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2717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类别:化工类(代码:02)专业名称:分析检验技术(专业代码:670207)专门化方向:工业产品检验、食品检验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化工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原料、中间体、产品、污染物等分析检验工作或实验室管理等一线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四、职业面向专门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

2、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继续学习专业工业产品检验工业产品检验化学检验员(中级)高职:本科: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检验食品检验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中级)分析检验技术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五、培养规格(一)综合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2 .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

3、生行为规范。3 .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6 .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7 .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

4、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8 .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9 .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10 .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思维。(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件D1.行业通用能力(1)了解化学工业历史沿革和行业的体系结构,知道现代化工行业中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规范,具有绿色化工、智慧化工的生产理念。(2)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理论,会正确使用常见的玻璃仪器、电器等设备,会规范进行物质的性质实验、制备实验和

5、分离操作。(3)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按标准或规范配制实验中的试剂、试液;能规范进行化学分析和简单仪器分析;能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填写检验报告。(4)了解化学工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知道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和典型化工生产工艺,会进行简单的化工基本计算。(5)熟悉并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能正确进行试剂与仪器的分类、保存,能进行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能恰当处理实验室废弃物,能正确使用消防器,能对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处理。(6)具有精益生产的质量意识和工匠精神,具有小组合作、研磨革新的进取意识,养成规范操作、节约资源、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2 .专

6、业核心能力(1)掌握化学分析检测、仪器分析检测的基础理论。(2)能按标准或规程进行采样、制样操作,能恰当选择实验用水、化学试剂,能按标准或规范配制实验用试剂、试液,能规范进行容量分析、仪器分析(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和常见物理常数测定。(3)能按规范进行容量仪器校正,会正确记录和处理检测数据,恰当报告检测报告。(4)能正确理解检测方法、标准、操作规范等技术资料,能按技术资料的要求,设计检测方案。(5)具备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检验结果、如实填写检验报告的职业操守。3 .职业特定能力(1)工业产品检验:能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废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能正确解读化学品检验

7、标准,能用化分、仪分技术检测化学品主含量及杂质含量;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报告分析结果;能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2)食品检验:能正确识读食品营养标签;能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食品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能正确解读食品检验标准,并按检验标准对食品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报告分析结果;能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4 .跨行业职业能力(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取得跨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具有创新创业能力。(3)具有一线生产管理能力。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课程结构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任 选选修课程各学校自行选择顶岗实习

8、工业产品检验方向食品检验方向1 .无机产M检漏2 .为机产品检濡3 .化学检收员馀合实训与考核1 .食品感”与理化检验2 .食M微生物检验3 .食品检验员保合实训。考核1.化学分析检测3.物理常数测定2.仪器分析检测L化学工业概论4.工业分析基础2.基础化学3.化学实验技术5. HSEQ与责任关怀专业方向 课程必修课程各学校自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1.思想政治5.英语9.劳动教育2.语文3.历史4.数学6.信息技术7.体育与健康8.艺术10.物理(二)主要课程教学要求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思想政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省有关

9、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36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144+(36)语文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54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198历史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18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

10、(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72+(18)数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144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英语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144信息技术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具体

11、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情况、学生发展需要,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108体育与健康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标准的拓展模块中选择确定180艺术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地方资源等,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36劳动教育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12、的意见相关要求,劳动教育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18物理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452 .主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1)专业类平台课程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化学工业概论(1)化学工业简介;(I)了解化学工业的内涵、分类、主要特点、基本原料(72学时)(2)化工工艺;(3)化学工程基本知识;(4)化工基本计算;(5)现代化学工

13、业的发展前景及其来源;(2)了解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地位;(3)知道化学工程产生和发展过程;(4)掌握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的作用和分类;了解典型化学反应器的特点;了解催化剂的应用;了解典型化工生产工艺流程;(5) 了解化工生产的常用指标,掌握基于化学反应式的基本化学计算,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及产品收率的计算,了解基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典型化工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生产强度计算等;(6) 了解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定义、基本原则、研究内容基础化学(144学时)(1)化学常用计量单位;(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5)原电池与电解池

