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1567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高铁乘务专业代码:083345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四、职业面向专业大类交通运输类专业大类代码08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列车乘务员客运乘务员证铁路客运2车站行车员行车值班员证铁路行车3车站安检员安检员证安检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高速铁路交通运营客运服务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在校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铁路交通运营客运服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铁路客运列车和城际铁路客运列车服务的基本技能和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良好

2、的内在气质、外在形象和健康的心理。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主要从事铁路交通运营客运服务工作。(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具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责任意识。(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4)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2.能力要求。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能进行售检票作业并处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常见故障。(2

3、)能综合运用客运设备设施进行客流组织。(3)能使用行车设备,按照行车规章办理行车作业。(4)能使用抢险救灾工具,处理车站突发事件。(5)具备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知识结构(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2)掌握管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3)掌握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4)掌握铁路局行车规章制度。(5)取得与本专业工种相关的1-2本职业资格证书。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强化课程思政。要强化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

4、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每门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与紧密结合、同向同行。(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学时1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362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383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

5、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38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8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展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112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

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11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748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知识、150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方面获得全面发展。9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

7、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意识,为其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7410公共艺术(音乐/美术)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融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衔接九年义务教有阶段的相关艺术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3811历史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

8、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38(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总学时1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掌握车站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面布局;掌握客流的特性,能够对车站客流进行分析和判断;掌握车站客运设备(屏蔽门系统、电梯190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总学时系统等)的组成、功能和操作规定;掌握客运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日常客运设施设备完成工作日、节假日、大客流等客流组织2服务心理学

9、掌握服务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心理服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心理素质503高速铁路客运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通过与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高速铁路交通事故处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应急处理、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应急处理、红十字应急抢救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高速铁路客运应急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客运应急设备的功能、结构和原理,熟悉列车非正常情况下应急的处理,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564旅游地理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掌握各地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7

10、25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掌握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终端设备的布局和结构;掌握AFC系统的票卡种类及使用范围;了解AFC系统清分系统和清分规则;会使用闸机、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等设备,能按票务管理工作要求完成售检票作业;掌握车站票务台账、现金及票务备品的管理流程;能对AFC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能正确设置AFC系统的运行模式1346城市轨道交通礼仪服务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基本礼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及乘客投诉处理。更融入了当堂134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总学时实践训练,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深度结合7高铁

11、乘务考证实训综合复习乘务知识,掌握客运技能,考取相关证2282.专业技能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基础设备;掌握信号联锁关系;掌握行车闭塞法的种类及其行车办法;掌握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及其分类,能铺画列车运行图;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机构及各岗位的职责362铁道概论要求学生对铁路运输业有了概况的认识和了解;掌握铁路运输设备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了解铁路运输现状的发展和趋势383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分为六个板块,主要包括法律基础、铁路运输合同、铁路安全生产、铁路交通事故处理、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危险品运输。384铁路基本安全常识掌握铁路车站

12、各生产部门安全管理规定;掌握危险源的相关知识,能识别工作中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掌握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等通用安全知识365形体训练本课分别有:形体认知篇、形体基础篇、形体塑造篇、科学健身篇和体能训练篇,如何引导形体训练者正确地认识形体美,学会科学的形体训练方法与技巧36高铁餐饮服务与管理了解餐饮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餐饮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中餐环境设计知识,宴会预定知识,西餐服务知识,菜单设计的依据,餐饮验收程序、验收程序、各种验收单据填写,定价策略方法、餐饮人员推销的基础知识,厨房生产管理,厨房卫生与安全知识;掌握餐饮管理的相关知识与餐饮服务的一些基本技术

13、操作技能。134(三)跟岗实习第4学期总共20周的教学时间,每周30个学时,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培育沟通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四)顶岗实习第6学期总共20周的教学时间,用于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在顶岗实习时,学校和实习单位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

14、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1.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不多于3600学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2 .学校实行学分制,20学时为1学分,3年总学分不少于150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3 .课程设置中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o(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及教学学时比例表表1:教学

15、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学年学期课程教学(含入学入学教育跟岗顶岗考试总计教育、考试考核)与军训实习实习考核1201120220120二320120420120三520120620120总计802020120表2:教学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课程类别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78023%4323%专业必修课232667%12667%选修课公共选修课2247%127%专业选修课1123%63%合计3478100%187100%理论教学137740%7440%实践教学校内实训83525%5060%入学教育及军训301%3跟岗实习60017%30顶岗实习60017%30

16、八、实施保障学校注重本专业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保障:(一)教学设计学校在制定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应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课程明确主要教学内容,设计训练项目,明确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加强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二)教学设施1.教室要求。根据教学需要,学校设置普通教室及各种专业课室。普通教室内的设施包括课桌椅、黑板、讲台、多媒体终端、网络接口等,后墙设展示板、储物柜,教室内采光良好,配备符合环保要求的灯具,室内布置合理、整洁、规范,符合国家级定点考场试室要求;专业教室包括多媒体课室、计算机实训室及各类专业实训室,配备与专业教学

