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病原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病原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特殊病原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一节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氯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NDMT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等。一、预防与控制1.建立多重耐药菌的连续性监测。微生物室发现感染病原体应立即报告临床科室和医院感
2、染控制办公室,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应到临床r解情况并给予隔离指导。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临床标本,及早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3.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掌握侵袭性诊疗的适应证,并减少侵袭性设备如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深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等的应用。4.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将患者隔离在单人病房、隔离病房或同种疾病的病房。在患者床旁或病室设接触隔离标志,实施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5.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携带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6.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
3、面、黏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医务人员还应当戴上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7.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放入黄色垃圾袋中。8.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疗护理前后、脱去手套后及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和手消O9.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二、医疗物品及环境的消毒1.所有与患者接触的监护设备及医疗仪器,包括听诊器均需固定使用。2.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先用含有效氯IooOmg/L的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预消毒后,装入带盖的塑料容器内
4、,注明“特殊感染”标志送消毒供应室进一步清洗、消毒灭菌。3.物体表面、地面及门把手等每日用含有效氯100O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4.每日定时用空气消毒器消毒空气2次,每次30分钟。5.进行床旁珍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含有效氯100O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6患者的被服定时更换,更换后的被服应单独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封口,并贴上传染性衣物标志,送洗衣房按感染性衣物消毒处理。7.患者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先通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做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有工作人员陪同,向接受方说明对该患者应使用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8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密封包扎,必耍时采用
5、双袋法包装,及时送医疗废物暂存地,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焚烧处理。第二节VRSA感染及暴发预防与控制以下控制措施必须建立在对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及控制的基础之上,医院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应立即上报有关卫生部门,进行鉴定确认后,报疾病控制部门,对相关患者施行严密隔离。一、VRSA感染者与携带者的控制1.住院期间患者必须单间隔离。2.在VRSA感染者病房门口置放一警示牌(隔离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屏障隔离并在出病室前洗手。所有进入房间人员的名字必须记录在案,以备将来进行鼻腔带菌情况调查.3.VRSA肺炎患者如要求使用机械通气装置,必须备有过滤器或冷凝气阀,置于呼气管道
6、以防污染通气设备。4.当患者需要鼻腔上氧时,所有进入房间的人员都必须戴标准外科口罩。5.如思者仅鼻腔携带VRSA,则必须使用莫匹罗星(mupirocin)去除携带的菌株。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设备(如电子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静脉输液架、便器、轮椅)等,不能与其他患者共用。7.检查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方案,必须停用所有可使VRSA选择性生长的药物而改用替代药物。8.全院应控制万古霉素的使用,抗菌药相关性肠炎可使用甲硝哇治疗。9.VRSA感染或携带者出院前,在病房患者姓名牌、病历夹封面上标明病原学警示标志,并输入医院信息系统。10.既往感染或携带过VRSA的思者再次人院时必须立即隔离直到鼻腔或以往
