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4505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CS93.16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TXXX-20XX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标准StandardforinteIIigentconstructionofwaternetworkprojects(征求意见稿)20XX-XX -XX 实施20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刖百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参照SL1-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总体框架的界定;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所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的应用要求,包括施工生产要素、智能化建造技术及工程建设管理智

2、能化的要求;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所需的网络安全与保障体系的要求;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共建共享的管理要求;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工程的验收与交付的要求。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信息中心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本标准出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体例格式审查人: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

3、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010-63204533:电子邮箱:bzh),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1总则12术语33基本规定54总体框架64.1一般规定64.2主要内容65信息化基础设施85.1 一般规定85.2 监测感知85.3 通信传输85.4 信息基础环境95.5 工程数据底板105.6 模拟仿真引擎126施工生产要素136.1 一般规定136.2 施工人员管理136.3 施工机械管理136.4 物料管理136.5 施工技术管理146.6 施工环境管理146.7 检验检测管理147智能化建造技术167.1 一般规定167.2 常用智能建造技术167.3 施工组织177.4 土石坝施

4、工177.5 混凝土坝施工187.6 地下工程施工197.7 高边坡与深基坑施工197.8 机电工程施工208工程建设管理218.1 一般规定218.2 质量管理218.3 进度管理218.4 HSE管理228.5 合同管理228.6 投资管理238.7 设计管理238.8 技术管理248.9 征地移民管理249网络安全与保障体系269.1 一般规定269.2 数据安全269.3 网络安全279.4 运营安全289.5 组织及人员保障措施299.6 技术及制度保障措施2910共建共享3010.1一般规定3010.2 共建管理3010.3 共享管理3111验收与交付3211.1 一般规定3211

5、.2 分部工程验收3211.3 单位工程验收3311.4 合同完工验收3411.5 专项验收3611.6 竣工验收37附录A工程数据底板地理空间数据指标表401.0.1为提升国家水网建设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更好的引导和规范“纲、目、结”等各级别水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可靠,建设与新型基础设施相融合的国家水网工程,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骨干网及省级水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市级、县级水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可参照执行。1.0.3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标准: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25529-20

6、10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5058-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SL430-2017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86-2011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74-2012水利统计主要指标分类及编码SL620-2013水利统计基础数据采集技术规范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725-2016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729-2016水利空间要素数据字典SL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588-2013水利信息

7、化项目验收规范SLZT213-2020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T427-2021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LZT701-2021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总则SLZT782-2019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SLZT801-2020水利一张图空间信息服务规范SLZT6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ZT80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施工规范SL/T803-2020水利网络安全保护技术规范SL/T809-2021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T812.1-2021水利监测数据传输规约1.0.4国家水网工程的智能化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8、关标准的相关规定。2.O.1国家水网nationalwaternetwork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国家水网分为国家骨干网、省级水网、市级水网和县级水网。2.0.2国家水网工程projectsofnationalwaternetwork国家水网工程以自然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纲,以河湖连通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为目;以调蓄水利枢纽工程为结。通过建立水网工程感知、控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构筑水网工程一体化调度指挥体系,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防洪减灾、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水生态环境

9、的目的。2.0.3数字挛生水网digitaltwinofwaternetwork数字挛生水网是以物理水网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水网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网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对物理水网的实时监控、联合调度、风险防范的新型基础设施。2.0.4数字挛生工程digitaltwinofwaterconservancyengineering以物理水利工程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水利工程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利工程同步仿真运行、

10、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对物理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优化调度的新型基础设施。2.0.5工程数据底板engineeringdatabase由基础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监测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外部共享数据等构成的数字挛生水利工程算据基础。按照地理空间数据精度和建设范围,数据底板划分为LI、L2、L3级。2.0.6模拟仿真引擎simulationengine以数据底板为基础,提供场景管理、模型调用、仿真分析、可视化渲染处理等服务,实现物理工程的同步直观表达、工程建设运行全过程高保真模拟,支撑数字挛生体与物理体交互分析的软件引擎。2.0.7智慧工地smartconstructionsite建立在

