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经济思想培训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经济思想培训讲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经济思想培训讲稿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紧迫任务,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发展大势基础上,围绕解决好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党的*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新发展理念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行动指南。*阐述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
2、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发展作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第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推动各方面均衡协调发展。第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
3、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第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对外贸易布局、对外投资布局,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第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新
4、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必须坚持共享理念,推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坚持在发展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第六,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要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一,新发展理念是*经济思想的理论精髓。它系统考量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
5、、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构成*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精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其二,新发展理念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发展导向的一场革命。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首次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6、增加了“理念”这一层次的范畴,从而改变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过去不涉及理念层面问题的状况,将催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体系的创新和重构。其三,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它针对我国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发展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综合考量并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发展新优势的基本遵循,必须统一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其四,新发展理念是科学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奇迹的新的理论因子。新发展理念不仅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同时也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对其作出学理阐释的重大任务,从而为
7、科学解码中国发展奇迹注入了新的理论因子。由此,将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张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二、“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资源配置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接力探索。党的*届三中全会首次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由党的十四大以来“基础性作用”的定性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二*深入阐述了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多次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个定位,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阐述资源配置的主要观点包括:第
8、一,确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义重大。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为进一步厘清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边界,让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9、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市场配置资源已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第四,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着力弥补市场失灵。同时,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而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
10、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两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使经济发展既有效率效益、又体现公平正义要求。第五,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任何想否定掉公有制经济或者非公有制经济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关于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深入阐明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
11、中国化的又一个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资源配置论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其一,恢复了市场经济的本来面目。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明确为“决定性”,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再认识的结果,使市场经济的本义得以归位,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二,明确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二者相互否定、相互割裂、相互取代,为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市场化改革,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撑,有利于优化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及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使市场、政府“两只手”的耦合效应最大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
12、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论面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中供需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创造性地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断,并多次加以阐述。,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J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成为我国解决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
13、经济工作的主线。*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论述的要义主要有:第一,关于背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J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等,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急需改善供给侧环境和机制,创造新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第二,关于方法。在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分析把握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找准供给市场定位,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
14、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政府要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规划、法治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第三,关于路径。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质量,“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整体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第四,关于总要求。即“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就是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完善统一开放、竞
15、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第五,关于目的。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破解供需结构性失衡突出矛盾,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述,针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新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在重视需求侧管理的同时,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管理,重点解决供求关系错配的矛盾,特别是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这既是关于供求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
16、大政策创新,成为*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创新点在于:其一,拓宽了传统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视野。首次把供给管理纳入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从而超越了西方经济学中一直侧重于需求管理和短期调控的宏观经济理论。其二,突破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理论。这一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从供给侧入手调节经济运行的先河,是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重大发展,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三,创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节方式。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意味着供给侧管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种常态化调节方式。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
17、结构性改革,更多采取改革的、市场的、法治的办法和手段,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改善供求关系适配度,促进宏观经济合理运行、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保护生产力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把握全球性生态危机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制约的突出矛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思想在继承发展我们党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回答了关于保护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生态文明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
18、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第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自身。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社会。第二,生态环境影响文明兴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否则,必然会对大自然造成破坏并最终伤及人类自身。历史地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人类文明。第三,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
19、。生态环境是绿色资源、自然资本,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第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是金钱不能代替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J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优先,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完全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第五,坚
20、持“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要加快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产业,推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坚决摒弃拼资源的粗放增长模式。第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各子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关于保护生产力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鲜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
21、论,从而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保护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对于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于保护生产力重要论述的主要理论贡献有:其一,拓展了生产要素范畴。第一次明确大自然的社会属性和资本属性,从而将生态要素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澄清了过去对生产力囿于是“人对自然的关系”而否认“自然对人类关系”的错误认识,使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提出准备了思想基础。其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首次提出并初步回答了保护生产力的重大命题,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22、,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完整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独创性贡献。其三,拓展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保护生产力命题的提出,赋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新的任务,即不仅研究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问题,还要研究生产力的保护问题,不仅要研究生态生产力的保护问题,还要研究社会生产力的保护问题。这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框架内容发生重大变革,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高度。五、“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论* 在继承我们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基础上,就实现共同富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23、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在党的*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党的*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何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构成*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点主要有:创造性地提出共享发展理念、精准脱贫方
24、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论创新推进了我们党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我国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实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方案。* 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第一,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
25、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J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二,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以发展为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要靠发展。只有以生产力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才可能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J第三,首次为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设计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更
26、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第四,丰富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民生活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到生态的等各方面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发展过程,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第五,强化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从而深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夯实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第六,明晰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和政策措施。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努力把“蛋糕”分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展示出来。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增加人民发展能力,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