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2533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化工产品分析实训开课分院(系部)适用专业工业分析技术课程代码1012663学时52先修课程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仪器分析测试技、精细化工产品分析术、后续课程工业分析技术综合实训编制人审定人制(修)定日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化工产品分析实训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重要的课程实践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实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 .课程设计(1)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

2、标的阐述,明确化工产品分析实训学习领域能力目标;(2)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实训内容,紧密围绕项目为载体,实施实训教学,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3)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4)建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过程考核体系。过程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态度,自主性,习惯,实习安全和常规执行情况等,重在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指导和督促。3.课程任务前续课程为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在学习完相关分析检验课程后,就进入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能获得完整的化工产品品质检验工作思路和相关的职业关键能力、社会能力,为学生进入后续课程和

3、走向工作岗位提供重要保证。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对实际职业情境加工成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即营造“真实的虚拟”情境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以所需完成的项目驱动设计工作过程环节,并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一体化。课程强调既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即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又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即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组织方式上:每个项目学习均以认知相应实验作为开头,引入7S管理,培养学生

4、营造规范、整洁的实验室工作环境和科学的工作素养;然后学习相应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实验实训室完成操作技能的训练中渗透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待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再进行技术理论知识的讲授,最后学生在实验实训室完成各子模块综合项目的方案拟定、测定工作。四、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化工产品分析实训课程学习,能对工业产品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试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严格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2.课程具体目标单

5、项能力教学方式、手段能力目标核心价值观知识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1、掌握分析天平、检验用辅助设备、玻璃仪器的使用知识;2、掌握一般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知识;3、理解实验室环境管理和工作管理知识;4、理解四大滴定、重量分析、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理解影响滴定反应的因素和测试误差产生的原因;6、掌握分析数据的数理统计和可疑数据取舍知识;7、掌握分析结果的计算;8、掌握复杂试样的采集、分离和分解方法。科学严谨、踏实求真方法方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手段:网络资源教学、小组合作探究。1、能查阅化工产品标准文献并

6、能正确理解;2、能根据化工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规定合理分析样品,确定产品检验项目;3、能制定和优化质量检测实施方案;4、能熟练且规范使用分析仪器和设备,遵守操作规程完成化工产品检验;5、能提供科学、可靠的分析数据,并能进行数据处理;6、能撰写检验报告,解释所得信息和结果,分析检验误差的产生原因。团结协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素质方法:案例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手段:自主探究法、网络资源教学。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2、能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3、能制订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5、具有团队合作精

7、神;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名称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参考学时项目1实训前期准备任务1:制定实训计划;任务2:人员分组;任M3:实训仪器药品前期准备。知识:1、了解化工产品检验的国家标准、化工生产企业标准;2、了解化工产品检验程序。能力:1、能合理分配人员;2、能够正确制定详细实训计划;3、能够准备实训仪器;4、能够配制实训试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团结协作和主动探究能力。4项目2工业碳酸钠的检验任务1、定性试验任务2、总碱度的测定任务3、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任务4、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知识:1、掌握定性试验的原理

8、和方法;2、掌握总碱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3、掌握氯化物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4、掌握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能力:1、能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仪器、试剂;2、能正确使用并保管分析试剂;3、能熟练进行工业碳酸钠检验。培养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育工匠精神。12项目3工业氧化镁的检验任务1、氧化镁含量的测定任务2、氧化钙含量的测定任务3、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知识:1、掌握氧化镁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掌握氧化钙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3、掌握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能力:1、能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仪器、试剂;2、能正确使用并保管分析试剂;3、能熟练进行工业氧化镁检验。培养学生发现问

9、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12项目4工业硝酸的检验任务1、定性试验任务2、硝酸含量的测定任务3、亚硝酸含量的测定知识:1、掌握定性试验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硝酸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3、掌握亚硝酸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探究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培养创新精神。12表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任务4、硫酸含量的测定4、掌握硫酸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能力:1、能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仪器、试剂;2、能正确使用并保管分析试剂;3、能熟练进行工业硫酸检验。项目5工业双氧水的检验任务1、定性试验任务2、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任务3、游离酸含量的测定知识:1、掌握定性试验的

10、原理和方法;2、掌握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3、掌握游离酸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能力:1、能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仪器、试剂;2、能正确使用并保管分析试剂;3、能熟练进行工业双氧水检验。培养学生严谨踏实、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职业道德;树立安全、规范、环保、节能的生产意识。8项目6实训报告的书写任务1、整理实验数据;任务2、书写实训报告知识:1、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3、掌握实训报告的书写方法。能力:1、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2、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3、能正确书写实训报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信、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4学时合计:5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00%

11、)52六、实施建议1、组织实施建议课程教学模式采用课堂与实训室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由教师先提出项目任务并进行适当讲解,可着重进行引导并实施监督和评价。2、课程考核评价建议主要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占总成绩20%)、实训报告册(占总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占总成绩60%)、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实训成绩按五级分制,其标准为:(1)能全面完成实训计划,出勤率95%以上,实训结果准确度高,无任何实训事故,评为优秀。(2)能较好地完成实训计划,出勤率90%以上,实训结果准确度较高,无任何实训事故,评为良好。(3)能完成实训计划,出勤率

12、80%以上,实训结果一般,评为中等。(4)能基本完成实训的计划,出勤率75%以上,有实训结果但准确度不高,评为及格。(5)出勤率75%以下,没有完成实训的计划,评为不及格。3、教学团队建议任课教师具有该课程2年以上的教学经历,具备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相关化学类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能熟练进行示范和现场操作;能正确、及时处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失误。4、教学条件建议上艮据课程内容和要求,完成本课程需要的教学条件为:一体化实训室、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5、教材编写或选用建议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自编特色教材。七、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