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712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篇1: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心得上周四周五学的鸡兔同笼问题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这部分知识学生不太好理解,教材主要采用列表法,还有假设法和方程法等。一.列表法方法1:从有一只鸡开始一个一个的实验,把试得结果列成表格,让学生记录一下完成之后需要多少步。方法2:先分析在列表,提醒学生注意由于兔子有4条腿,那么如果计算结果现实总共的腿的条数太多的话,一定是兔子只数太多,要增加鸡的只数。如何增加?要让学生思考,因为有了第一种方法,不要一个个去试,而是按照510的数量级进行,试验过程中发现腿的条数比54还多很多,让学生增加鸡的只数。当进行到15的时候,结果发现

2、腿的条数变成了50,比54少了,说明兔子的数目应该在5和10之间。方法3.先假设在列表首先假设鸡和兔子的数目各占一半,列表,计算出腿的条数。从表中发现,腿有60条,多于5题目中的54条,应该减少兔子的数量,当数到7时发现正好合适。三种方法做完后,让学生比较那种方法计算量最少,自己做题时选择步喋少、计算量小的方法解答。二.假设法20个头一一20只动物(假设全是鸡)一一40条腿多出54-40=14条腿肯定是兔子的腿142=7只兔子这种方法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得到的是兔子只数。因为开始的时候已经假设这些动物全是鸡,我们也把兔子当成了2条腿的鸡,但兔子有4条腿,每只兔子少算了2条腿,那么多出的14条腿是

3、兔子的总共少的腿,一只兔子少算了2条腿,那么14条腿就是7只兔子少的,这样兔子为7只,鸡为20-7=13(只)三.方程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设其中一个动物数量为X,另一种动物就是(20-X)只。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解这样的.方程也是难点,需要移向。解:设兔子有X只,那么鸡有20-X只。4X+(20-X)X2=544x+40-2X=542x=54-40X=720-7=13(只)答:兔子有7只,鸡油13只。鸡兔同笼问题还有捆脚法和配组法等。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情境一一学生自主探索一一交流反馈一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充分利用实际问题、古代的趣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动脑思

4、考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假设法、列表法、图解法,方程法等,让学生掌握这些阶梯方法不只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习过这类题后,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篇2: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解答稍复杂的现实应用题,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化。难点是理解

5、并掌握特殊方法的合理性。首先,让学生多遍读题,了解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答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关注学生不同的解答思路。接着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取长补短。最后全班展示交流。我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找了两个不同解答思路的同学进行展示交流。第一个同学的解答:先求出每条船上的人数96020=48(人),再求节假日一共20+10=30条船,最后求30条船一共坐多少人?48X30=1440(人)。展示同学思路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自己的解答过程,说清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时候,好几个同学还有补充。正因为我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

6、习的环境,给了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就连平时成绩很不理想的王硕同学都频频举手要补充。把第二个展示同学的展示机会都抢过去To这时,我又表扬了他:王硕今天的表现真的很棒,老师非常满意,给他们小组加3分。正是这句话,其他同学大胆起来,纷纷补充自己的见解。申子衽同学还解答了两种方法。马子俊同学想出了大家都没想出来的方法。孩子们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还学生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孩子的能力得到了好的培养,学习的道路才会更加平坦。篇3: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

7、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因此,在各级各类的测试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也越来越多,批卷之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我认为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平时教学中是怎样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获取的。反思之前,先得搞清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这种问题,常常隐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粗浅的体会。

8、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还是日常家庭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去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就可以结合春游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春游前要做那些准备,然后出示一些商品的单价:方便面

9、面包鸡腿酸牛奶鲜奶蛋糕可乐台布每包1元每个2元每个3元每盒2元每个5元每瓶3元每包3元让学生说一说,根据这个价格表,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有:买3个面包要多少前钱?买2个鸡腿和1盒酸牛奶要多少钱?买3包方便面和2瓶可乐要多少钱?等等。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感到非常亲切,很乐意去解决。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去观察、猜测、验证

10、、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首先让学生回想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以及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然后复习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猜想:1立方分米里面究竟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呢?当学生纷纷猜测是IoOo时,问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想办法,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大部分同学想到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摆一摆,沿着长摆了10个,沿着宽摆了10个,这样就算出一层摆了100个,然后沿着高摆了10个,也就是10层,这样一共就是1000个。还有少数同学把边长1分米换算成10厘米来计算体积,即:1

