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6124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取样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砂岩质文物风化病害勘察、治理设计、研究工作中岩样及文物保存环境样品取样原则、方法和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适用于本文件。 文件。GB/T 17412GB 50021GB/T50123GB/T 50266GB/T 30688WWZT 0063HJ 494-2009HJ 493-2009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下列文件中对于木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岩石分类与命名方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水质采样技术指导水质

2、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3术语和定义GBZTI7412、GB/T30688、WWZT00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砂岩质文物sandstonemonument以砂岩为材质制作的文物遗存,包括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摩崖题刻、石雕、石刻、碑碣、古建筑及建筑构件等。3.2风化作用weathering文物在环境变化、营力侵蚀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3.3风化病害diseaseofweathering风化作用导致文物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4基本要求与规定3.4 基本要求取样应征得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许可,同时所有取样点均应登记,并编入“四有”档案。取样前应明确取样目的,制定

3、取样计划,确定取样方法。确需取样分析的,以尽可能少取样为原则。取样量与取样大小应满足各项分析检测的需求,应做到一样多用,避免重复取样。根据病害研究与文物保护实验需要,可对新鲜岩石样品、风化岩样、环境样品等取样。4. 2基本规定应在避免损害文物价值的基础上确定取样点,同时应满足病害研究与文物保护实验需求。取样中不得产生影响文物整体或局部稳定的震动。取样完毕后应对扰动部分进行修复。样品应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并在其上标明样品编号。取得的样品需妥善保存,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取样过程应拍照记录,必要时可辅之以录像。所有取样记录应备份保存。5样品分类5.1新鲜岩样新鲜岩样用于砂岩质文物材质的岩矿鉴定、物理力学

4、性能、化学和矿物成分、内部结构的分析和检测。取样点应与拟定风化病害研究与保护的文物具有相同的空间位置、岩性、沉积层理、水环境。5. 2风化岩样风化岩样用于砂岩质文物风化后的岩矿鉴定、物理力学性能、化学和矿物成分、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及风化深度测试与风化程度评估。风化岩样的取样应选择拟定开展研究的文物表面风化层或与其具有相同的病害特征、岩性、沉积层理和水环境的岩石表面风化层。风化岩样一般为块状、片状、粒状或粉状样品。5. 3赋存环境样品赋存环境是指对砂岩质文物风化起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水环境、生物环境、气象环境、大气环境等。气象环境与大气环境样品数据可通过监测获取,也可采用当地的气象环境监测数据和

5、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监测数据,本标准不列举。本标准主要规定影响砂岩文物的水环境、生物环境取样工作。6取样工具及流程5.2 取样工具表面取样可选用手术刀、镜子、刻刀、毛刷等工具。深部取样宜用配有取芯器的手持式岩芯取样钻机,钻头宜选用金刚石钻头。在文物保护区内取样时,应选用微型低速回转取样机。6. 2取样基本流程选定取样点后,记录取样位置环境特征,拍摄取样区整体照片,用标签写明样品编号贴于取样点,拍摄取样前照片并在照片上标注。样品的编号:编号以拼音首字母加序号来反映取样对象、样品种类等信息。样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取样人员、取样目的、取样时间、取样位置、样品性状描述、取样方法、取样

6、深度等,应配有必要的取样位置照片(照片应附有比例尺和色标卡)。钻孔取样后应选择对原岩石不产生副作用且与砂岩岩性相近的材料(如修复砂浆、水硬性石灰复合材料等)填充封堵取样孔洞,并对其表面做1日,确保取样位置与周边岩面相协调。7取样方法与要求6.2 新鲜岩样的取样方法与要求取样前根据文物所在区域沉积环境、地层、岩性等对文物区岩层进行精确划分。基于精确地层划分情况,选择与拟研究层位相同沉积旋回、韵律及岩相特征的新鲜岩样为取样位置。在研究较大体量砂岩质文物的风化病害时,应根据岩性变化情况,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取样。取样时应充分考虑岩层倾角带来的样品差异性。如针对相同岩性的风化程度和模拟实验取样,应