11、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对人和物全面感知、施工技术全面智能化、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的建筑施工项目的实施模式。2.0.8智能建造技术intelligentconstructiontechnology充分运用BIM、GIS.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融合先进的工程建造技术,通过自动感知、智能诊断、协同互动、主动学习和智能决策等手段,实现建设过程中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3基本规定3.0.1应遵循智慧水利总体框架,加强与数字挛生水网工程的统筹建设,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施设备的永临结合,充分共享已建数字挛生流域

12、、数字挛生水网和数字字生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果,宜与数字挛生平台实现数据、模型、知识的全量继承。3.0.2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宜在勘察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的基础上开展,在工程施工准备期结束前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3.0.3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方案宜单独编制、单独招标。针对重大水网工程,应对方案进行专项审查,并在施工准备期间提前招标、提前建设。3.0.4应遵循效益与投资平衡的原则,确保智能化建设内容与水网工程投资规模、重要程度、基础设施现状、地区发展规划相协,调,合理控制智能化建设中非永久项目的投资占比。3.0.5信息化基础设施应采用自主可控的技术、产品和服务。3.0.6智能化建造应采用统一的技

13、术框架,并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效衔接,实现数据的统一收集、处理。对于需要特定实现方式的智能建造应用,宜根据需要引入物联网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后,再纳入工程数据底板管理。3. 0.7智能化建设项目的成果验收应在主体工程施工前完成。4总体框架4.1一般规定4 .1.1总体框架应满足“总体安全、实用先进、需求牵引、赋能增效”的要求,并与工程的重要程度、需求复杂度、建设投入、地区发展情况进行匹配。5 .1.2总体框架中的各类体系应与建设单位已有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进行有效衔接。6 .1.3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应与建设前后的自然河湖水系、水网工程及其管理和影响范围等物理水网要素相匹配。7 .

14、1.4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应包含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系、保障体系及典型应用。8 .1.5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应用宜包括施工生产要素智能化、工程建设管理智能化及智能化建造等。9 .1.6网络安全体系和保障体系作为维护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成果持续运行的基础,应贯穿整个智能化建设的设计、实施及运行全生命周期。4.2主要内容4. 2.1信息化基础设施应包含监测感知体系、通信网络建设、信息基础环境、工程数据底板及模拟仿真引擎。4. 2.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满足国家水网工程数据的“采、存、管、用”需要,并为网络安全体系、典型应用提供基础的软硬件保障。4. 2.3典型应用应满足国家水网工程建设

15、全过程在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过程管控。针对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开挖、锚固与支护、疏浚与吹填等)、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等重大施工专项,对工程施工安全有强制性条文约束的施工活动,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各类检查与验收程序,应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下,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对施工生产要素、管理要素及专项施工技术的全面赋能升级。4. 2.4网络安全体系应包含数据机房、主机、网络设备等物理实体安全;数据的传输与存储,用户鉴权、应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数据脱敏等应用层安全;运行维护、反渗透、技术提升、应急处置等运营及组织保障安全。4. 2.5网络安全体系应满足国家水网工程建设过程智能化建设及运行的总

16、体安全需要,面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应用,提供涵盖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期智能化建设系统的开发、实施、运行等全生命周期的,物理、网络、数据、主机、应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4. 2.6保障体系应满足国家水网工程建设过程智能化建设、运行及维护所需的各类保障措施的落地,包括制度、组织、人员、技术方面的保障措施、体系建设等。4. 2.7智能化建设体系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为一级、二级、三级,具体分类标准如表4.2-1所小。表4.2-1智能化建设体系实施分级标准实施内容一级二级三级信息化基础设施监测感知:满足全域感知要求,具备充分数据共享能力;网络通信:具备网络备份能力:信息基础环境:信息化基础环

