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531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多重耐药菌定义: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3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和报告要求。3.1临床科室3.1.1各科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患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通过医院感染监控软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若发现本病区有3例及以上同种病原菌且耐药谱相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应立即报告医院感

2、染管理科。3.1.2特别要加大对ICU、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监测及病原学送检工作。3.1.3临床科室内部报告及与其他科室之间报告要求。3.1.3.1科室人员接到微生物实验室多重耐药菌检出电话报告后,接电话者应立即反馈到管床医师,医师应下接触隔离”长期医嘱并在多重耐药监测登记本进行登记,同时报告科主任并通知本组医师、护士长或责任护士。3.1.3.1科主任、护士长应在早会上告知全科医护人员。3.1.3.2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负责对家属及陪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宣教。3.1.3.3护士长通知并指导病区保洁员做好环境及物品消毒及终末消毒。3.1.3.4患

3、者换床、转科、送医技科室辅助检查或需要手术治疗时应告知相关科室的接诊医师或护士,做好接触隔离及终末消毒。3.2检验科3.2.1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出多重耐药菌后,第一时间先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接电话者、报告时间;并通过网络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3.2.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3.3医院感染管理科3.3.1及时检查指导临床做好接触隔离工作,并收集汇总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每季度通过医院感染监控信息向临床科室反馈细菌耐药信息,更好指导抗菌药物使用。4.多重耐药菌感染

4、预防与控制的培训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培训,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记录详实。4.2各科室每年均应组织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4.3培训内容根据各科专业特点有不同侧重。4.4培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到各科室进行现场培训,制作课件进行集中培训,OA系统上挂课件各科下载自行学习,医院感染监控信息反馈内容等。4.5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科内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5.控制措施5.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

5、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患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内放置蓝色隔离标识;无陪护病区可在患者床旁另放置蓝色隔离标识。5.2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如VRE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专人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5.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5.4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5.5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

6、,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相应包装袋中。5.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5.7病房空气每日进行消毒,地面、物体表面应当每班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有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8临床科室应了解本科室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名称。根据细菌耐药性情况分析和耐药预警,指导抗菌药物使用,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5.9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感染患者或携带患者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肠球菌需连续2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6.各部门按照医院建立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机制以及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制度开展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