11、0XIOX10=1000立方厘米。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再创造,而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在探究时,教师不去过早地讲述算法,只是提出问题:你可以借助学具,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小组讨论一下,看你们组能想出几种方法?”这样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有的组用数数的方法,有的组用小棒来摆,有的组用口算,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在交流用小棒摆的方法时

12、,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得出了三种摆法。并初步认识到:这三种摆法虽不同,但大都有满10根捆一捆的过程,从而悟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都注重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他们的回答不作指向性的评价,而让各组之间进行评价、补充,再经过全班学生的进一步研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并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在组与组的评价、补充中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三、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

13、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寻求解决方案。如在教学长、正方体的体积后,让学生带来长、正方体的物体或容器,以及小石块、土豆、苹果等不规则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动手试一试,能测量并计算出哪些物体的体积或容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利用正方体的容器、水和直尺,想办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吗?教师除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之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的根本所在

14、。如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了,学生对这个就在自己身边的题材很感兴趣,当教师提出运动会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时,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谈了自己想到的问题:(1)运动会几时开始,几时结束,一共经过多长时间?(2)共有哪些比赛项目?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参加?男生几人?女生几人?(3)每个比赛项目各奖几名?我们班能有几人获奖?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事先考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及时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

15、。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主要的,而对过程的及时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它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极好途径。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学生的学习中,要经常要求学生反思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用这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逐步具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还是前面的求小石块的体积,有的同学用

16、石块放进去以后水和石块的的总体积-原来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还有少数同学会直接测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求出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这时,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刚才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感觉到哪种方法更好呢?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反思选择更简洁的、科学的方法。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过程,经常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就一定能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得同步发展。篇4: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小学数学教

17、学,越来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因此,在各级各类的测试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也越来越多,批卷之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我认为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平时教学中是怎样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获取的。反思之前,先得搞清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这种问题,常常隐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此谈一

18、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还是日常家庭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去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就可以结合春游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春游前要做那些准备

19、,然后出示一些商品的单价:方便面面包鸡腿酸牛奶鲜奶蛋糕可乐台布123篇5: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感想所谓的替换的策略是指对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的方法可解的问题,就可尝试按问题中的条件去假设、替换,得到一个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入问题中去验证。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安排的例题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鸡兔同笼”的奥赛题型)学生学起来的确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20、1、创设情境感知策略在课前我通过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图片并让学生说说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然后指出:曹冲用相同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一一替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办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出新课。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加上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且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巧创练习优化策略本节课教材只安排三道题,例1替换的两个量是倍数关系,练一练替换的两个量是相差关系,练习17第一题跟例题题型一样。为了体现练习的强度与坡度,我删去练习练习17第一题把他改为:

21、1盒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3杯牛奶的钙含量,爸爸早餐吃了1盒饼干,喝了一杯牛奶,钙含量共计400毫克,你知道一盒饼干钙含量是多少毫克?一杯牛奶呢?这道题旨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选择把牛奶替换成饼干解题会更容易,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般要灵活的选择简洁、容易的方法,以达到策略的优化。3、多种策略综合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图把替换的过程表示出来。并且在检验后我提出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你觉得哪些步骤是解题关键?”引导学生既感受到用替换

22、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了“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是更重要的。篇6: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感想作为一名已从教二十年的老”资历教师,我深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重要性。学期开始,我园参加的镇江市幼教艺术教研协作发展共同体研讨活动中邀请了丹阳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狄留芬老师为我们作精彩的讲座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早就听说狄留芬老师长期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有及其丰富且独到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经验,是镇江市的学科带

23、头人。上学期有幸见到过狄老师,她平易近人、温柔随和,脸上总是呈现一抹淡淡的微笑。她把自己在幼儿园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娓娓道来,使我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了解得更全面、更系统;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音乐活动的重要性;使我懂得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竟可以创设这么多有趣、多变的游戏;使我懂得幼儿园也可进行合唱教学;更重要的是,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与趣味,感受到音乐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生受益。这次狄留芬老师带来了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讨活动。针对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常见的问题:1.教学目标的单一;2.教学方法的枯燥;3.歌唱形式的老套;4.技能方法的缺失。一一做了分析和问题