14、;(6)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7);(8)烧的衍生物;(9)其它有机物(1)能进行有关化学基本量的换算;(2)了解原子结构,能识读元素周期表,了解主族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其影响因素及基本规律;(4)理解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和特点,会计算强酸、强碱、一元弱酸、弱碱、水解性盐的pH:(5)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能说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应用;(6)说出常见元素(K、Na、Ca、Mg、Al、Fe、Zn、0、S、Cl、Br.N、P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7)能写出烷烧、烯燃、烘烧和二烯燃、芳香烧、卤代崎、静、酚、醛

15、、醛、酮、糖类等有机物的典型物质的名称和结构简式及主要理化性质;(8)熟悉重要有机物的官能团特性和官能团间相互转化的规律,熟悉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化学实验技术(54学时)(1)实验室常识;(2)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3)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1)了解化学实验的任务和作用,理解并遵守化学实验室守则;(2)掌握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知道一般(4)配制一般溶液;(5)结晶与重结晶;(6)分液与萃取;(7)蒸馅与分馈;(8)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3)了解灭火器的类型、结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4)知道“三废”处理方法,能恰当处理实验室废弃物;(5)会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

16、据、书写实验报告;(6)熟悉常见玻璃器皿及其用途,能按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熟悉分析用水、化学试剂的等级分类和适用情况,能规范取用液体、固体试剂;(7)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8)掌握结晶与重结晶的一般方法;(9)能熟练进行分液、萃取、蒸储与分僧等纯化操作;(10)了解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内容工业分析基础(72学时)(1)有效数字及其运算;(2)容量分析基本操作;(3)酸碱滴定;(4)氧化还原滴定;(5)配位滴定;(6)沉淀滴定;(7)重量分析;(8)光度分析;(9)电位分析(1)理解滴定法中的基本概念、专有名词、专业术语;(2)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会正确记录、处

17、理测定结果:(3)掌握四大滴定(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法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要点;(4) 了解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能说出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5) 了解光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6)会规范使用常见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酸度计)仪器,初步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的操作技术;(7)能完成HCl、NaOHsEDTA.KMnOK2Cr2O7等标准溶液的配制HSEQ与责任关怀(54学时)(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及防护;(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3)环境保护;(4)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1)了解行为安全观察,能够开展相关行为安全观察,会识别

18、安全标志和安全标签;(2)会进行化工生产安全防护、化工企业火灾防护及化工企业爆炸危险防护;(3)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包装、废弃等环节的管(5)质量管理;(6)责任关怀理规范;(4)掌握常见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办法,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常见消防器材及设施;(5)理解环境的概念,了解主要的环境问题,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主要监测指标;(6)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政策法规;(7)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基本原则,理解清洁生产的内涵及意义,知道典型清洁生产技术;(8)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IS090

19、00系列标准;(9) 了解责任关怀的文化内涵(2)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化学分析检测(90学时)(1)容量分析仪器的校正;(2)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3)测定工业甲醛的含量:(4)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5)混合碱的分析;(6)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7)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8)测定胆研中铜的含量;(9)测定硫酸亚铁钱的铁含量;(10)测定混合液中铁、铝的含量测定;(11)测定酱油中NaCI的含量;(12)测定碘化钠含量;(1)会对滴定管进行绝对校正,对容量瓶和移液管进行相对校正;(2)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容量分析、重量分析的操作技能:(

20、3)会正确选择、配制和使用分析中常用的化学试剂;(4)能按国家标准制备HC1、NaOHEDTAZn2KMnO八K2CnMI2Na2S2O3AgNO3、NHsCN等标准溶液;(5)会根据检测任务,查阅标准方法,确定分析方法及过程,选择分析仪器,完成检测任务;(6)能准确处理数据,规范填写检验报告(13)测定硫酸钠含量仪器分析检测(72学时)(1)目视法测定试样中铜的含量;(2)工作曲线法测定工业用水中的铁含量;(3)测定苯甲酸含量;(4)测定溶液的pH;(5)测定水样中氟离子的含量;(6)测定硫酸亚铁含量;(7)仪器分析仿真实训(1)掌握光度分析法及电位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定量方法、仪器操作方法;