7、VRSA的感染开放部位培养结果为阴性才能取消隔离。二、医护人员的控制1.进入患者房间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戴清洁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并在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脱去手套之后必须用4%氯己定(洗必泰)或60%异丙醇洗手。2.当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抽吸器、纤支镜、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必须戴上标准外科口罩及护目镜。3.必须尽量减少与VRSA感染或携带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吊:。最好限制每套诊疗班为一名护士、一名医师,所有的治疗及其他辅助服务也应尽可能由他们完成。4.所有为VRSA患者的诊疗医务人员都必须进行鼻腔VRSA带菌监测,每2周1次。5.对葡萄球菌携带高度易感的医务人员(如使用激素治疗者、
8、皮炎者及糖尿病患者)不能诊疗或护理VRSA感染或携带者。6.采集培养或其他临床实验标本必须由病房内工作人员执行,并按前述戴上保护性手套、衣服、口罩、护目镜等。三、物品的控制1.指导保洁人员用消毒剂每日清洁所有患者活动场所及附近区域,在其他地方不能使用该房间使用过的抹布,使用过的抹布必须灭菌处理。2.VRSA感染或携带者出院进行终末消毒后必须进行环境采样培养,房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及房内使用仪器均应无VRSA生长。3.被证实有VRSA医院内传播的医院必须关闭,直至检查合格为止。对未感染的患者要求转到其他医院并应隔离至2次(间隔时间达48小时以上)鼻腔培养VRSA阴性。4.如患者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
9、、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诊疗科室。5.进行床边诊断(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之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6.从感染或携带者获得的标本必须放在防漏的塑料袋内进行运送,标本必须立即直接送检,不能通过其他管道传输系统。实验室应注意防止袋子外面的污染,可套双层袋,不能同袋装入其他标本。四、微生物室的控制(一)标本运送为减少工作人员携带VRSA的可能,应尽可能减少处理VRSA患者标本的工作人员,所有来自于VRSA患者的标本应直接送交实验室而不应通过常规标本收集区域。(二)标本处理1.VRSA患者标本必须立即放到生物安全柜内直至进行操作。2.实验室负责人在接种标本前先检查培养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培
10、养项目,以限制含VRSA的培养数最。3.标本处理要求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只做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的工作,另一名作为操作者的助手,只协助传递物品。4.生物安全柜内必须备有充满消毒剂的喷瓶、有消毒剂的消毒容器(以浸泡用过的玻片、吸管等)、废物丢弃的标志袋(袋上有生物危险袋的醒目标志)和接种后平板置入的清洁标本袋.5.尽可能减少标本接种的平板数,且平板都必须直接置入清洁标本袋内。一旦平板孵育出VRSA,标本袋则必须进行封闭。标木袋的外面必须用消毒剂喷洒,消毒同时用纸巾进行擦拭,使用过的纸巾必须放入到有生物危险袋”标志袋内。6.装有孵育平板的袋必须放入大的既无催化剂又无气体产生的厌氧罐中,应有两名工作人
11、员操作,一名工作人员将平板放入厌氧罐后,另一名工作人员将罐移出生物安全柜;如罐内己放入平板,则另一名工作人员应关闭罐同时放入孵育箱内。7.剩余标本及运输器材必须放入有生物危险袋”标记的标志袋,同时用绳子扎紧。如果在生物安全柜内,生物危险”标志袋应装入第2个生物危险标志袋,同时再次用绳子扎紧。8.工作人员必须用消毒剂喷洒于工作台面、侧面、通风处,在消毒剂作用10分钟后,残余的消毒剂必须用70%乙醇擦干净。9.一名工作人员将扎紧袋口的袋子交给另一名工作人员后者立即将污物袋送到高压灭菌器内,消毒30分钟。(三)标本鉴定程序1.所有标本鉴定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由两名人员进行同样的操作,一名工作人员在操
12、作室进行操作,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协助工作。2.所有培养物、药敏、生化试验在放入孵育箱前必须放入厌氧罐或有之字封口的标本袋。3.所有来自VRSA患者的标本培养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必须弃于有生物危险”标志袋中,不可弃的试剂或仪器,只用于以后VRSA患者的标本签定。平板必须在所有试验结果完成之后放入有之字封口的标本袋,到丢弃时从生物安全柜内取出。4.所有丢弃平板、玻片、生化产物均须袋装且如上述进行消毒。5.标本必须保存以备将来研究使用,将510个菌落单位加入Iml肉汤后加入15%甘油,在实验室非通道区-7(C冰箱冷冻保存。五、VRSA暴发的控制措施1.同一病区发现两例或以上的VRSA感染或带菌者应警惕VR
13、SA暴发,应保留所有菌种以便以后进一步微生物研究,菌种必须冷冻保存在-70实验室非通道区。2.对所有接触VRSA患者的工作人员留取鼻拭子,发现携带VRSA的所有工作人员均必须鼻腔内使用莫匹罗星(mupirocin)药膏涂抹每口2次,共5天。使用莫匹罗星之后72小时再留取鼻拭子,48小时之后再次取样。如治疗后VRSA培养仍阳性,该工作人员必须调离工作区并再次使用莫匹罗星治疗。如两次培养中有1次为阳性,则必须在第2次取样至少48小时第3次取样培养,如第3次仍为阳性,则工作人员必须调离工作区并再次使用莫匹罗星治疗直至转阴。3.调离医疗区的工作人员返回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有两次间隔48小时以上的鼻拭子VR