17、境完善,具有独立的建设指挥中心:工程数据底板:工区及影响区全覆盖,精度满足提高版要求,具备完善的数据治理及数据共享服务:模拟仿真引擎:以数字挛生技术为主,提供实时动态可视化数据更新、智慧化分析预测能力监测感知:满足典型应用要求,具备定数据共享能力:网络通信:工区业务外网覆盖,满足典型应用需要:信息基础环境:具有独立信息堪础环境:工程数据底板:主要工区及影响区覆盖,精度满足基础版要求,具备主要数据治理能力;模拟仿真引擎:以三维表达为主,提供主要业芬数据建模和分析能力监测感知:满足典型应用要求:网络通信:至少覆盖工程节点工区和典型应用区域;信息基础环境:以现有信息化环境升级为主;工程数据底板:典型

18、应用覆盖,精度满足基础版要求,具备主要数据的整合处理能力;模拟仿真引擎:以二维表达为主,提供三维可视化表达能力网络安全体系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三级评估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在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上有所创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三级评估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二级评估,具有基本密码保护能力保障体系具有完善的智能化建设保障体系,全面的组织、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人员、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有定的技术保障体系具有基本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制度典型应用施工生产要素:智慧工地全覆盖,有创新应用: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所需

19、全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四管三拄一协调”智能化;智能化建造:应用尽用,部分实现少人施工,持续建设典型应用创新施工生产要素:智慧工地主要工区覆盖;工程建设管理:除现场管理外,大部分实现自动化采集,初步实现“四管控一协调”智能化:智能化建造:在质应、安全重点区域典型应用施工生产要素:智慧工地部分应用:工程建设管理:减少人工采集,初步实现“三管两控”线上化;智能化建造:在典型工区上有应用5信息化基础设施5.1一般规定5. 1.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适度超前,满足典型应用与建设进度相匹配的需求。6. 1.2对于省级及以上国家水网工程,应至少满足4.2.7节中智能化建设体系实施二级及以上的相关要求。7.

20、 1.3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考虑永临结合,对于硬件设施的布设应充分考虑对施工的影响。8. 1.4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选型应充分考虑与数字挛生水网的衔接,应满足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地理空间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传递的要求。5.2监测感知5. 2.1应围绕“空、天、地、水”四个方面,结合水网工程智能化建设需求,优化确定感知范围、感知要素、感知频率等。5. 2.2应加强引水、输水、供水、配水工程等的监测感知。5. 2.3宜采用一体化感知模式,在传统监测方式的基础上提升设备多要素感知能力,实现感知设备的集约高效利用。5. 2.4新型水利监测感知手段宜包括卫星遥感、智能高清视频、雷

21、达、无人机、微机电系统、毫米波、光谱、无人船、地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5. 2.5感知监测站网设计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地基条件、工程运行、过流能力等要求,确定监测部位、监测项目、合理布置监测仪器,选定主要监测仪器及设备数量。5. 2.6监测站网的监测项目、监测断面以及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方法、精度要求、监测频次应按SL725执行。5. 2.7水量、水质等监测应参照SL430设计。5.3 通信传输5. 3.1通信传输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合理建设分区,分为业务网、工控网等不同网络;工控网宜分为实时控制区和过程监控区(非实时控制区),业务网宜分为信息管理区和互联网服务区。6. 3.2实时控制区用于部署

22、控制工程设备运行的系统、模块,PLC.SCADA.智能建造相关控制系统、智慧工地相关控制系统等应部署在该区域。7. 3.3过程监控区用于部署工控系统监测与管理系统、模块,运行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生产数据分析系统等应部署在该区域。8. 3.4信息管理区用于部署数字建管系统、数字质监系统、智能建造相关应用系统、智慧工地相关应用系统等。9. 3.5互联网服务区用于部署对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系统,提供数字建管、数字质监、智能建造、智慧工地相关互联网应用服务,应与信息管理区之间通过网络安全设备进行物理隔离。10. 3.6关键网络设备冗余工作,其关键部件可实现在线更换(热拨插),故障的恢复时间在秒级间隔内