24、解决的策略。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一)教学设计规范严谨。解决思路或办法:目标明确,教学环节要得当,教学程序要严谨。(二)教学准备充分。解决思路或办法:教材要熟记,课前准备充分,教态要自然生动。(三)歌唱活动中忽视对幼儿声音的关注解决思路或办法:1.从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开始;2.教师正确范唱(熟记:情感投入、合理表达、把幼儿当观众);3.引导幼儿在体验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尝试用咬字、吐字、呼吸变变化。狄老师重点研讨了歌唱活动的三个环节。歌唱活动一般有三个环节:导入、学唱、表现。导入:动作导入、情景表演导入、讲故事导入、歌词朗诵导入、游戏导入、提供感性经验导入、绘画导入、发声练习导入

25、、一日活动中的渗透(形成初步印象)。创设情景的目的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唱(歌词):借助图谱、分句教唱法(难点部分)、按音乐旋律及词边做动作、利用课件跟唱、借助游戏学唱、反复重复练习(每一遍的运用不同的形式)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转移,情绪不稳定。如果仅让幼儿随着教师一遍遍的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对学唱歌曲失去兴趣,教师要想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高质量的进行歌唱教学,就必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因为幼儿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的活动中获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

26、歌唱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表现:歌表演、单独、集体、合唱、对唱、接唱、轮唱、集体与个别的互动,启发引导,使幼儿掌握演唱技巧。最后,狄老师抛出了2个研究问题:1.幼儿园唱歌活动有必要发声练习吗?教师:有必要,但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以游戏为主,增强趣味性,不要过于强调纯技术上的发声练习。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表现什么样的声音是自然美好的?下巴放松,嘴巴自然张开,在讲话的基础上唱出2.是否支持分句教唱的方法?教师:不支持逐句教唱法,建议可以将歌曲中的难点句单独拿出来教唱,并采用游戏的方式。分句教的好处:便于幼儿模仿,提高音准。分句教的不足: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艺术形象和情感;

27、难以促进幼儿积极记忆和思维。从狄留芬老师的研讨里我学到了歌唱教学活动的新理念,以及歌唱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去把握、去解决,也不禁感慨狄留芬老师对歌唱教学的深入研究,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鲜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我以前都没做到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狄留芬老师的教研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篇7: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感想假期里,我阅读了教学艺术问题与策略一书,深受启发。这本书可操作性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把学到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第一,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是实施教学艺术策略的基础。时代给我们这一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好书,还要

28、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此,掌握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保持拼搏向上的士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其次,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师要注重知识更新,多途径、多渠道地加班充电,获取新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要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不断提高教学能。第二,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是实施教学艺术策略的关键。学习运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热门话题。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际上就是教师要掌握教学艺术,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

29、角色意识,由过去传统式的教学、讲解型的教师主宰课堂的一言堂教学转变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也就是教师要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重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导为核心,关注学情,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第三,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学艺术策略的保障。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并培养健全的人格;而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人,敬重教师,独立思索,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

30、的教学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格。可见,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实施运用教学艺术策略的先决条件。篇8: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问题解决从原来的三足鼎立到现在新课程的处处渗透”,从有形到无行,从典型问题到生活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至三年级的问题解决教学,只在三下的第八单元专门劈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在计算教学和概念教学中渗透了大量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材中的例1是连乘应用题。这类问题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碰到,因此学生并不感觉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蕴含在生活之中。本节课

31、教学中,我以学生喜欢的运动会作为情境载体,让学生计算运动会参加广播操的人数、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米数、运动会奖品购买、运动会照片存放等一系列数学问题,以主题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这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让他们体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大大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学中,当他们独立解决参加运动会广播操人数时,不仅列出了5X8X6=240(人),而且也列出了586=240(人)及86X5=240(人),通过相互交流,能有条理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我并不拘泥于单一的问题情境中,把连乘问题拓宽到“计算

32、图书室的图书等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掌握连乘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丰富题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成功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得以和谐展开的基础。单一的问题解决课教师稍有不慎就极易上成练习堆积课。本节课在新授完成后安排了四个不同类型的相关练习。练习1是例题的模仿练习,是对学生探究知识的适当巩固。练习2以表格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学会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练习。练习3需要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数学信息,并能根据问题提出缺少的数学信息,是学生对连乘问题的深入理解。练习4结合估算,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不同类型

33、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解题能力。当然课堂中也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1、课中师生生生的交流形式比较单一。每题几乎都是学生练习、教师指名、师生交流的形式得以展开,容易造成课堂的单调乏味。2、只顾追求策略的多样化,忽略了连乘问题有时方法也具有局限性,不是每题都可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算式。如果在课堂上不加以对比,学生很可能造成思维定势,认为连乘问题只是简单的三个数相乘,而忽略对连乘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篇9:运用多种方法突出概念教学论文运用多种方法突出概念教学论文物理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其规律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既不同于数学

