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418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及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一、主要发展方向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继续以中医中药为主要手段,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更进一步完善胸痹、喘证、消渴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和规范,坚持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以突出中医优势为重点,建立重点病种的证治规律及疗效评价体系,形成中医特色鲜明的诊疗技术。二、主要目标1、优化胸痹、喘证、消渴三个病种诊断治疗方案,建立较为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完善三个病种诊疗中的中医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医疗效。2、挖掘筛选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临床验证,并进一步创新和提升,充分彰显中医的特色优势。3、强化临床,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医师三基

2、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总结整理有效经验。4、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后备学术带头人,加强专科骨干培养,壮大中医人才队伍,实现专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增加人员,加强人才梯度建设。三、预期进展1、建立临床疗效突出的中医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方法,建立重点病种的证治规律,发展中医老年病科的学术理论。2、促进临床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开发一批疗效突出的中药制剂,依靠专科的特色优势,形成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中医老年病科。3、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推动专科发展。四、关键指标值1、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建设期内专科投入100万元以上:到2013年,床位数达到35张,到201

3、4年增加至45张。2、增加中医服务项目,开设中医足浴、中药离子导入,进一步凸显中医特色。3、提高中医治疗率,重点病种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90%以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85%以上。4、增加消渴病的临床路径方案,使之有效服务患者。5、研制院内制剂。五、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1、优化本专科三个重点病种的治疗方案,掌握本专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2、加强信息化建设,增添必要的硬件与软件设备,专人管理,利用一切医学资源服务于专科建设,保证监测数据按时上传。3、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及激励机制,培养中医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专家带教、外出进修、在职读研、院内业务学习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

4、继续教育。强化中医经典著作、内科经典著作的学习,夯实中医基本功,提高专科的整体业务素质,为专科发展增添力量。建设周期内培养学术继承人1人,每年接收中医硕士以上研究生至少1人。4、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收集、整理、应用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方法和诊疗经验。5、提高科研学术能力科研:以临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建设期内争取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每年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篇以上。建设期内每年举办学术活动不少于3次。2.2重点专科年度工作计划2010年度

5、工作计划1、优化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对胸痹、喘证、消渴三个诊疗方窠进行优化,使方案切实可行,突出中医优势。2、完善科室基础管理,进一步加强科室人事、财务、业务质量管理、专业技术发展的引导和督促。3、加强人才培训及队伍建设,制订并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及激励机制,培养中医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梯队建设。4、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强化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夯实中医基本功,提高专科的整体业务素质。5、完善非药物疗法,并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经方汤剂向院内制剂的转化。6、开展整理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

6、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收集、整理、应用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方法和诊疗经验。7、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及最新技术发展、开拓视野。8、预期目标:(1)每年门诊量10000人次;(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人数400人次;(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80%,专科病房中医治疗率80%;(4)举办或参加学术活动6次,发表论文1篇。1、优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对胸痹、喘证、消渴三个诊疗方案进一步优化,发现特色病症中医治疗难点,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制定解决措施。2、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2011年科室把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需求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提高全科医生

7、医疗技术水平。在医疗工作上,通过科内举办专题讲座,主任查房,院内外专家会诊,病危讨论等形式,不断提高对各种危重疑难病的诊断治水平。充分发挥每位大夫的作用,要求各个大夫轮流进行有特色、有重点的专题讲座,不走过场,认真准备,内容涉及常见病、多发病、杂病科知识、危重症的抢救、学科新进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素质,掌握国际国内的先进理论及技术,使全科整体医疗水平得以提高。在护理工作上,树立新的护理理念,除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外,鼓励给与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从小事做起,如保持病房内温馨的气氛,禁止高声呼叫病人的名字,和病人说话必须请字当头等。以人为本,落实各项惠民服务3、完善非药物

8、疗法,研制中药散剂、丸剂,并进一步推广应用。4、进一步加强科室宣传,增加中医非药物疗法、特色病种和中医治未病宣传内容,在医院或社区开展中医治疗老年病科普讲座3次。5、预期目标:(1)每年门诊量15000人次;(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人数450人次,区域外人数争取达到32%;(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84%,专科病房中医治疗率85%;(4)申报省科研究课题1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1、优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使胸痹、喘证、消渴三个诊疗方案进-步优化,形成3套成熟经验。2、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根据科室发展需要,不断增添诊疗实验设备,如中心监护仪等。3、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利用会议、网络、

9、图书、专业杂志等资源针对建设思路逐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4、做好科室临床教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认真作好实习生、进修生、轮转生的带教、培训工作,今年申报厅级以上课题1-2项,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2篇。5、通过学习班在基层推广特色病症中医诊疗常规。6、通过院内宣传、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及咨询活动等方法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专科知名度。7、在医院或社区开展中医治疗老年病科普讲座6次。8、预期目标;(1)每年门诊量20000人次;(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人数600人次,区域外人数争取达到35%;(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86%,专科病房中医治疗率87%。1、优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进一步充实其中医特色疗法内容,积极参

