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授课教师:一、建设目标序号年度年度建设任务120231 .组建课程团队,联合企业等资源,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集教学、实训、科研于一体的课程开发团队。2 .完善和优化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3 .挖掘思政资源。结合行业技术更新、职业素养培养及国家政策方针、时政热点,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深挖和提炼本课程的思政点,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220241 .以教学任务为基本单位,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准化对接,结合虚拟可视化教学,建设课程思政案
2、例10个,形成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集,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2 .结合课程思政点和思政案例,优化教学课件PPT和教案,并在移动通信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更新,形成课程思政优质数字化资源,并在校内外推广共享。3 .重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结合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任务完成情况,完成对每位同学的考核评价并将结果推送个人,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尊重每位同学的个性化发展,在进行横向比较与竞争的同时,肯定每个同学的点滴进步。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困难1、需进一步拓宽思政元素来源。聚焦移动通信产业前沿,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企业调研,萃取新时代移动通信建设者的核心
3、素养,凝练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丰富思政资源。2、需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本课程建设涉及到优质资源开发,需研究经费以支持相关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三、主要举措将继续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授课内容,持续挖掘课程思政案例,突出时代特色,不断完善思政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开展课程思政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地发挥引路人的作用。1、通过“校企互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及内容深入移动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移动通信网络运维企业、高职兄弟院校开展广泛调研,从岗位的职业素养、毕业生优秀典型案例、企业要求等各方面获取第一手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思政资料,拓宽新时代移动
4、通信思政元素来源,丰富课程内涵,进一步凝练“建移动通信强网,筑牢数字新基建,服务智慧互联”的课程理念。通过校企合作,聘请思政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持续更新课程资源,包含课件、微课、测试与作业、考试题库等。随着5G网络的规模化部署,6G技术储备的前瞻布局,对从事移动通信领域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细致专业的要求,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2、通过“史实互融”,强化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挖掘移动通信发展历史及中国通信发展历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以“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为宗旨,在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安全、创新、团队合
5、作等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家国情怀、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振攻坚克难的斗志与勇气,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国家培养素质过硬、技术够强的接班人。3、通过“教学互动”,变革教学方法,确保课程元素入心入脑结合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可视化教学等形式。采用故事、任务、工程案例、实验项目等形式,通过互动、讨论、小组PK、探究、投票等多种手段,隐性渗透,自然融入,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4、运用平台,进一步强化课程资源的应用和共享,扩大本课程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职教云、得实平台对外推广课程
6、,使得更多的社会人员和全国范围内的师生可以通过职教云平台或得实平台调用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开展教学。四、支持保障措施1、学校重视,大力推动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我校坚持以教育部有关文件为指引,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课程思政实施过程。2、出台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坚持以项目研究与实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学校制定了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课程思政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纵向课题管理办法、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项目的申报、实施、中期检查、结题、经费管理等提供了规范。3、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各级教改项目在经费资助方面,学校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支持各类项目研究。一是资助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根据纵向课题管理办法,项目下达部门有到账经费,标准进行配套。二是学校每年拨付给二级学院的经费中包含支持教师开展教研科研经费。4、定期开展校级立项与教改成果立项5、提供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资料保障等,确保项目按照预期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