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4353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标准农田建设心得体会发言高标准农田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国家标准实施的重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高”在哪?一是农田质量高。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措施,农田平均耕地质量可提高约1个等级,保土保肥保水能力显著增强。二是产出能力高。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达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三是资源利用效率高。促进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显著提升水、肥、药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成效明显。但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工程质量差、建而不用、建设占用、损毁摞荒等苗头性问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事办实,一是要防止不顾

2、客观实际大干快上。比如,在无水利灌溉条件的山区建设高用水的稻田,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山坡建梯田梯地等都违背了客观条件,不值得提倡。二是要防止不讲质量只图面子好看。比如,田坎、护坡衬砌质量不过关,只做外面好看的“表面光”梯田,大雨一来垮一片,这种建设要不得。三是要防止建了新田损了好地。要坚决杜绝把耕种状态好的梯田“标准化重建“、良田加新土变瘦田等现象。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设布局上要突出重点。各地建设要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相结合,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在建设内容上要综合配套。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科

3、技服务、管护利用等协同发力,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在建设措施上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耕地质量问题、农田设施短板和农业生产主要障碍因素,分区分类施策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需制定完善的建后管护制度,指导各地落实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等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机制,真正做到“良田粮用、粮田良用“,实现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用好”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发改、国土、农业、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对项目建设内容、标准、投入要求有一定的差

4、别,必须集中整合和统一规划,否则难以形成建设的合力。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机制,加强资金保障和人员力量配备,抓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修编,全面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措施,结合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任务完成、资金投入、建后管护等内容开展综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多管齐下、多力齐发,又好又快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高产、优质、局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国家全面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生产走向绿色

5、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也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粮食产出率,转变为强调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的协同提高,通过发展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切实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以保持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高质量农业是粮食安全的保障,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抗灾能力,确保任何时候产得出、供得上,从而牢牢稳住粮食安全的基本盘。因此,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发展高质量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实现生产方式的“变绿”“变优”,让农民从土地上看到效益,就能促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