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9236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行星地球:2014-2023(全国通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与题02行晏地球考点01宇宙中的地球(2023浙江卷)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篮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面小题。1 .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AgB.C.D.2 .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A.15oW.165oEB.105oW.75oEC.165E15oWD.75oE105oW【答案】1.B2.A【解析】L农历上半月的月相黄昏日落后可见,月面朝西,CD错误

2、,2021年2月190,太阳直射南半球,日落西南,太阳高度角小(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O),B正确,A错误。故选B,2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在105oW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说明105。W地方时为24时(0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18时,与105。W相差90。(6*15)、270。(18*15),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分别向东90。、270。,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15。/、165E,A正确,BCD错误。故选A。3 .(2022上海卷)农历三月二十七产生了“金星合月,此时金星和月球距离最近。此日金星能够被人观测到的时间和位置

3、是()A.清晨的东方B.清晨的西方C.黄昏的东方D.黄昏的西方【答案】A【详解】农历三月二十七,月相接近残月,残月凌晨升起,在东天空,金星与月球离得最近,二者时间位置也相近,此时月球和金星位于清晨东边天空,A正确,BCD错。故选A。(2020浙江卷)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 .若h为11。,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A.18oB.23.5C.29oD.34.55 .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

4、则第二天正午三大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可能是()C.太阳O r.水星月球【答案】4.C5.D【解析】4.甲地夏至日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均大于0,说明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出现极昼。设甲地的纬度为Xo,则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o-23.5),子夜的太阳高度h=90-(90。*+90。-23.5。),H-h=ll可知o=84.5,代入H=90-(Xo-23.5)公式,可得H=29,C正确。故选C。6 .在此天象观测中,太阳的位置相对不动,地球不断在自西向东自转,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自西向东经过太阳表面,月球比水星经过日面的时间短,说明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第二天正午时

5、,月球应位于太阳东面较远距离。水星与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水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短于地球,从地球上来看,水星经过日面时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第二天正午水星应该位于图中太阳西侧,因此与D图表示的位置相似,D符合题意,排除ABCC故选D。(2019浙江卷)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列各题。图26 .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A.B.C.7 .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D.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D.水

6、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答案】6.B7.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月球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地球运动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体难度较大。7 .读图可知,图2中金星、木星及火星均出现在夜空,说明此时为月球的夜晚,且金星位于西方的月平线上,说明此时为傍晚时分。图中处月球远离地球一侧为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火星及金星等行星不会有如此明亮,A错。此时金星位于西侧地平线上,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刻,位置远离地球的一侧此时随着月球公转将进入黑夜,为日落时刻,B对。位置为夜晚,金星不会出现在夜空,C错。为日出时刻,此时金星应位于东方天空,D错。故选B。8 .恒星光线为平行光,地球不会遮住银河系的光芒,A错。流星是彗星与大气摩

7、擦产生的发光现象,月球没有大气,不会有流星现象,B错。由于月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太阳也是东升西落的,C错。嫦娥四号位于月背,有可能看到水星与金星和太阳会同时在出现在星空中,D对。故选D。(2019浙江卷)左图为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某学生当日看到的局部星空。完成下列问题。凳3上?月球8.该时刻肉眼在()A.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见月球C.火星上可见地球遮住月球月球r火星B.月球上可见火星嵌在日面D.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9.该学生面朝月球站立,其左侧为正东,此时为()A.清晨B.正午C.黄昏D.子夜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答案】8.D9.D【分析】该组试题以太阳系局部图

8、和星空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等知识,试题难度适中。8 .从左图可以看出,此时月球暗面正对火星,因此在火星天空中不能看见月球,A错误。火星和太阳位于月球的两侧,在月球上不能看到火星嵌在日面,B错误。地球、月球均为喑面正对火星,因此在火星上看不到地球和月球,C错误。火星亮面正对月球暗面,因此在月球暗面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D正确。9 .该学生面朝月球站立,其左侧为正东,说明此时月球位于正南天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地球上刚好能看到月球的完整的昼半球,即满月。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地球两侧,二者此升彼落,当月球位于正南天空时,正值0:00时分,即子夜,故选D。(2018浙江卷)2018年2月8日

9、,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10 .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11 .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土发amjjiE,:*ZZ_【答案】10.C11.A【解析】10.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选C项。11 .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

10、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选A项。(2018浙江卷)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太阳OWw 、 12 .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A.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13.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B.C

11、.D.【答案】12.A13.D【解析】12.火星上大气稀薄,能见度很高,夜晚可以观察到银河系,A正确;水星位于火星内侧离太阳最近的轨道运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运行轨道与其外侧木星运行轨道之间,水星远离小行星带,故不可能看到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B错误;土星在火星外侧轨道运行,二者相距较远,故土星不可能遮住火星的卫星,C错误;因地球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公转轨道之内,尽管夜晚可以短暂观察到地球,但由于地球体积较小,只能观察到地球较为明亮的光点,而不可能是圆圆的球体,D错误。故选A。13 .因为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大气逆辐射弱,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导致气温较低

12、。因此正确,故选D。(2016上海卷)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a.一甲一一、/&Q/乙、14 .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A.满月B.上弦月C.新月D.下弦月15 .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答案】14.D15.A【解析】1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正值月到中天,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据所学可知,满月与太阳此升彼落,月到中天半夜,A错误;上弦月正午月出,月到中天在黄昏,B错误;新月与太阳同升同落,中午时到中天,看不到月亮,C错误;下弦月半夜月出,清