7、顺层面钻孔取样。取样时,应由专人做岩样编号与记录工作。描述样品的特征,包括层理、节理、裂隙、破碎程度等,记录取样地点、取样日期、取样方法等内容。取样时应确保表面风化层完整。用于测试岩石力学性能新鲜岩样,每组样品应不少于3件,各分析实验应一样多用,避免重复取样。取出岩芯样如断裂,应按从外到内顺序摆放、编号,标明取样方向。7. 2风化岩样取样方法及要求取样前,应根据沉积环境、地层、岩性等对文物载体岩层进行精确划分,系统确定代表不同岩层、不同风化类型的表面风化岩样的取样位置。对于粉状剥落与表面盐害样品,宜用软鬃毛刷刷至洁净滤纸上,再移至试样盒或试管内;对于片状剥落与空鼓剥离病害样品,宜在片状剥落与空

8、鼓剥离裂隙边缘,以锻子轻夹取薄层剥落物,移至取样容器内。采集一定深度的风化岩样,可采用微型钻孔取样的方法。样品采集后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塑料袋或铝盒封存,胶带封口,以防水汽进入,并防止结构破坏,置阴凉干燥处存放。封口处应标明取样地点、时间、风化类型、母岩名称、层位、深度及取样人姓名。实验应在30天内完成。7. 3水样取样方法及要求根据环境中水对文物的危害类型,影响砂岩质文物风化的水可分为地下水、面流水、渗水。文物区地下水样品一般通过钻孔采集。从钻孔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以保证所取水样能代表文物区地下水。面流水和渗水为动水,往往从文物区高处往低处流动。可在低处安放集水器取样。检测水中氯离子

9、、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稳定性组分,应用玻璃或聚乙烯塑料瓶取水样1.0-20升,尽快送到实验室,不得超过10天。测定铁离子的水样,宜用玻璃或聚乙烯塑料瓶取水样250亳升,加硫酸(1:1)2.5毫升,硫酸钱0.5克,样品允许存放时间不得超过30天。测定水样中侵蚀性二氧化碳,应在取简分析或全分析样品的同时,另取一瓶250毫升的水样,加入2克经过纯制的碳酸钙粉末,瓶内应留有10-20毫升容积的空间,密封送检。7.4生物取样方法及要求采集附于砂岩文物表面的苔碎、地衣及微生物。7.4.1苔薛、地衣取样方法及要求取样时间应选在苔葬、地衣生长繁殖旺

10、盛的晚春或夏天。对于叶状和枝状苔葬及地衣,宜使用采集刀或采集铲,沿着与岩体相连的地衣体和苔葬个体底部,将其整体取下。对于壳状地衣,因不能连同基岩整体采集,但为了准确鉴定,宜在周边环境采集与其相同的种类的地衣,连同基岩,用锤子和凿子一起敲下带回实验室分析。所采集样品均需置于牛皮纸材质的采集袋中,并标明样品信息,在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7.4.2微生物取样方法及要求取样前应选用酒精等具抑菌功能的药剂擦洗工具,也可采用沸水蒸煮等现场易于实施的消毒方式进行消毒处理。用镣子等取样工具将微生物样收集到无菌滤纸、玻璃片或试管内,然后用无菌塞子或胶条密封。对于开展长期监测的砂岩质文物,如果未出现明显菌害,当设计合理的监测点,以全面揭示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变化情况,应考虑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进行取样。对于表面呈粉状脱落的砂岩质文物,可用接种针、牙签、刻刀、手术刀等直接刮取。对于表面严重酥粉或片状剥落的砂岩质文物,可用浸蒸储水的棉签轻轻地在表面滚动,粘取样品。8取样后续工作试样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试样受损。采集样品应尽快移交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并进行登记、验收、妥善保存。实验单位制备试件剩余的样品,应自实验结果提交委托单位之日起K)天内移交委托单位入库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