34、、化学,更不同于语文、史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如果没有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概念,要想学好物理基础知识是不可能的。目前,有许多学生对学习物理抱有很大的畏难情绪,他们无非感到物理知识难于领悟、作业难做等,归根到底是由于对物理概念认识模糊造成的.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在教学中所花费的心血也是极为可观的。在讲授物理概念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运用实验、模型形成概念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也应该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和演示,能使学生理解如在学习和物理

35、规律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或对物理现象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学所学知识:电流有哪些效应?其中之一利用电流可以获得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那么利用磁场能否获得电流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借助实验,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否则学生便很难信以为真。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含义深入浅出地加以阐述,使概念教学通俗易懂。在讲授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时,我们也往往借助物理模型.如在库仑定律时,可将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忽略不计,带

36、电体电量只集中在物体的一点上,把带电体当成点电荷来处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使问题简单化,从而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探索问题,发展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物理模型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将基本概念的教学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加深印象,使形成的概念易懂易记。所以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实验、模型等手段的应用。二、运用类比的方法认清概念在培养学生善于从现象中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新旧物理知识和公式进行类比的方法,抓住一类规律的相似属性,从类比中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

37、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切的。运用类比分析方法讲解物理概念,除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避免混淆,防止张冠李戴。如在讲授功与能这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时,必须阐明:1从定义出发,功的大小等于力、位移和它们之间夹角的余弦的乘积;而能是表示物体作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能是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即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物体就具有一定的能量;而功是反映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变化多少的物理量.即作功的过程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通过类比,便找出功与能的本质区别和联系。这样从本质上进行比较,使学生思维清晰,容易辨别相近概念,清除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38、。又如学过电势以后应联系密度、电阻,将其对比,让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物质的特有属性.对公式U二/q、=m/V、R=U/I的理解,不能用纯数学的观点理解为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充分体现了它们的物理意义。三、找出关键的字”或词提炼概念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有些很平淡、简单,有些抽象、复杂。在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千万不要平铺直叙。要在讲解过程中,抓住关键的字或词进行剖析,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理解。如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看似简单,学生往往不求甚解,记忆不牢固,给物体受力分析留下隐患。我们在讲授牛顿第三定律时,抓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各产生其效果,永

39、远不会抵消.由于抓住了关键,学生在课堂就能理解、接受、便于记忆。在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有如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来的磁痛量的变化。关键词是阻碍两个字,此定律抽象、复杂,不易理解和记忆。在讲授定律时要重点分析阻碍两字的含义,从而使学生了解定律的目的,定律中两个不同磁场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利用它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因此,在理解概念的前提下,抓住关键,浓缩概念,可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四、挖掘内涵、拓展外延、强化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变化中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所谓内涵(既实质)是该物体在

40、物体变化中的特殊性属性,通常用定义”表示.所谓外延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某一物理概念反映的对象的总和,通常用划分表示。抓住内涵可以准确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力的概念,其内涵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既甲对乙施加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加了力。除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力的概念外,还引申出外延,既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为学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应用力的概念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时,很容易排除一些来历不明(既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例如下滑力、向心力、加速力等。有如楞次定律,其内涵是: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外延是:这里的阻碍作用表现为,1当穿过闭合回

41、路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2.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可以扼要地归纳为四个字增异减同.在教学中,剖析楞次定律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楞次定律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把握内涵、拓宽外延,就能使学生全面地认识概念,又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五、精选习题巩固概念教学大纲指出:做好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经。学以致用,是练习巩固概念、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良好途径.在突出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前述几种方法外,还要精选习题其原则是:L紧紧围绕概念

42、;2灵活运用概念.如在学习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后,可得出公式V=入?f.根据此式,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波速V与频率f成正比,与波长人成反比.针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根据此式能否用提高频率的方法来增大波在给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第二,同一列波通过不同的介质时,波长人、频率f和波速V三个物理量中,哪些量改变,哪些量不变.根据公式V=人.f,频率f是波源策动力的频率,与波在给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无关的特性,所以不能利用提高频率的方法来增大波在给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且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时,频率f不会改变,只有波速V与波长人才能发生变化.这样避免了学生表面看问题的思想,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防止学生生搬硬套大有益处。概念和规律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概念或规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概念、规律被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上述几点外,还要灵活运用其它方法,突出物理概念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