21、(2)能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能用目视比色分析法测定物质含量;(4)能按操作规程测定溶液的PH值或离子浓度;(5)能针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6)能对光度分析仪、电位分析仪、电极等进行常规保养和维护;(7)能正确处理数据,规范填写检验报告,验证数据的可靠性;(8)了解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定性、定量测定方法;(9)能用仿真软件进行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检测物理常数测定(54学时)(1)测定熔点:目视法测定苯甲酸熔点、仪器法测定苯甲酸熔点;(2)测定沸点和沸程:常量法测定丙酮沸点、

22、蒸播法测定乙醇沸程;(3)测定密度:密度瓶法测定甘油密度、韦氏天平法测定乙静密度、密度计法测定密度;(4)测定蔗糖溶液折射率;(5)测定果糖的比旋光度及葡葡糖的纯度(1)了解物理常数测定的任务、作用和技术特点;(2)掌握熔点、沸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的测定原理、测定条件和测定方法;(3)能根据国家标准,组建测定装置,进行熔点、沸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的测定;(4)能正确记录、处理数据,规范填写检验报告(3)专业方向课程工业产品检验方向(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无机产品检测(72学时)(1)工业浓硝酸的分析检验;(2)工业氢氧化钠的分析检验;(3)水泥的分析检验(1

23、)了解工业浓硝酸、工业氢氧化钠和水泥等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要点;(2)了解工业浓硝酸、工业氢氧化钠和水泥等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标准;(3)会根据国家标准合理选择采样工具,采集和制备有关分析试样;(4)会根据国家标准,正确进行无机产品成分的分析;(5)能正确处理数据,规范填写检验报告有机产品检测(72学时)(1)工业冰乙酸的分析检验;(2)工业硬脂酸的分析检验;(3)聚醛多元醇的分析检验(1)了解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要点;(2)会查找并识读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标准;(3)会根据国家标准合理选择采样工具,采集和制备有关分析试样;(4)了解冰乙酸、硬脂酸、聚酸多元醇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24、要点;(5)会根据国家标准,正确进行“醇类、醛类、酸酸类”有机产品成分的分析;(5)能正确处理数据,规范填写检验报告化学检验员综合实训与考核(实训1周)化学检验员中级职业标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具有化学检验员中级水平食品检验方向(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食品感官和理化检验(72学时)(1)基本味觉训练试验;(2)嗅觉训练试验;(3)风味感觉试验;(4)基本味觉的味阈值试验;(5)差别检验试验;(6)糖果中还原糖的测定;(7)乳粉中蛋白质的测定;(8)糕点酸价、过氧化值的测定;(9)豆乳粉中水分的测定;(10)麦片中灰分的测定;(三)香肠中脂肪的测定;(12)果汁饮料总酸及P

25、H值的测定;(13)饮用水电导率的测定(1)能解读和规范执行食品行业标准;(2)了解感官因素,理解人的感觉因素;(3)学会辨别气味的基本方法;(4)学会辨别风味的基本方法;(5)学会口感鉴定方法;(6)学会味阈值测定方法;(7)了解差别试验方法;(8)能正确填写原始记录;(9)能对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制备和保存;(10)能进行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校核;(三)会使用和维护检验常用仪器;(12)会使用专项仪器(设备)、水分测定仪、索氏抽提器、凯氏定氮仪等;(13)能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4)会进行专项检验操作;(15)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填写原始记录,并对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质量判断食