14、SA培养均有阴性的报告证实。4.同一病房的所有患者必须进行鼻拭子和创面采样培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隔离措施。第三节非结核分支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非结核分支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尤其是注射部位易造成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暴发,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加强非结核分支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1.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及医院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
15、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降低因医疗用水、医疗器械和器具使用及环境和物体表面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2.加强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凡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如果使用戊二醛,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灭菌时间不少于10小时。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3.严格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各种化学消毒剂的监测和使用。4.加强医院感染监
16、测工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感染病例,特别是发生聚集性、难治性手术部位或注射部位感染时,应当及时进行非结核分支杆菌的病原学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非结核分支杆菌医院感染。5.一旦发现非结核分支杆菌医院感染病例,住院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并于24小时之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上报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出现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暴发事件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报告.6.非结核分支杆菌患者应单间隔离,门口挂接触隔离标志,专人护理,严格限制出入房间的人员。所有出人房间的人员必须严格防护,穿隔离衣、戴口
17、罩、帽子、手套,床头置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手消毒,一患一洗手。物体表面及地面定时清洁消毒;患者用后的器械或物品单独处理.7.根据标准预防原则,执行防护措施和接触隔离。凡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溃疡面、侵入操作时均应戴手套,摘掉手套后应洗手。8.非结核分支杆菌患者的床单、餐具等严格遵照常规清洁消毒处理,做到每日清洁消毒。避免锐器伤,医疗废物单独收集。9.检验科、病理科等实验室对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在送检、实验操作中,要认真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及安全操作等规范、制度。10.非结核分支杆菌患者出院后(转出或死亡后),对病室及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第四节破伤风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8、1.破伤风确诊后,应立即给予破伤风抗毒素(TAT)5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1OOOmI静脉滴注此外,肌肉注射2万5万U,创口周围注射1万2万U,以后每日肌肉注射I万2万U,连续57天。2.破伤风创面应在应用抗毒素及有效的镇静药物后,在局麻下进行,手术简单迅速,创面不应缝合,可用3%过氧化氢纱布充填3.破伤风患者必须单人病房,专人护理,减少一切不急需的刺激性护理,保持安静,隔绝外来杂音,遮蔽强光。4.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制度,用过的手术器械、用品和换药器具就地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45分钟后常规清洗,注明标志送消毒供应室做进一步清洗及消毒灭菌处理。衣服及被服高压灭菌;用
19、过的敷料及无经济价值的可燃物品全部焚烧,病房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拖擦每日12次。5.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创口愈合或创面清洁、无组织坏死、分泌物厌氧菌培养3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第五节气性坏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环境的控制1.空气消毒:定期开窗通风,每日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净化:常规消毒选择可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用2%过氧乙酸20ml(3g/m3)放置在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用自动通风装置通风换气。2.地面与物体表面及墙面的消毒:地面湿式清扫,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拖地,每日2次:桌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