10、与眩晕临床路径的实施。2、积极引进新技术项目:重点专科注重专科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引进临床新技术、诊疗新手段,努力申报新技术立项,为科研创造良好的基础平台。必要的、符合专科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与技术水平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针对重点专科的发展建设的需要,重点投入,确保专科诊治新技术和科研开展的设备更新和购置,使重点专科在医疗技术水平、科研学术水平,诊治设备和器械等方面达到省内外本专业重点专科同等水平,使其在本地区占有优势,在省内外的同类专科中形成自己特色。根据科室发展需要,增添辅助诊疗设备,如722动态血糖监测仪等。3、积极参与各种老年病的国内、省内会议,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

11、理,扩张知识面,并为临床更好服用。4、申报厅级以上课题1-2项,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2篇。5、积极派送本科室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等先进技术。6、每月在本院举行各种常见老年病防治的科普讲座。7、定期组织科内进行中医理论的学习,并通过视频网络对常见病的最新理念进行吸收消化。8、通过印发宣传册子及健康教育处方、院内宣传、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及咨询活动等方法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专科知名度。9、预期目标:(1)每年门诊量22000人次;(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人数720人次,区域外人数争取达到36%;(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87%,专科病房中医治疗率88.5%。1、优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进一

12、步充实其中医特色疗法内容,积极参与眩晕临床路径的实施。2、根据科室发展需要,增添辅助诊疗设备,如动态血压监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测仪器等。3、申报市级以上课题1项,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3篇。4、积极派送本科室人员外出进修老年病科先进技术。5、结合社区建档,慢病普查,加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制定宣讲教案,每月在本院举行各种老年常见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的科普讲座,以扩大群众对老年慢性病的认识。6、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及队伍建设,制订并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及激励机制,培养中医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梯队建设。7、继续开展整理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

13、发掘、整理与应用;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8、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及最新技术发展、开拓视野。9、通过印发宣传册子及健康教育处方、院内宣传、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及咨询活动等方法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专科知名度。10、预期目标:(1)每年门诊量23000人次;(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人数800人次,区域外人数争取达到37%;(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88%,专科病房中医治疗率90%。1、优化3个重点病种诊疗方案,进一步充实其中医特色疗法内容,积极参与眩晕临床路径的实施,增加消渴病(住院)临床路径并不断优化,使之更适合当地实际情况。2、积极选派本科室人员外出进修

14、老年病科、内分泌科先进技术。3、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及队伍建设,制订并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及激励机制,培养中医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梯队建设。4、继续加强对社区、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制定宣讲教案,每月在本院举行各种老年常见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的科普讲座,以扩大群众对老年慢性病的认识。5、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继续开展整理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6、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及最新技术发展、开拓视野。7、加强老年病、糖尿病中医护理方面的开展工作。8、通过印发宣传册子及健康教育处方、

15、院内宣传、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及咨询活动等方法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专科知名度。9、预期目标:(1)每年门诊量23500人次;(2)每年收治专科住院人数900人次,区域外人数争取达到38%;(3)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88.5%,专科病房中医治疗率90.6机(4)申报市级以上课题1项,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3篇。2、3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与方案(20102015年)为了更好的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重点专科中医建设与管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我们特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与方案:一、成立科室特色疗法外治组中医外治法:即是运用非口服药物的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

16、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医经过长期实践而发展建立起来的特色疗法。源远流长,方法众多,形式多样,运用针刺、艾灸、火罐、按摩、浴、蒸、涂等方式预防治疗疾病。我科病人多为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外治疗法往往能起到很好辅助的疗效。为了特色疗法更好的开展及服务于民,我科特设外治组,现外治组开展的疗法有:针刺、艾灸、火罐、穴位贴敷法、浴足、中医养生保健等,并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引进新的中医特色疗法如: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等:二、增添中医治疗专科设备我科现有医疗设备有TDP灯、电针仪、火罐、浴足桶、针灸针具等,但这些设备随着疗法的开展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因此,我科将

17、陆续购进适应本科室发展需要的专科设备。三、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了如下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科室学习中医计划、中医大讲堂、中医基础理论大比拼等措施保来保证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现科室中医人员占全部医生的100%,建立了中医学术带头人制度,确定赵青春主任医师为本科中医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学习中医药文化特色,多和临床相关科室协作,牢固树立将中医传承并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科室在内部装饰等环境形象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科室制定重点病种

18、诊疗方案,并定期优化整理,实施于日常工作中。四、提高中医服务能力措施1.中药占药品收入比:按照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认定办法要求中药占药品收入比为55%。严格执行本标准,每下降1%,扣除当月奖金总额的2%。2.中医治疗率:要求有适应症的住院病人每年中医治疗率2100%o每下降1%,扣除当月奖金总额的2%。3.中医诊断符合率:要求保持每年中医诊断符合率学90%。每下降1%,扣除当月奖金总额的0.5%。4.汤剂使用率:具备适应症的住院病人汤剂使用率要求保持每年290%,要求重点病种中医药治疗率达到100%o每下降现,扣除当月奖金总额的2%05.特色疗法使用率:具备适应症的住院病人特色疗法使用率保持每月230%。每下降1%,扣除当月奖金总额的4%。五、努力提高科研创新注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与应用,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科室制定协定处方的前提下,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争取为取得院内制剂”及申请中医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科室争取每年发表中医学术论文2篇以上,申报市级以上课题1项。六、学习提高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至外院参观学习先进中医诊疗技术,并结合本科室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优化后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