26、品微生物检验(72学时)(1)微生物基础知识;(2)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3)培养基的制备;(4)显微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5)菌落总数的检验;(6)大肠菌群的检验;(7)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1)掌握微生物特性,了解常见的微生物,知晓微生物的营养构成、生长特点及控制方法;(2)了解微生物检验室配置及安全知识;(3)能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所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4)会规范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专项仪器(设备);(5)能够按国家标准进行培养基的制备、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测定等食品检验员综合实训与考核(实训1周)食品检验员中级职业标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27、内容具有食品检验员中级水平七、教学安排(一)教学时间安排学期学期周数教学周数考试周数机动周教周数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一20181(军训)1(入学教育及专业认知实习)11二2018/11二2018/11四20181(化学检验员综合实训与考核/食品检验员综合实训与考核)11五20181(社会实践)11六202018(顶岗实习)/2(毕业考核、毕业教育)总计1201102455注:鼓励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安排达到总学时的50%。(二)教学进程安排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448()语文19811历史724()数学1448英语144

28、8信息技术1086体育与健康180IO艺术362劳动教育181物理452.5限定选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362课程小计112562.5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类平台课程必修课程基础化学1448化学实验技术543化学工业概论724工业分析基础724HSEQ与责任关怀543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化学分析检测905仪器分析检测724物理常数测定543专业方向课程工业产品检验必修课程无机产品检测724有机产品检测724食品检验食品感官与理化检验724食品微生物检验724综合实训I必修课程化学检验员综合实训与考核/食品检验员综合实训与考核302顶岗实习必修课程顶岗实习54027小计132671合计24

29、51133.5注:1.“J”表示建议此课程开设的学期,“(J)”表示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确定;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考核、毕业教育及任意选修课教学安排;3 .课程开设顺序和开设学期,以及学时、学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八、实施保障(一)师资条件1 .师德师风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以爱育爱,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展示出默默奉献

30、的职业精神。2 .专业能力(1)专业带头人应拥有分析检验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具有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水平高、教学管理强,在本区域或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较好地把握相关行业、专业发展态势,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潜心课程教学改革,专业研究能力强,带领教学团队制订高水平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有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能)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课程研究能力和实施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观摩性等教研活动,能够组织专业团队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31、建设新型教学场景,优化课堂生态,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优质课堂。(3)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与任教学科相符的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设计、教案撰写、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示范和传授能力;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注重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目标达成,持续改进教学效果。专任专业教师还应具有从事学科(课程)教学所在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新招聘专业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活动及实践技能示

32、范教学,参加产学研项目研究及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能开发颇具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4) “双师型”教师应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3 .团队建设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的师生比,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比例,专任专业教师高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的比例,兼职教师的比例及相关要求,应符合国家、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和专业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和具体规定。专任专业教师中应具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水平高的专任专业教师,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课程负责人领衔的、跨学科领域的、专兼结合的教学

33、创新团队,实现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优质互补和跨界融合,不断优化教师团队能力结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升质量。(二)教学设施1 .专业教室专业教室应符合国家、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和专业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和具体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应急装置和逃生通道;建有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具有体现行业特征、专业特点、职业精神的文化布置。2 .实训实习基本条件(1)校内实训实习基本条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室配置如下: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名称数量(台/套)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基础化学实训室实验操作台36操作台2150Om

34、mX80Onlm超级恒温水浴1控温范围室温IoOC精度0IC高级封闭式电炉18/恒温水浴锅10控温温度室温100e控温精度W0.5C循环水真空泵10防腐托盘天平18精度0.1g荷载200g磁力搅拌器18/电动搅拌器18/电热套18400C离心机6/超声波清洗器1/配套玻璃仪器若干普通玻璃仪器(部分带标准磨口)质量测试实训室电子天平20精度0.Img玻璃干燥器20规格150mm托盘天平6精度:0.1g:荷载:200g化学分析实训室实验操作台36操作台2150Oinm义80Onlnl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常规化学分析仪器若干精密玻璃仪器烘箱1功率:28kw仪器分析实训室实验操作台36操作台215