20、,每日2次:墙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每日1次。3.终末消毒:患者出院、转科后病房必须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二、物品的控制1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与物品。为该类患者做清创手术时,应设单独手术床和仪器设备,并有标志。2.患者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应专人专用,每次用后立即消毒,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脱干备用;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血压计袖带被创面分泌物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使用后的换药碗、撮尸、剪刀、导尿包、静脉切开包等,应先用含有效氯IooO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装入带盖的
21、塑料容器内,注明特殊感染的标志送消毒供应室进一步清洗、消毒、灭菌。3.患者使用过的被服等,应单独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并注明“传染性衣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并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焚烧处理。或单独送消毒供应室采用高压灭菌后再送洗衣房进行消毒、清洗。4.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垃圾的处理,应在病床旁设置加盖容器,装有足量含有效氯100o2000mg/L的消毒剂随时消毒备用,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与消毒剂混合后,放置3060分钟后再倒入病房卫生间下水道。便器、痰盂等可用含有效氯IOoO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12小时,腺干备用。5.患者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单独放置,单独运送至医
22、疗废物暂存地,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焚烧处理。三、人员的控制1.疑似或诊断为气性坏疽患者,严格实行接触隔离,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设置隔离标志。房间内固定有专用治疗及护理用具,设专用洗手设备空调封闭禁用,以防空气中病菌传播。2.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室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及帽子.接触患者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戴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接触患者及伤口后均应彻底洗手并进行手消毒。手消毒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医护人员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进行手术、伤口换药等操作。4.患者恢复期伤口经2次细菌培养均无厌氧菌生长时,可解除隔离。第六节柯萨奇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柯萨奇病毒感染主要由隐性感
23、染者或病毒携带者通过粪一口途径或由呼吸道空气传播,要采取下列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1.搞好个人卫生,饭前及便后应洗手。2.做好饮食卫生管理,不吃不洁食品,不饮生水及不洁饮品,加强奶和奶制品及餐具的消毒管理,定期灭蝇、灭虫、灭鼠,避免饮食污染。3.产科及儿科必须做好新生儿、婴幼儿饮食及粪便管理。奶瓶、水瓶、餐具用后清洗,用前必须消毒。4.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在哺乳前应洗手及清洁乳头。5.洗尿布应用固定容器,每次用后消毒,应专人专用。清洗液及粪便应无害化处理。6.病房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7.加强对携带病毒的母亲及工作人员监测,发现后立即隔离。8.对感染患者必须实行接触及
24、呼吸道隔离,在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查找感染源,对环境进行消毒,必要时关闭有关科室。第七节肮毒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肮毒体(PriOri)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变的病原体,人类肮毒体病包括库鲁病、克雅病(CJD)、杰茨曼一斯脱司勒一史茵克综合征(GSS)、致死性家族性失眠征(FFI)、新变异型CJD:动物的阮毒体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BSE或疯牛病)、羊瘙痒症等。肮毒体对常用的理化消毒及灭菌因子抵抗力很强,消毒及灭菌处理困难,目前主要针对该病的可能传播途径采取预防措施。一、传播途径1.医源性传播:通过污染有肮毒体的手术器械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医源性传播感染的预防,一方面要防止经
25、献血或捐献器官而传播,另一方面要防止外科手术特别是神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因器械和用具消毒灭菌不彻底而引起的感染。2.经口传播;食用感染动物后,通过消化道获得感染。二、预防与控制1.对该患者或疑似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手术器械等污染物必须彻底灭菌。使用后的器械单独放置,按消毒清洗一再消毒一高压灭菌的处理方法。2.耐热器械先浸泡在Imol/LNaOH溶液60分钟,清洗后再行134136。C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8分钟;也可将污染器械浸泡在4%NaoH溶液中,再于121C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30分钟。快速灭菌不适用于该类器材的灭菌处理。3.不耐热器材用2moL/LNaOH浸泡6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20OOOmg