23、完成。11. 3.7网络在设备、拓扑以及线路等方面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以保证7X24小时正常运行。12. 3.8网络应具备灵活的端口扩充能力,模块扩充能力,满足网络规模扩充;支持高速以太网络,在数据中心所在内部网络支持万兆网络传输。5.4 信息基础环境5. 4.1由远程集控、计算存储、应用支撑、调度指挥实体环境等组成。5. 4.2远程集控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建设远程集控系统,覆盖水网“纲、目、结”中控制设备设施,实现调度控制网络智能全覆盖。2宜选用支持水源供应、水源切换等远程控制的智能化设施设备,满足多水源供水系统的科学规范、精准高效等调度控制要求。3应加强远程集控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融合应

24、用,共享其他部门/行业现有视频监控资源。4为满足远程集控需要,应加快水网已建自动化控制设施升级改造。5应按照安全可靠的要求,加强远程集控系统安全性、可靠性。6. 4.3计算存储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充分共用数字挛生流域和数字挛生水利工程计算存储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建设云网融合、逻辑集中的计算存储环境,为数字挛生水网高保真模拟运行提供支撑。2计算存储主要包括通用计算与存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灾备系统等,并预留冗余发展空间。3通用计算与存储应满足基本应用的部署运行,宜采用云计算技术。4高性能计算环境应满足水网联合调度的大规模数值计算、大场景推演分析、多目标优化、多方案比选等需求。5人工智

25、能计算应根据数字享生水网的智能识别模型训练、知识学习推理等计算需求,配备必要的图形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等资源,具备Al训练、推理、智能分析和任务管理等能力。6灾备系统应根据数字挛生水网高可靠性要求,具备本地备份和异地灾备等功能,实现重要业务数据容灾、关键业务应用容灾。7宜按需部署“云、边、端”算力,以满足工程监测、智能安防等实时性高的应用需求。7. 4.4应用支撑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充分利用水利信息化应用支撑资源,配置必要的通用基础工具软件与运行环境,为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与典型应用等建设提供应用支撑。2应包括必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信息服务、BlM轻量化服务、

26、应用中间件、工作流引擎、门户、身份认证、报表管理等。5. 4.5调度指挥实体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水资源调度、防洪和办公等多级业务通讯需要,调度指挥实体环境应包括融合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集成显示系统、综合会商系统、联合值班环境等。2应聚焦水网统一调度和远程集控等需求,提供联合值班、综合展示、方案预演、会商研判、应急指挥等一体化功能。3应具备与水网工程管理单位和人员进行实时通讯的能力,满足重要决策研判、重大事件处置的研讨会商和调度指挥等需要。5.5工程数据底板5.5.1 工程数据底板由数据资源和数据引擎两部分组成。5. 5.2数据资源应包括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及

27、外部共享数据等。6. 5.3应共享水利部Ll级、流域管理机构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L2级数据底板基础上,充分利用工程设计阶段测绘、地质数据及工程设计施工图纸、BIM模型等资料,按照附录A的要求对相关数据资源进行补充、汇聚,建设工程L2级、L3级数据底板。7. 5.4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水网工程建设范围内流域、河流、水系、湖泊、山脉等自然对象,以及行政区域、道路桥梁、建构筑物、水利工程、监测站点等人工对象的基本属性,基础数据特征属性应按SL/T809的规定执行。5.5.5监测数据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期安全监测系统数据、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工程建设期设置的临时环境监测设施数据,以及水文站、气象站、环境监测站

28、、地震监测站等永久性设施共享的水文、气象、环境、地震等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的汇集应按SL486、SL620.SL651、SLzT427、SL782及SL/T812.1的规定执行。5.5.6业务管理数据主要包括水网工程建设产生的各类施工生产要素数据、智能建造数据及工程建设管理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Map,Do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SurfaceModelDSM)、数字线划图(DigitalLineGraphic,DLG)等地理信息系统(GlS)数据,倾斜摄影、激光点云

29、、水下多波束等空间影像数据,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UiIdingInformationModeLBlM)等数据。5.5.7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汇聚应根据工程建设区域类型分别提出对应的技术要求,具体区域范围参见表5.5T,具体技术要求、更新频次等参见附录A。表5.5-1数据底板地理空间数据区域类型划分表区域类型区域范围A类永久设施施工所需区域:工程主体设施设备、工程永久建构筑物及其施工永久占地范困B类非永久设施施工所需区域:工程临时设施、工程临时建构筑物及施工临时占地范困C类与工程有关的非占地区域:包括对外交通、周边环境等5.5.8地理空间数据应实现模型在工程约定精度下的轻量化,采取逐级加载服务,

