水蒸气浓度的传感器获取气溶胶和水蒸气的浓度数据,利用这些辅助数据进行大气校正。,专业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多提供的大气校正模型:Erdas和Geo

15、matica系统中的ACTOR模型 ENNI系统中的FLAASH模型 公共的大气校正模型,其中较好的是6S模型。,3.波段对比法,a.回归分析法,原理:在遥感图像上大山的阴影区或深大水体区域,各个波段的反射为零。同时,大气散射主要影响短波部分,波长较长的波段几乎不受影响,因此可用其校正其它波段数据。,依据:大气散射的选择性,即对短波影响大,对长波影响小,方法:在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和待校正的某一波段图像中,选择最黑区域(通常为高山阴影区)中的一系列目标,将每个目标的两个待比较的波段灰度值提取出来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也称为暗像元法。,Y:待校正波段的图像亮度值X:不受大气影响波段的图像

16、亮度值,怎么求a,b?,例如:TM图像中,第7波段几乎不受大气辐射的影响,因此可作校正基础,对TM影像的其它波段分别进行校正。,i-波段号,-第i波段的校正量,b.直方图校正方法,方法:从图像像元亮度值中减去一个辐射偏置量。辐射偏置量等于图像直方图中最小的辐射亮度值。,理论基础:如果在某一像场中存在亮度值为零的目标,如深海水体、高山背阴处等,在这种情况下,任一波段亮度值都应为零。但实际上只有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才为零,受大气影响的波段产生辐射偏置量。,当影像中没有陡峭的地形所造成的阴影,方法不适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大气校正,大气透明度差而且不均一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高 低海拔地区应该进行校正,

17、3000米以上的地区可不考虑 相对高差变化大的地形区域 不同时段图像的联合处理,四、因太阳辐射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1.太阳高度角引起的辐射校正a.公式法:太阳高度角引起的畸变校正是将太阳光线倾斜照射时获取的图像校正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获取的图像。,2)改正,计算太阳高度角,图像对应区域的地理纬度,成像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地区经度与成像时太阳直射点地区经度之差,步骤:,相邻地区不同时期的两幅图像衔接或镶嵌时,也可作 太阳高度角校正。方法:以一幅图像为标准,校正另一幅图像,参考图像天顶角,待校正图像天顶角,待校正图像亮度值,校正后图像亮度值,应用:,比较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季节)的多日期图像;

18、,b.波段比值法,图像上的阴影通常是由太阳高度角引起的。,多波段图像上的阴影可以通过图像之间的比值来消除或减弱,比值图像:同步获取的相同地区的任意两个波段图像相除 得到的新图像,2.地形起伏引起的辐射校正对于地形起伏引起的辐射误差,可以利用地表法线矢量与太阳入射矢量两者的夹角来校正。,若处在坡度为的倾斜面上的地物影像为g(x,y),则校正后的图像f(x,y)为:,地形坡度引起的辐射校正方法需要有图像对应地区的DEM数据,校正较为麻烦,一般情况下对地形坡度引起的误差不做校正。对于多波段图像,可用波段比值来进行校正,消除地表坡度的影响。,5.4 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

19、代初,航天定量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应用日趋定量化,进一步改进卫星定量遥感精度的要求迫切。80年代初,以美国Arizona大学光学中心的P.N.Slater教授为代表提出了辐射校正场技术-利用地球表面大面积均匀的地物为目标,当卫星过顶时实施同步地面观测,以实现对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传感器做辐射校正。,一、辐射校正场的国外发展概况美国NASA和Arizona大学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沙(WSMR)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空军基地的干湖床(EAFB)建立了辐射校正场,并已对多颗卫星进行了场地标定工作。法国在马塞市附近也建立了La Crun 辐射校正场,并开展了多次辐射校正工作。欧空局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建

20、立了地面辐射校正场 日本与澳大利亚合作在澳大利亚北部沙漠地区建立了地面辐射校正场,通过星地同步观测,实现对卫星遥感仪器的定标。,加拿大在北部大草原也开展卫星、飞机积雪同步观测,以便对卫星传感器作出客观评价。根据美、法公布的资料,目前用辐射校正场的方法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标正精度可达6%-3%左右。除成功地对Landsat-4、5的TM,SPOT的HRV,NOAA-9、10、11 的AVHRR,Nimbus-7的CZCS 进行辐射校正外,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AVIRIS)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辐射校正,并对法国偏光照相机(POLDER)进行辐射校正。,利比亚沙漠

21、用于定标AVHRR、北非沙漠定标SPOT影像、敦煌西戈壁沙漠定标CBERS影像、美国的白沙导弹靶场常用于高分辨率图像的定标,二、建立辐射校正场的目的1)遥感数据定量化的要求建立传感器的每个探测单元所输出的信号数字量与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实际地物辐射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于一种遥感器来说,就是确定一个灰度值(DN)对应的辐射度值(L);或者确定一个辐射度(L)对应多少灰度值(DN)。,A、B为传感器的校正系数,2)监测在轨传感器变化并不断提供修正系数 传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灵敏度下降,从而影响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3)补充星上定标的不足 星上定标精度有限,难以满足定量遥感产品的精度要求。4)

22、多种遥感器和不同时间遥感资料的综合运用 通过地面同步观测实现多种遥感卫星和同一遥感器不同时相的资料相互匹配,才能进行比较和应用。,辐射定标场地一般选择沙漠地区,它的光谱响应稳定。,三、传感器辐射校正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在遥感器飞越辐射定标场地上空时,在定标场地选择若干个像元区,测量传感器对应波段内的地物光谱反射率,同时测出大气环境参量(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中水、臭氧含量等)等。再根据卫星过顶时太阳几何位置、仪器视场角、探测器光谱响应函数等,通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求解出传感器入瞳处各光谱通道的辐射亮度Lt,最后确定它与传感器输出的数字量化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求解定标系数,并估

23、算定标不确定性。,对于朗伯体:,太阳直射光与天空散射光在地面上的辐亮度,地物反射率,大气透过率,辐射定标时可假设为1,即大气是透明的,大气散射产生的程辐射,对于非朗伯体:,大气直射光与天空光在地面上的辐亮度,双向反射比因子,大气透过率,定标时可假设为1,大气散射产生的程辐射,Lt与探测器对应的输出信号的数字量C之间的定量关系按线性校正模型处理,则有:,A-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辐射校正系数,2)红外波段,选择清洁水面作为目标,则探测器的辐射值为:,-探测器光谱响应带宽,-探器光谱响应函数,-红外波段辐射校正系数,四、中国遥感辐射校正场,由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牵头,国内7个部委(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等)的11个单位参加合作,于2000年建成了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其中甘肃省敦煌市西部党和洪积扇区为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绝对辐射校正场,青海省的青海湖为热红外波段的辐射校正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