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719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答:(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a.经济发展方式复杂化。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b.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的

2、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协调。c.内涵更加丰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原有的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探索,现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

3、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从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看,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协调,才能打破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4、村的意义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

5、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3)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

6、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包括: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的丰富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a.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b.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

7、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