30、保证可视化场景的运行速度和精确度的平衡。5.5.9外部共享数据主要包括各类共享的数字李生流域、数字挛生水网、数字挛生工程数据,以及气象、环境、社会舆情等各类跨部门共享的数据。5.5.10数据引擎宜分别针对实时数据和离线数据进行汇聚、治理、挖掘及服务设计,并根据应用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接口或服务。5.5.11数据引擎的技术方案应与工程建设数据采集量、典型应用类型相匹配,采取数据库、数据湖、数据池、数据仓库、湖仓一体化等不同形式实现。5.5.12数据引擎宜具有一定的深度学习、大数据治理等功能,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对数据加工实现自动优化,实现相关应用的持续改进。5.5.13数据底板应实现多维多时

31、空尺度数据的融合,提供统一的可视化场景要素,并在模拟仿真引擎中进行表达。5.6模拟仿真引擎5.6.1模拟仿真引擎主要功能为可视化场景配置、可视化模型管理及模拟仿真高保真可视化。5.6.2可视化场景主要包括有自然河湖水系、水网工程和地理背景等可视化模型通过组合重构实现。其中,自然河湖水系的建模对象应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网工程的建模对象应包括引调水工程、取水工程、输配水通道、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供水渠道、控制性调蓄工程等。1自然河湖水系可视化模型应支持在模拟仿真引擎中直观表达水位、流量、水质等动态监测信息,以及水流特性、泥沙运动等流场信息。2水网工程可视化模型应满足仿真模拟、综合展示、业务管

32、理等需要。3自然河湖水系、水网工程与地理背景等可视化模型应融合展示,直观表达水网“纲、目、结”关系。5. 6.3可视化场景配置宜通过对数据底板提供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构建,并根据典型应用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以满足各类应用的可视化表达需要。6. 6.4模拟仿真高保真可视化应具备基本的物理场碰撞、流体流态表达等功能,应实现针对特定场景的模拟仿真与结果可视化呈现,并提供虚拟建造、数据可视化、预演配置等服务,提供真实的空间渲染能力。6施工生产要素6.1 一般规定6.1.1 施工生产要素宜涵盖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条件和技术因素,重点关注“人、机、料、法、环、测”等关键要素。6.1.2 应利用智能监

33、测系统对施工生产要素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6.1.3 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宜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围绕施工现场作业与监管要求,开展信息技术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实现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智能高效运行。6.1.4 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内容宜进行专项调研、交底和培训。6.1.5 智能监测系统宜具备实时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服务、应用、分析决策功能。6.1.6 智能监测系统宜与其他管理系统实时交互和共享数据。6.1.7 智能监测系统宜利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收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6.2 施工人员管理6. 2.1应具备实名制管理、考勤管理

34、、门禁管理、薪资管理、培训教育功能,宜具备评价管理、人员定位等功能。7. 2.2应对人员基础信息、作业人员出勤率、用工数量、提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8. 2.3应具备在移动端、电脑端管理人员信息的功能。6.2.4宜选择人脸、虹膜、指纹等身份识别技术,实现人员信息的智能化采集。6.2.5数据采集设备应具备自动读取、识别、记录、连接远程数据库、实时上传数据等功能。6.3 施工机械管理6. 3.1施工机械管理对象应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盾构机等。7. 3.2施工机械信息数据应包括数量、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机械设备备案证明、进出场记录等,宜通过二维码、RFlD技术或访问其他管理系统采集。8. 3

35、.3施工机械管理宜按时间段对施工人员、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9. 3.4施工机械应根据需要,加装身份识别装置采集特种作业人员信息,传感设备监控记录其运行状态,以及声光报警、自动记录等功能。6.4 物料管理6. 4.1物料管理应包括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构件等,具备物料基本信息管理,以及入库、出库、跟踪、退场、库存管理等功能。7. 4.2物料管理信息采集设备应具备自动读取、识别、记录、连接远程数据库、实时上传数据等功能。8. 4.3装配式构件基本信息宜通过二维码、RFlD技术或访问其他管理系统采集。6.4.4物料基本信息应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数量以及生产单位、供应单位、进场日

