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096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报告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健全选课制、导师制、学分计量制、学分绩点制、补考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实行弹性学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开展学分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专业内选课、跨专业组课等学分制试点,实践效果好。2022年,学分互换累计1540余人次。一、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构建宽口径转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出台了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校内辅修课程管理办法、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试行)等与学分制改革相关的管理制度8项,全面实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的主辅修制,科学进行学习评价和测量

2、的绩点制,适应学生不同学习进度的弹性学制等,提供宽口径的学分互换互认途径,构建完善的学分制改革制度体系。二、推行多维度的选课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推行选课制,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等权利。一方面,全面修订了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

3、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将任选课学分由原来8学分增至16学分,2022年受益学生5000余人。另一方面,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或专业课程包,供学生自由选课组建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跨专业选课等。三、推广定制化的导师制,激发学生学习创造性积极探索学分制下“行政班”向“教学班”的管理体制转化。艺术系7个专业中有50余名导师(含兼职教师)同时成立相应的工作室,每学期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进度,特别指导学生专业选课和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践等。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负责指导全校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基础学习及600余名学生创新创业类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指导学生进行实

4、践创新成果认定,2022年有219人次参与创新、创业学分转化。四、健全学分计量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新修订的学籍管理规定(修订稿),明确提出学生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累计获得毕业所要求的学分,才能准予毕业。学生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参加规定的课程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修读,考核合格,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每学期公布的开课计划进行课程修读,修习应修学分。学分计算以学期为单位时间,以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一般课程(包括不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训、实习课)学分计算,以16-18课时为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集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综合实

5、践、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每周计28学时为1学分;学分的最小计数单位为0.5分(2舍3入和7退8进)。制度的修订,健全了学分计量制。五、实行补考、重修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了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每学期的必修课和限选课考核不及格者,除必须重修的情形外,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补考,严格按照课程补考重修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学生经补考仍不及格的,可申请重修该课程。因缺交作业、旷课、旷考、实践教学环节不及格者必须重修。体育项目课可重修或改选其它体育项目,或选修体育任选课及格后申请

6、学分认定,转变课程性质为必修学分。坚持“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运用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相互交流多种方式,促进补考与重修环节的改革创新。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六、实行主辅修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校全日制学生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可在修读期间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开课安排,可申请辅修校内课程,获得辅修课程学分。七、积极实施学分互认制,融通第一第二课堂依据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分认

7、定范围从单一考证为主,到网络课程、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学分、职业经历等多样化形式;学分认定的运用类别呈现多样化,如在校生的课程认定、交换生学分互换、订单班学分替换;退役军人政策性学分认定、开展与自考专升本学校专科段成绩互认等,采取灵活审批并积累形成制度或实施细则。学分互认制度将第一、第二课堂打通,形成有机的整体,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取得的各类成绩、奖项等可按规定取得学分,2022年学分互换累计1540余人次。表2022年学分互换主要类别明细主要类别学分认定资格认定和转换要求成绩记录经学校认可的在线课程学习所学课程与现有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相关度80%以上认定和转化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不低于被

8、转化课程学时学分要求以实际成绩记载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学历课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所学课程与现有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相关度80%以上认定和转化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不低于被转化课程学时学分要求以实际成绩记载低一级学历的课程学分认定所学课程与现有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相关度100%认定和转化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不低于被转化课程学时学分要求以实际成绩记载与学校签订了学分互认协议,校内交换生或国际交换生所学课程所学课程与现有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相关度80%以上认定和转化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不低于被转化课程学时学分要求以实际成绩记载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素质扩展按学分认定转化办法执行认定和转化课程,学时和学分不低于被转化课程学时学分要求根据等级确定分数2022年,基于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有效推动了课程模块化改革,制订学分标准,实现学分认定和转换、学分积累和学分兑换等,建立开放和灵活的学分积累、转换与“消费”的方式,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通与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融通第一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