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读《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有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22730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读《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读《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读《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读《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落实现代学徒制,探索育人新模式一一读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有感自现代学徒制上升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层面后,全国范围内各职教院校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符合自身特色及地方发展方向的现代学徒制推进体系,全面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太仓双元制院长周新源的著作,我们可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一直没有详细的阅读,倍感惭愧。暑假里,刚接触到该书时,我几次尝试读下去,迎来的却是半途而废。或许是因为文字苦涩难懂,或许是因为我的理论高度不够,无法理解里面的内容。经过这样断断续续、反反复复的阅读过程后,我逐渐被里面的内容所吸

2、引,因为他给我现在的学徒制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触及乐我内心深处。作者基于20年“双元制”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如何全面认识、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如何本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作为论述主线,从不同视角对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全书分为五章,分别对基于“双元制”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的内涵、内容、成效、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发。第一章为现代学徒制的概述,主要阐述学徒制及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比较、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等。第二章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的总体介绍,主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的发展、内涵、内容、成效等。第三章至第五章为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的重点介绍

3、,主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的架构、实施与管理。全书系统又全面。一、明确“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功能定位与专属概念。以制度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办学,首先应当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培训都是我国实施职业教育的常见模式。新职业教育法增加“中国特色学徒制”,绝不只是简单为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增添一个平行选项,而是要让中国特色学徒制承担既有职业教育模式未能很好实现的特殊使命,即贴合产业需要与技能供给,为学习者最终成为“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乃至“大国工匠”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起点。二、整合形成基于标准规范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近年来在政

4、策推动下,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活跃,但格局松散。最具影响力的实践是教育部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人社部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二者虽然在试点对象、责任主体、支持政策上有所差异,但核心要素都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双元育人”。二者各有成就,但也各有不足。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呼吁两类试点相互整合。“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提法为整合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不同实践提供了概念框架。三、构建以经费制度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建立完善且公平的经费制度是设计高质量学徒制体系的核心”。而经费制度不统一、不透明、不公平恰恰是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存在的弊病。“现代学徒制”试点除了学校办学的正常经费以外,教

5、育部不再额外追加投入,对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成本分担比例没有明确规定,经费主动权往往在学校,企业额外投入意愿不高。“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试点企业则可以按学徒人数及技能证书等级获得每人每年5000元以上的专项补贴,并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列支给培训机构的学徒学费,比较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但补贴标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办学需要整合并完善经费制度,在多元主体之间形成透明、公平、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四、建立整体性治理框架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不同试点整合到“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中的发展思路,必然要求对当前的治理框架也进行整合。在我国当前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由于不同部门分头试点、各自管理,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散乱治理格局。这不仅对基层单位项目选择以及项目执行过程造成了困扰,还造成了部门之间的资源内耗,行政成本高,但整体效用却不高。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治理框架提供了思路。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于上个世纪末,是“对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服务裂解性和管理碎片化进行反思与修正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以“协调、整合和责任”为核心,倡导对相同或相近的政府职能进行整合与归并,向公众提供“无缝隙的服务”,同时主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据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