36、期、复试结果等。6.4.5物料入库信息应包括入库时间、入库数量、库存总量、使用部位、收料人等。6.4.6物料出库信息应包括出库时间、出库数量、库存余量、使用部位、发料人、领料单位、领料人等。6.4.7物料跟踪信息应包括运输、存放信息等。6.4.8物料退场信息应包括退场原因、供应单位、退场时间、退场数量、退料人等。6.4.9物料管理数据信息应保存至工程竣工。6.5 施工技术管理6. 5.1宜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7. 5.2应利用BIM等数字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模拟。8. 5.3应利用智

37、能化技术对重难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9. 5.4应采用智能穿戴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等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智能化管理和监控。10. 5.5应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质量数据监控系统等技术,实现施工质量的智能化检测和管理。6.6 施工环境管理6. 6.1环境管理内容应包括扬尘、噪声、气象等,系统应具备对环境信息的监测、统计分析、提示功能。7. 6.2环境管理信息应包括PM2.5浓度、PMIO浓度、TSP浓度、噪声值、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8. 6.3当出现扬尘监测数据超标,噪声值超标,温度、湿度、风速超过规定值,应报警。9. 6.4宜按时间段对环境信息数据统计分析。10. 6.5环境信息数据宜保存

38、至工程竣工。6.7 检验检测管理6. 7.1应提前确定检验检测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6.7.2应指定检验检测的责任人。6.7.3应采用规定的检测工具,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6.7.4应规定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采取的措施。6.7.5应按要求保存检验检测记录。7智能化建造技术7.1 一般规定1 .1.1应综合考虑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智能化建造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降低建造成本,按需选择,分阶段建设。7 .1.2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建造技术按施工领域可分为施工组织、土石坝、混凝土

39、坝、地下工程、高边坡与深基坑、机电工程等,相关智能化建设设备宜包括安全监测传感器、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单元、智能施工机械及辅助设备等。7.2 常用智能建造技术1. 2.1常用的智能化建造技术包括智能碾压、智能温控、智能振捣、智能灌浆、智能化动态施工仿真、智能掘进、智能开挖、超前地质预报、智能通风、智能交通组织等。7. 2.2智能碾压应体现自主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技术特征,实现对碾压面的实时、连续质量控制,土石坝和碾压混凝土坝宜采用智能碾压技术。8. 2.3智能温控应部署相关温控信息实时采集设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信息以及原材料骨料温度、出机口温度、入仓温度、浇筑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通

40、水冷却过程、仓面温控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9. 2.4智能振捣应集振捣设备、物联网、振捣质量智能分析于一体,在远程终端实时监控振捣过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智能振捣技术。10. .5智能灌浆应遵循$17162和SL/T802相关技术要求,支持灌浆启动、升压、变浆、灌浆结束的自动化处理,以及对长时间灌浆不结束、有压力的大注入量、抬动等异常情况的报警和自动处理。11. 2.6智能化动态施工仿真应通过虚拟施工场景和模型,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活动,包括主体工程施工、设备运行、材料运输、人员操作等,以评估和优化施工计划、资源投入和施工方法。12. 2.7智能掘进应实现掘进机械的自动导航、自动

41、控制、精确定位和自动监测等操作,应实时采集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数据、位移数据等,用于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分析,协助施工人员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决策。13. 2.8智能开挖应实现开挖过程的监测、分析和控制,包括边坡监测预警、施工参数控制、开挖过程监控和开挖安全管理等。14. 2.9超前地质预报通过各种智能化地质勘察和监测手段,对隧道掘进面前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超前地质预报应包括: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5. 2.10智能通风应实现对水工建筑物、洞室及其他封闭空间的通风管理,实时对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和通风设施设备

