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048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数字化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领域诸多问题亟待破解,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从大规模标准化向大规模个性化转变,以数字化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数据驱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和人才培养高质量

2、发展,需从观念、技术和资源三个方面着力。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着力推动职业教育观念革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体现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共享、合作、个性化等特征,不断推动符合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认知观念、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变革,用数字化赋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迈进。一是推动数字化时代的认知观念变革。把握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塑造开放性的跨界融合思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轴心,结合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传统的认知界限,联通不同学科的知识,构建多元融合的学科思维模式。二是推动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观念变革。围绕数字重庆建设和33618

3、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紧贴数字产业需求,依托数字产业集群化设置与布局职业院校专业和专业群,如针对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和康养、家政等现代服务业设置不同的专业群,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耦合。三是推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观念变革。职教教师要主动适应和融入数字化变革趋势,更新教学观念,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如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强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功能开展差异化教学,运用云网一体化方案等,助推学生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着力深化职业教育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职业教育营造了新的发展环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合理改造和加工,使其成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

4、工具,以数字化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手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创新高水平的数字化教育工具。加快布局职业教育专网建设,推动5G、IPV6等网络技术落地应用,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教育技术的革新;加快推动建设智能交互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加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衔接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现迭代升级。二是创新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工具。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管理数据库等,实时跟踪监控管理进度,让学校实现对教育过程的高效管理;同时在吸引社会公众加入职教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管理主体、延伸管理内涵,使职业教育管理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三是创新高质的数字化评价工具。建立完

5、善的教育监督系统,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收集和分析职教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数据,剖析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提炼职教学生的数字化教学规律,开发高精度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评价工具,为学生提供精准高效的评价服务。着力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更新。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要紧跟技术和时代发展、紧贴社会和产业需求,以数字化全面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断更新优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一是推动线上数字化资源更新。打破传统职业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泛在及时的特点,开发新型线上学习工具更新学习资料,研发支持网络教研、专业教学的教学软件和应用工具,搭建线上职教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为职业教育提供广泛、多元的线上数字化学习资源。二是优化线下数字化资源供给。加快职业教育新基建建设,通过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通过搭建虚拟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等,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实训和教学难点,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优化学习生态,切实提高职教学生学习实效。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