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4409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体化模块机房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本次为新建机房面积约50平方米。二、方案规划设计为了减少机房改造的工程量,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结合目前机房现状,本方案建议采用“智能”密闭机柜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设计,采用列间空调制冷,封闭冷热通道的形式,制冷优化,高效节能;模块设计,占地面积小;机柜封闭,安全可靠。智能架构:采用机架式UPS+列间空调+冷热通道封闭。“智能”正面图“智能”气流分布组织图三、关键产品选型3.1、 UPS机房配置1台KELONG20KVA机架式UPS,可放在机柜内部。电池配置1组16节IooAH蓄电池,单机满载后备时间为30分钟,配合博微机架式电池箱使用,UPS主机+电池均放

2、置在机柜内。(20KVA满载延时30分钟,电池可放在服务器机柜,如要延时1个小时以上建议电池独立摆放)。3.2、 列间空调本次机房按照B级标准设计。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对中心机房温度、湿度以及洁净度技术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计算机开机时机房的室内温湿度:3.3、 总热负荷的计算本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热负荷。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按经验进行测算

3、。针对本项目,核心机房我们按照每台机柜3KW的设备容量进行计算:设备需要制冷量QL机柜设备容量(KW)Xo.8房间需要制冷量Q2:主机房面积X(0.120.18KWm2之间)机房需要总冷量:设备需要制冷量Ql+房间需要制冷量Q2综合以上数据,考虑该模块化后期的设备扩展,建议本次模块化机房的精密空调配置采用1台8.5KW制冷量。3.4、 方案配置清单四、“智能”微模块解决方案特点及优势说明4.1、 微模块解决方案特点说明:端到端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完整的供配电、制冷、机柜、监控产品,各组件之间无缝集成,确保了解决方案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能效;(2)快速部署IT资源以支撑业务快速的发展一无

4、需建设机房,快速部署。工厂预集成,在供应链环节对机柜、UPS、配线、监控、制冷设备进行了预安装,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现场的硬件安装时间,提升部署速度,降低交付难度;(3)智能管理,维护简单,减少技术人力的投入一无人值守,实现365天7X24小时统一以及智能人性化管理,快速故障定位和问题处理;全封闭设计,节能运行与传统机房方案比较,因空调采用靠近热源冷却方案,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噪声低全封闭设计,选用低噪音EC风机机组噪声低,可放置办公区;本次配置(2个12.5KW变频列间空调+8个机柜)“智能”模块采用水平送风,内部气流组织均匀,机柜内部上下温度均匀,无局部凝露的风险,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

5、4.2、 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建设效益分析:模块化机房集防尘、节能、省空间、减噪、屏蔽电磁辐射、人工智能等优点于一体,是二级分行设备间替代与改造的首选。模块化机房是基于节能、经济、实用的理念而设计。众所周知,机房制冷系统耗电量是很大的支出,模块化机房为贵行大大减少机房制冷用电负荷,是模块化机房绿色节能的体现。模块化机房具有自动控温控湿、智能监控管理和自动保护等功能,能够实现无人值守,从而不需要专职IT人员进行对机房维护,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模块化机房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办公空间;还能够降低噪声、防电磁辐射,因此空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减少了办公空间租用成本。模块化机房相比现有传统机房,可以延长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提高信息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从而减少了网络设备更新和维修成本;相比传统机房,模块化机房只需要简单机房装修;对消防系统和防雷系统的要求远低于传统机房,监控系统和UPS系统,节省一次性固定成本的投入。技术解决方案方面对比(模块化机房与传统机房对比)4.3.制冷系统优势介绍“智能”列间空调与普通机柜式下送风空调对比单个机柜下送风立面示意图多个机柜组合下送风立面示意图单个机柜空调下送上回风方式或多机柜组合下送风后回风方式此两种方案适合单个机柜内送风,如果是多个机柜组合并排,则导致气流送风不均匀,回风效果不佳,使系统最终制冷效率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