35、00mm800mm酸度计18精度0.01pH测量范围014pH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熔点仪5/旋光仪5(0.01+测定值X0.05%)测量范围-45+45阿贝折射仪5nDl.30001.7000准确度0.0002电导率仪5D0.5%(F.S)测量范围0200000s/cm烘箱1功率:28kw配套玻璃仪器若干精密玻璃仪器HSEQ实训室安全标志、危险化学品标志1/防护服36GB/T136611992;尺码分布均匀安全帽36GB2811-2007防护眼镜、防护鞋、手套、耳塞36/紧急喷淋不锈钢复合式洗眼器6/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62kg、3kg均可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62kg、3kg均可手提式机械

36、泡沫灭火器62L、3L均可呼吸保护器36防尘、防毒型各20个防毒面具36过滤式、隔绝式各20个心肺复苏术智能型训练装置6/食品理化检验实训室实验操作台36操作台2150OnImX80OnIm凯氏定氮系统(含消化炉)6/远红外耐酸碱电热板6/索氏抽提器6/电热恒温干燥箱1/真空干燥箱1控温温度RT+10250C微生物检验实训室超净工作台18洁净等级100级恒温培养箱2温度波动W05C温度均匀度37时W1C恒温范围560C超低温冰箱1-86冰箱1/高压蒸汽灭菌锅6105135oC均质器1/恒温震荡器1温控精度05菌落计数器6/显微镜18普通光学显微镜(2)校外实习实训基本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学生

37、顶岗实习、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需要,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配备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实训设施设备齐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习方案、组织教学与实习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要求如下: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特点,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习基地,该基地能反映目前专业发展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实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课程教学提供条件;二是以接收学生社会实践、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该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综合实践训练的工作岗位,以上校外实训基地10个以上,且合作协议满3年。实习企业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3年以上,具有一定的规模,能满

38、足至少35人同时进行专业认识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实习单位应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能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劳动权益,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实习单位应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所涉及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详细资料,配备必要的图书学习资料及网络资源,为实习生提供必需的住宿、餐饮、活动等生活条件。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应从事该专业岗位工作3年以上,思想素质较高、业务素质优良,责任心较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热心于分析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能协同专任专业教师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符合教学需求的技能教学项目,组织开展专业

39、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三)教学资源1 .教材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原则上应从国家推荐教材目录和中等职业教育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中遴选。专业教材要能体现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发挥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作用,规范专业教材遴选程序,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根据专业性、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组织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教材。2 .图书文献资料配备化工行业政策法规、国家标准、技术手册及专业期刊等图书文献。3 .数字资源充分利用智慧职教平台有关化工类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相

40、关数字化资源。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建有与实训内容相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组织开展信息化实训教学活动。建设、配备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做到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九、质量管理(一)编制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开展专业调研与分析,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编制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格式见附件2),并滚动修订。具体要求为: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

41、方向,确定本校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2 .注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着眼于学习者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针对“3+3”“3+4”分段培养,职教高考升学,以及中高职衔接其他形式,通过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在现代职教体系框架内,统筹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标准,实现中职与高职专业、中职与职教本科专业,在教学体系上的有机统一。3 .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开足开好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类平台课程。4 .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限选课程要落实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公共基础任意选修课程、专业

42、(技能)任意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安排,要结合专业特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并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以下任意选修课程仅供参考:(1)公共基础任选课程:社交礼仪,名著欣赏,人口资源,企业经营与管理,思想政治、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的拓展内容。(2)专业(技能)任选课程:化工制图、化工设备与仪表、化学腐蚀与防护、化学与环境、化学与食品、食品加工工艺、食品保鲜技术等。5 .实施“2.5+0.5”学制安排,学生校内学习5学期,校外顶岗实习1学期。三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含军训)学时占比约为40%,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毕业考核、毕业教育等)学时占比约为60%。课程设置中应设任意选修课程,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机6 .职业学校应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科学安排课程顺序,参考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安排”建议,编制本校本专业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并作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附件。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门数较多、实践时间较长的特点,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编制方式应科学合理、灵活机动,保证开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