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49888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评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盐亭县八角镇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返岗实践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及市县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2、提高全校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操作的技能,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快学科教学及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全面提高我校的综合素质,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二、目标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深入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种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及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培训对象全校所有学科教师培训。四、培训实施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3、(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本次培训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培训方式。根据县进修校的统一安排,本次培训主要分为线上学习及线下实践应用相结合、培训机构评价及学校评价相结合,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应用活动,强化学用结合。五、实施步骤第一阶段:组织动员实施阶段(2016年10月-12月中旬)1、宣传动员,组织摸底,成立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机构。2、首批参培人员55人注册、登录,进行“签到”、诊断测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培训阶段1、组织首批参培55名学科教师参及网络研修。2、组织对全校学科教师

4、开展相应培训学习活动。请专家讲理论及实践结合培训骨干培训者包树林开展专项培训教师讲实践案例及收获。3、结合网络研修开展返岗应用和校内专项竞赛活动。4、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比赛活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完成参训教师学校考核和评价。2、完成上级相关工作总结。3、资料收集整理。六、保障措施组织保障。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梁琨副组长:黄凯成员:张元勇、何志远陶志勇学习保障。1、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

5、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及线上学习为主,本人空堂时可在各办公室或微机室无上课班级时进行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全校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2、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内部QQ群交流讨论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制度保障。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及教师职务评聘和年度考核、教研业绩考核等挂钩,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级通报影响学校考核的,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报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

6、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6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该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的

7、教育教学工作及学习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及准备、组织及管理、评估及诊断、学习及发展五个维度。通过诊断测评,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如下:能力自评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口,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课堂教学学习方式注: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红色区域代表不合格,黄色区域代表合格;绿色区域代表优秀。查看详细解释课程推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

8、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根据您的能力自评结果,推荐课程主题如下表,您在选课时可参考此表,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打印结果下载能力标准下载课程主题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后,您有哪些收获、意见或建议?非常期待您的反馈信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考评办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考评办法开安中学2016年10月28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考评办法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促进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并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制定我校教师信

9、息技术应用能力考评办法。二、考评原则坚持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学校配合的分工原则,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评。坚持二元考评。将培训机构测评结果、学校考评结果相结合,确保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三、测评内容1、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2、诊断测评主要以教师采用教育部提供的前测工具进行自我诊断,帮助教师找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短板,确定学习目标,为教师有效选学提供依据。3、培训测评重在衡量教师的参训成效。主要包括教师线上

10、课程学习成效、线下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质量等。四、测评方式1、诊断测评以教师在培训前由各培训机构采用教育部提供的前测工具进行自测为主。2、培训测评由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对教师学习成效和实践成果进行综合测评。3、要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践环节的测评工作。根据不同实践任务,采取现场听课、成果证明和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测评,要注意建立教师互评机制。五、测评实施1、要开好教师参训动员会,完善培训方案、优化课程资源,学校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校本研修。2、我校要结合培训实施过程,做好培训测评工作。培训机构要针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

11、训课程标准确定测评内容,包括教师线上课程学习成效、线下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等。线上课程学习成效测评主要从网络课程学习完成数量;网络在线学习、讨论时长;参及交流讨论发言发帖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进行,重在考查教师线上课程学习成效。要重点关注学员的课程学习、参及研讨以及作业的质量,弱化评论数的考核评价,引导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线下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测评主要从参及校本研修学时数量、校本主题研修活动数量、讨论交流及作品提交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重在考查教师线下课程学习成效。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是指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作品,如课件、微课、课例、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测评主要从成果的技术

12、水平、教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我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研修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两个方面进行测评,研修活动、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测评成绩原则上按1;1权重分配。得分在80-100分的,一般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一般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一般应为不合格等次。制定本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办法,依据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水平,以优秀、及格、不及格的确定评定等级。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学校要将评价结果及时通报给教师本人,要求教师马上进行补救。省工程办将利用省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培训机构给出的培训成绩单及测评等级、学校给出的评定等级

13、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打印证书。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重要条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六、测评管理我校成立能力提升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龙瑞江副组长:陈宏组员:吴国旭任二振邵继军张代军2016年10月28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员返岗应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员返岗应用评价1、课程学习及研讨交流收获:课程学习中,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真实的课堂实录、精彩纷呈的专家解读等,让学员感触最深,受益匪浅。首先让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

14、价及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及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及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真实的课堂实录让学员因学习中寻找着差距,实效问题的解决正是老师的内需,即时自主安排可以合理利用时间互动交流,资源共享达到更有效的进步。第三,网络研修学习就要结束了,利用繁琐的工作间隙,难得闲暇时光,临频学习着每一个块

15、,在班级论坛中交流互动。绕指轻敲写下了每日的学习困惑和感受。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观念的调整,专业的提升,更是增强了新课改探索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还会遇见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有了这次的国培学习,学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化解齐发下的困惑和烦恼,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所学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提高,实现高效课堂,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学生做的更好点。2、参及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收获:通过观看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沉没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及在线研讨和交流,学员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

16、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学员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3、参及研修活动的收获: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们能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参加网络研修之后,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一起进步的教学方式,一学期来效果很好。课堂上讲解一部分知识后,然后引导学生们如何交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然后将学生们分组学习、自主探究。学期结束后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评出优秀小组、最佳组合、最佳创新等项目

17、,并进行奖励。不但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更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老师展示,指导,其他学员的探讨,使学员们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而且师生平等,使我更星理解及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学员的计算机知识。通过学习学员们的最大收获是:一本次研修使学员更新了教学理念;二网络研修丰富了教学方法。5、教学行为的改进: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中,学员已具有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

18、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6、通过网络研修及返岗实践,实现了教师内在的升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消化前一阶段所学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技能,促进信息技术及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口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返岗实践学校评价:通过网络研修及返岗实践,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已具有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