26、ZL的消毒剂浸泡60分钟以上,再洗净。4.肮毒体感染患者使用不耐热的医疗用品及工作人员的隔离衣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应放入防水防漏的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单独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焚烧处理。5.由于现有的灭菌方法对肮毒体病污染的医疗设备进行灭菌是不充分的,如条件允许,阮毒体污染患者使用过的神经外科器械应该丢弃。6.患者的提取液、血液等用10%漂白粉溶液或5%次氯酸钠处理2小时以上方可排放。三、实验室的感染控制1.所有新鲜和固定的标本的肮毒体感染患者脑组织的标本处理应在特殊实验室进行,进入特殊实验空的样品在证明安全性之前禁止转移出实验室。2.研究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
27、程,操作人员应穿一次性工作服,戴护目镜,使用高质量手套。在操作中应注意避免发生锐器伤。3.使用后的衣物、器皿双袋包裹后焚烧;一次性医疗物品用2molLNaOH浸泡1小时后放入规定的容器内焚烧。第八节军团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军团菌病是一种传播速度快、对集聚人群威胁比较大的急性传染病,常通过空调冷凝器、中央制冷系统和其他供水系统污染而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传播扩散,容易暴发流行。流行期间,应查清其环境来源,如果是冷却塔或蒸发冷凝器污染,应立即停用。在医院内出现多个肺炎病例,应警惕军团菌感染,应进行军团菌分离和直接荧光抗体检测,以便及时确诊。1.发现军团菌感染及时上报,及时调查感染源.2.加强对环境空气
28、气溶胶来源的监测,如空调系统、水龙头、呼吸治疗湿化设备,接触呼吸道的水应保证是无菌水,定期更换。3.对可疑有军团菌污染的室内空气可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或用0.5%过氧乙酸或1.5%过氧化氢气溶胶,每立方米喷雾20ml,密封作用3060分钟。4.医院供水系统或污染水源可用漂白粉上清液进行消毒,投氯量为5IOmg/L,保持余氯量46mgL第九节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病毒在医院中主要经血(输血及血制品,侵入性操作及皮肤黏膜破损等)和母婴垂直传播。一、经血传播的预防与控制1.注射应一人一针,采集应一人一针一巾一条止血带,一用一灭菌(或消毒)。2.患者用过的棉签、
29、棉球要集中PI收在医疗垃圾袋中。用前应仔细检查装标本的试管、容器,防止破损渗漏和溢出。3.所有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应常规检查血清学HBsAg、抗一HCV抗体。4.对肝炎患者提倡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用后焚烧处理。5.口腔科耐热的器械一律采用高水平消毒、干燥后压力蒸汽或干热灭菌.不耐热的物品采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6.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一律经压力蒸汽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后焚烧或倾倒。医院的病理标本、人体组织、器官、输血器(袋)等应装入医疗垃圾袋,封口后(必要时双袋法包装)焚烧处理。7.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使用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医疗机构
30、负责采、供血(包括血制品)。8.提倡自身用血、科学用血,严格掌握输血(血制品)适应证。月需输血治疗的乙肝易感者(指HB6Ag、HBsAb,HBCAb均为阴性者),要给予乙肝疫苗预防注射。二、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与控制1.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同时阳性的产妇,应安排隔离待产室和产房专床分娩。2.新生儿应置隔离婴儿室或专门婴儿床,使用单独的医疗、卫生、生活用品。3.所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均应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4.加强围产期和产后的卫生护理。产妇分娩前应清洗全阴,分娩后应尽可能清除新生儿口腔及咽喉部的内容物。5.乳头破损的病毒肝炎产妇,应暂停喂奶。三、医护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31、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时戴手套。2.被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损伤时,应及时报告,并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按0、1月、6月间隔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g5g、5g.四、被血液污染的环境及物品消毒1.房间内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1小时。尤其注意患者接触物品的消毒。2.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均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包装严密后送医疗废物暂存地,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处理可再利用物品,如衣服被褥等,可送消毒供应室采用高压灭菌后再送洗衣房进行消毒、清洗。3.医疗设备和器械,首选高