42、的控制,实现空气温湿度控制、空气质量控制、能耗管理等。16. 2.11智能交通组织应实现施工厂区交通流量、信号、道路设施的监测、分析和控制,包括交通流量监测、信号控制、路况监测和事故预警处理等。7.3 施工组织7. 3.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利用智能化建造技术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组织和协调施工活动的一系列管理和组织工作。8. 3.2人员组织和管理应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需要,提前模拟、优化施工人员配置,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岗位,制定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9. 3.3设备和材料管理应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需要,提前模拟施工工法、施工时间、

43、设备和材料调度等情况,辅助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材料的持续供应。10. 3.4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应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提前模拟施工方案可行性和效果,辅助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时间、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内容。7.3.5应基于智能碾压、智能温控、智能振捣、智能灌浆等常用智能建造技术,制定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7.4土石坝施工7.4.1宜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视频监控、气象监测、射频技术等构建智能监控感知网络。7.4.2宜针对坝料生产对坝料掺和质量进行智能监控,实现掺砾土料均匀度与掺和比例有效控制。7.4.3宜对

44、坝料料源点、途径道路、卸料点位置进行全过程智能监控与调度。7.4.4宜采用堆石料坝外智能加水技术,实现堆石料坝外加水量的智能化分析与加水过程自动化控制,确保坝料含水率有效控制。7.4.5智能碾压技术应体现自主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技术特征,实现对碾压面的实时、连续的质量控制。1智能碾压作业应在项目实施开始时提出专项工艺要求,并应纳入项目整体施工实施方案。2智能碾压应对碾压轨迹、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施工参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预警反馈。3智能碾压应控制压实程度、压实稳定性和压实均匀性,对碾压面进行连续检测,确定常规检测点的位置。4智能碾压应收集包括填料数据、振动压实工艺参数和填筑体性能数

45、据在内的各类施工数据。5智能碾压质量报告应长期保存,并随工程验收移交业主和工程质量管理部门。6在有条件的环境或地区,可采用无人碾压机群协同作业,实现坝面无人碾压机群作业路径协同智能规划、智能避障、精准循迹等功能。7.5混凝土坝施工7. 5.1混凝土坝浇筑宜采用智能浇筑监控平台和智能浇筑设备装备。8. 5.2混凝土生产监控宜包含拌合楼数据实时接入、拌合楼卸料状态智能感知、拌和过程信息实时统计分析与反馈。9. 5.3混凝土水平运输监控宜包含坝料运输过程定位、基于通讯网络的数据高效传输、数据处理和管理、车辆调度信息精准推送、车辆跟踪和监控、监控终端报警等内容。10. 5.4混凝土垂直运输监控宜包含基

46、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缆机运输过程定位、基于通讯网络的数据高效传输、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缆机监控设备供能、基于数据接口的缆机施工数据实时获取、数据处理和管理、缆机调度精准推送和缆机运行监控和分析等内容。11. 5.5混凝土平仓过程监控宜包含基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平仓机作业过程监控、基于通讯网络的数据高效传输、数据处理和管理、调度信息精准推送等内容。12. 5.6混凝土智能振捣施工完成后,应提供振捣实施报告、振捣整体以及单元体的质量密实性分层与集成可视化效果云图簇、密实性量化统计与质量分级表述、缺陷过程记录与处理效果分析统计、整体质量评价结论,同时留存振捣质量信息,并随工程验收移交业主和工程质量管理部门。

47、13. 5.7混凝土温控宜采用智能化手段,从拌合、仓控、通水、保温等方面,控制每个环节的各个控温要素,使各个节点温度满足标准要求。14. .8应部署相关温控信息实时采集设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信息以及混凝土原材料骨料温度、浇筑信息、出机口温度、入仓温度、浇筑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通水冷却过程、仓面温控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15. 5.9智能温控技术宜对温度应力进行正反分析,对混凝土温控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对海量实测数据及分析成果中的超标量进行实时预警。7.5.10温控信息应长期保存,并随工程验收移交业主和工程质量管理部门。7.6 地下工程施工1. 6.1地下工程施工应根据项目需要,优先采用智能掘进、超前地质预报、智能通风等先进的智能建造技术。7.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