17、及实训所需要的相关设施设备,同时制定严格的实训室管理规定及安全操作规则。2 .校内实训室。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学、教研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基础实训室、专项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要建设一批一体化实训室,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以下标准,主要设施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班(40人/班)配置。学校应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合理增加设备数量和工位数量,以满足教学要求。目前校内已有一个自治区示范特色高铁乘务专业实训基地。下附上校内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名称及数量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1车体构架仿制380B动车组车体1套2客室座椅二等车座椅(

18、3个座位)1排3客室座椅一等车座椅(2个座位)1排4行李存放处行李架1套5吧台区靠吧和立式席1套6吧台区吧台展示柜1套7吧台区吧台保鲜柜1套8吧台区吧台区走廊扶手1套9自动检票闸机动检票闸机(双向)1套10网络设备交换机1套11动车组乘务人员礼仪实训子系统根据铁路局客运段实际的工作规范为原型,配备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导读、礼仪的概述、仪容仪表、仪表礼仪、肢体语言、举止礼仪、语言礼仪、工作礼仪、规范程序、课程总结。包括正反案例判断等。以三维动画和视频、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实现对乘务礼仪的讲解和实训。1套12车载广播系用铁路真实车载广播系统,能够实现插播、多文1套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统:件格式音频播

19、放、双功率放大器,能实现自动倒机。配有一节车厢内的基础广播输出设备,音箱及音箱控制器。13桌椅教学用桌椅15套14玻璃幕墙隔断教学区与车站区域隔开12米15多媒体投影仪、幕布、中控台、电脑1套3 .校外实训基地高铁乘务专业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习实训教学提供了场所。校外实训基地统计表如下:共建单位备注(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帮助和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注重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声像教材或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新的教学资料

20、,充实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利用投影、多媒体、幻灯、CAI课件等现代手段教学,使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以较广泛应用。并借助电梯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要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将学生日常学习

21、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纳入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等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考查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替代一定的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以企业职业岗位标准为参考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要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确定期末考试考查课程,按学业成绩管理统一规定,制定各门课程成绩评价标准。1 .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

22、价细则,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要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建全人才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发布。2 .对教师的评价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要采取学生评教、教师互评、行业企业评价、学校和专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把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3 .对学生的评价(1)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

23、业、社区、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2)评价方法。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要把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单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改革评价方法,逐步建立以学生作品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3)评价内容。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依据国家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则;依据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职业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学特点,制定具

24、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自治区教育厅颁布的公共课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积极探索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五)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有关教学内容。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和岗位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和补充专业教学内容。引进吸收国际通用的技术与标准,适时调整、更新和补充专业教学内容。(六)师资配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现有教师到高校进修、下企业挂职锻炼、技术服务,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技术人员等多种形式,强化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建设以“技术专家”领军、专兼结合的电梯安装与保

25、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一支由10名专任专业教师(1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和48名以上企业技术人员为主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1 .专业带头人培养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从事高铁乘务、票务、客运方向。专业带头人能对行业动态及时掌握,及时了解新的政策,学习新的服务标准,并参与各级课题的研究,承担课程改革任务,参与特色教材的编写。培养高技能的专业带头人1名。多方面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和管理能力,安排专业带头人省级、国家级培训I,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使其具备带领教学团队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能力。落实专业带头人下企业挂

26、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在产学结合过程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 .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高铁乘务、票务、客运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使骨干教师队伍成为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及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培养5名骨干教师,组织参加各级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取得技师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高铁乘务专业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发挥骨干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上示范课等多种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重点指导。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有关部门的技能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全体专业教师假期下企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技能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技能

27、考级,专业教师双师率达100%。4 .兼职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聘用从河池乃至广西本地铁路企业中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通过教学理论学习等岗前培训以及配备骨干教师进行教学方法辅导,加强专兼教师的融合,建立一支能在课程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兼职教师团队。聘请48名以上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固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形成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七)教学管理1、质量管理通过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来保障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师资、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

28、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进而保证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过程管理,即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2)教学质量管理,即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3)教学监控管理,将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过程监控,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存在问题的建议,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

29、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2、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学校应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学校应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能更好地为教学教研服务。3、教育教学研

30、究与改革。(1)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统筹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要以促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径,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九、毕业要求(一)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二)思想品德评价合格;(三)修满规定学时学分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四)顶岗实习和实训实践考核合格;

31、(五)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六)符合学校其它的有关毕业要求。十、附录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二三四五六181919201920公共基础课职业生涯规划2362职业道德与法律2382经济政治与社会2382哲学与人生2382语文6112222数学6114222英语47422体育与健康81502222计算机应用基础47422公共艺术(音乐/美术)2382历史2382公共基础课小计40750101210080公共选修课物理2382化学2382心理健康2382普通话口语236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362职业素养2382公共选修课小计12224442020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12190444服务心理学6506专高铁餐饮服务与管理813444业旅游地理6724核心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81344课城市轨道交通礼仪服务813444高铁乘务考证实训1022810专业核心课小计589781012120180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2362专铁道概论2382业轨道交通法律法规2382课铁路基本安全常识2362形体训练2362专业课小计10184424000专急救技术2362业职业化妆2382选高速铁路运输组织2382修课专业选修课小计6112202020入学教育与军训330跟岗实习3060030顶岗实习3060030合计1893478303030303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