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1503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机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线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PLC编程与应用技术电工职业技能训练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机电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

2、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线路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2 .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线路技术为主线,将选用电工电子仪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结合电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

3、职业岗位的安装与调试流程为参考,序化学习任务。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线路,养成规范的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的习惯,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1 .理解低压元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能查阅电工手册认识低压电器、画出常用低压电器的符号。2 .掌握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一般方法,能绘制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选用元器件、分析工作原理,按工艺要求安装电气控制线路。3 .掌握电气控制线路检测方法,能规范操作常用电工电子仪表诊断和排除电路故障,具备通电调试电路的能力。4 .掌握文献资料查阅方法,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5

4、 .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空间布置能力,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培养制订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五、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认识常用低压电器认识常用低压电器1 .了解常用低压元器件的结构、原理与作用;2 .会选用及使用常用低压电器6绘制常用低压电器符号会画出常用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并写出相应文字符号查阅电工手册会查阅电工手册等资料,进一步了解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点动、长动及双重控制线路分析点动、长动电路原理1 .能分析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 .能分析长动控制线路的

5、工作原理;3 .能分析点动、长动双重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18原理图、接线图1 .知道绘制电气控制图的一般方法;2 .会画点动控制电路图、接线图;3 .会画长动控制电路图、接线图;4 .会画点动、长动双重控制电路图、接线图使用常用电工仪表1 .能规范熟练地使用常用电工工具;2 .会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安装点动、长动及双重功能的控制线路1 .会按接线工艺要求安装点动的控制线路;2 .会按接线工艺要求安装长动的控制线路;3 .会按接线工艺要求安装双重功能的控制线路电路检测与调试1 .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熟悉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并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故障并排除;3 .能完成通电

6、调试正反转控制线路分析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1 .能说出接触器联锁、按钮联锁及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的方法,以及联锁的作用;2 .会分析接触器联锁、按钮联锁及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3 .能绘制接触器联锁、按钮联锁及双重联锁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12安装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会按接线工艺要求安装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电路检测与调试1 .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会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故障并排除;3 .能完成通电调试分析位置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1 .知道行程开关的结构和作用;2 .会画出行程开关的图形符号,并写出相应文字符号;3 .能用行程开关实现限位、自动往返功能;4 .会分析自动往返

7、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并能绘制电气原理图丫-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认识时间继电器1 .了解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 .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时间继电器;3 .会画出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并写出相应文字符号24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分析丫-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1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各种起动的控制方法;2 .能分析手动Y-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原理;3 .能分析自动Y-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原理;4 .能绘制丫-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安装丫-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会按接线工艺要求安装丫-换接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电路检测与调试1 .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会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故障并排除

8、;3 .能完成通电调试三相双速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认识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1 .知道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结构;2 .了解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12分析三相双速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1 .会分析三相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 .能绘制三相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安装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会按工艺要求安装双速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电路检测与调试1 .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会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故障并排除;3 .能完成通电调试制动控制线路认识速度继电器1 .知道速度继电器的结构和作用;2 .会画出速度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并写出相应文字符号12分析制动控制线路

9、的工作原理1 .了解制动的作用和适用场合;2 .能解释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发电制动的概念;3 .能看懂制动的原理图,会分析工作原理;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4.会绘制电气原理图安装制动控制线路会按接线工艺要求安装制动控制线路电路检测与调试1 .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会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故障并排除;3 .能完成通电调试综合项目完成两地控制的y-换接降压起动的正反转电路1 .能说出多地控制的作用;2 .会根据前面所学知识,绘制出两地控制的Y-换接降压起动的正反转电路图;3 .会分析工作原理6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例如:比较国产与进口低压电器元件的优缺点,明白科

10、技进步对制造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知道安装质量、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选择等要求对节约电能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明白工匠精神的深刻含义。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固化为学生的行为。2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接触常用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可按校企融合工学交替模式开展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本课程宜在实训室实施,教师要合理创设情境,推行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通过讲解示范,

11、布置任务,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引进电气行业安全标准,引进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贴近工作实际。4 .养成规范高质量安装与调试电气线路的习惯,提升学生由电气原理图形转化为实际控制线路、以故障现象推导故障原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运用虚拟仿真、微视频、动画、图片、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配合三相电动机实物等教具,提高教学效率。5 .将敬职敬业、安全稳妥、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等职业品质的养成融入到相关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二)评价建议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

12、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关注综合职业素养、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2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科学组织课程评价。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由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3 .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并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共同讨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 .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2 .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先进性,注意引入国家电工中级的职业标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内容表达应精练、准确、科学,体现科学性、整体性、实用性。3 .教材结构、呈现

13、方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提高学习兴趣。(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1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技术,同时要加强专业交流和临床实践,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2 .配全本课程教学所需的常规必备教学参考书和电子读物,教学现场需配齐必备的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各种低压电气元件实物,各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实物或模型,以及其他必要的设施设备,充分向学生开放,提高设备和读物的利用率。3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与成果的共享。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