32、压蒸汽灭菌;如果物品不耐热,则用环氧乙烷灭菌,或用2%戊二醛作用30分钟(消毒),如灭菌则需作用IO小时。第十节艾滋病病毒(HlV)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环境及物品的控制1.房间内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1小时。尤其注意患者接触物品的消毒。2.Hl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用过的所有物品,尤其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都视为具有传染性,无经济价值的物品一律采用防渗黄色塑料袋包装,单独送医疗废物暂存地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焚烧处理。须重复使用的器具,按照消毒一清洗一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在病房内先用含有效氯1Ooo2Ooomg/L的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后,送消毒供应室消毒
33、清洗,用压力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3.患者房间的物品,除常规消毒外,沾染血液、体液等的墙壁、地板、桌椅,应用含有效氯1OOOmgZL的消毒剂擦拭。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液体用含有效氯1O(X)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排放。患者出院后再进行终末消毒。4.患者使用后的衣服、被褥等,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严密封口后,送消毒供应室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后再送洗衣房进行消毒、清洗。二、人员的控制1.对以下人员必须进行HlV抗体检测:献血者:受血者,包括一切需要输血和预计可能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各种血液疗法的患者,如血液透析、血浆置换、光量子疗法等;拟进行血管腔内、组织器官介入性诊断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患
34、者;前来就诊的可疑患者:入伍、入学、回国人员、招聘到本地工作的国外、境外人员。2.患有艾滋病或HlV感染的医务人员,禁止其从事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工作。3.对可疑或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应采取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患者最好置于单人病室,病室门上应放置隔离卡;病历应贴有警示标志。4.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使用的医疗器具、生活用品、食具、被服等要专用(包括刮胡刀、理发用具),严格消毒处理。提倡使用-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生活用品。5.艾滋病患者的标本容器外应有特殊标志的防水包装。放标本的容器应严密无破损、防渗漏,容器用后要用含有效氯IOoOmg/L的消毒剂浸泡处理。6.怀孕的医务人员不应
35、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7.非医务人员和探视者与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一般接触时,不需要穿隔离衣。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接触合并患有传染性疾病并发症时,应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8.免疫力低下者、幼儿、有各种感染或带菌者,不宜探视艾滋病患者。9.经确认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接诊医师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于1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隐瞒和迟缓。如果病情允许,应将患者及时送往指定治疗的专科医院。三、医疗操作防护的控制措施(一)侵入性操作中的防护1.接触患者血液、黏膜、开放性伤口、体液,分泌物和污染的器械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可能有血液、体液喷溅等的操作时,应
36、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2.操作尖锐器械或手部有伤口时,要特别小心,可戴双层手套保护;注射或穿刺时,先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再注射操作,术者的手决不可置于针头前进方向;完毕后取出针头时,应用无菌棉球压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体液渗出,避免沾到患者的体液或血液。3.用毕的注射器,不可用手接触针头,应针尖向下直接放入利器盒内。4.实行急救复苏时,尽量避免口对口人工呼吸。(二)实验室的防护1.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可能污染面部时,应戴防护面罩。2.吸取标本液应用器械吸取,禁止用嘴吸吸管;搅拌、离心、超声等处理操作应在1级或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3.物体表面溅有标本
37、液时,应立即用消毒剂消毒。4.所有不保留的标本和用过的器皿一律先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再处理。5小心操作防止锐器伤.工作完毕,经消毒、冲洗后脱手套,再进行手消毒。()病理检查及尸体处理中的防护1.对艾滋病患者尽量少做病理检查和尸体检验。必须做时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和做好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处置。2.使用过的器械用具和台面用含有效氯1OOOmgZ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处理,器械应灭菌。用过的防护服装和设备按污染物品严格消毒处理。3.取出的组织与器官标本,应立即浸泡于40%甲醛中。冰冻切片机等用含氯消毒剂刷净。4.患者的遗体(不论是否解剖过)一律装防水尸袋内保存至火化,尸袋上标明小心传染”。搬动时,防止血液和体液污染扩散。5.解剖室、太平间应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