13、晨日到中天,故D正确。故选D。15.清晨6点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此时在地球上是看不见月球的是朔月;月球处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此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可能发生日食现象;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0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2022上海卷风光电互补是我国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战略,该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分别是()A.冬春,秋季B.夏秋,春季C.夏秋,冬季D.冬春,夏季【答案】D【详解】西北地区冬春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冬季风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西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昼长

14、较长,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太阳能资源丰富;综合上述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2 .(2022上海卷)我国发射的“夸父号太阳探测卫星,能抵近观测到光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分别是()A.日珥和耀斑B.太阳黑子和耀斑C.日珥和太阳风D,太阳黑子和太阳风【答案】B【详解】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H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是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故夸父号太阳探测卫星,能抵近观测到光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分别是太阳黑子和耀斑,B正确;日珥和耀斑都发生在色球层,A错误:H珥和太阳风分别位于色球层、日冕层,C错误:太阳黑子和太阳风分别位于光球层、H冕层,D

15、错误。故选B。(2020北京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辐射量高812162024北京时间3 .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C.C.松嫩平原D.D.钓鱼岛A.B94 .该地最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河西走廊【答案】3.C4.B【分析】3.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H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H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H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曲线中,只有曲线满足该条件,故选Co4 .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

16、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E105卡,AC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0E120。E之间),B正确,故选B。5 .(2022福建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为了提高贵州省高原峡谷喀斯特地貌区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下图),新增了带有出水孔的反射镜面面板、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等。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新增设计,分析其如何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答案】地处贵州省高原峡谷,日照时间较短,旦阴雨天气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该热水器反射镜面

17、面板使太阳能集热管背光一侧获得更多太阳辐射,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喀斯特地貌区地面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该热水器反射镜面面板有出水孔,通过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接收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本大题以新型太阳能热水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详解】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新增设计,着重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太阳辐射和新设计有何作用。

18、由材料可知,试验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贵州省高原峡谷,虽然纬度较低,但是由于地形落差大,山高谷深,日照时间较短,且西南山区阴雨天气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较少。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虽然降水条件较丰富,但是地面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使得地表水存续较少,可利用水资源并不充足。同时,由图可得,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新增设计有:反射镜面面板、反射镜面面板有出水孔、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四个部件,作用于太阳辐射和大气降水两方面。反射镜面面板通过将缝隙处漏下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阳能集热管,使太阳能集热管背光一侧获得更多太阳辐射,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反射镜面面板有出水孔,通过雨水接水板和集水管接收雨水,充分利用屋顶空

19、间,将大气降水储存起来,供日常生活生产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考点03地球历史1. (2022北京卷)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图中()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答案】C【详解】从生物多样性来看,奥陶纪比寒武纪生物物种更加丰富,A选项错误。从所学知识可知,侏罗纪是大型爬行类生物恐龙所在的时代,并非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选项错误。从图中资料可以看到第3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其地表温度相较之前有很大上升,故第3次物种大灭绝可能与地表升温有关,C选项正确。生物的演化其

20、影响因素较多,其形成过程较为复杂,D选项错误。故选C。2. (2023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错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转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铸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犷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错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厂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性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35o40o15o20o图例y河流Effl新生代沉积岩M中生代沉积岩缓中生代变质岩I太古宙侵入岩Q其它(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

21、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含错重砂矿物厂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根据材料,简述我国借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答案】丙地。丙地有太古宙侵入岩(火成岩),太占宙属前寒武纪,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临近河流。(2)13月为当地雨季,成矿物质的来源地侵蚀作用强,河流对重砂搬运能力强,含错重砂矿物多;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波浪向岸搬运能力强,含错重砂矿物容易被搬运至高潮线以上。国内供应能力低:对外依赖程度高;全球钻资源被国外供应商垄断;进口来源集中。【分析】本题以错资源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形成、流水作用、资源安全等方面内容,主要考

22、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利用材料信息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这一关键信息,排除乙(中生代变质岩)、T(中生代沉积岩);图中显示,采矿区位于沿海,应远离成矿物质的来源地,表明需要外力侵蚀搬运沉积才能形成采矿区的钻砂矿,与甲相比,丙地临近河流,有河流与采矿区相连,具有流水侵蚀搬运沉积的可能性,因此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2)材料信息表明,含错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说明钻砂矿主要直接由海水沉积作用富集形成,一般高潮线以下是海水运动(波浪等)最频繁的地带,含错重砂矿物VS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表明

23、此时海水运动(波浪等)频繁越过高潮线之上,应是飕风(旋风)、风暴潮多发,大的波浪越过高潮线向上搬运含错重砂矿物,并在之上沉积;同时,当地位于南半球1020。之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月为当地的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对成矿物质的侵蚀作用和砂搬运作用强,使得进入沿岸海水的含锚重砂矿物多,容易被波浪带入高潮线之上沉积。(3)注意审题:简述我国错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回答是应注重“供应”安全问题。材料信息表明,错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因此国内错资源储量、产量应都不高,应以进口为主,因此“国内供应能力低:对外依赖程度高”;而错资源的开发和供应主要把持在发达国家少数供应商手中,垄断性强,我国进口的来源集中,从而构成严重的供应安全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