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913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冬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时期,为保护人民健康,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结合重庆市气候、季节、人群特点和疾病发病特点及常见中医证型,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重庆市2023年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指引,供广大市民选择使用。一、中药预防处方推荐(一)儿童预防方。【推荐处方】玉屏风散加减黄慕6g生白术6g防风3g紫苏2g6g【煎服法】每剂加水约200ml,煎煮药汁约100mI0温服,每日1剂.3-6岁儿童:一日两次,每次约25ml;7-14岁儿童:一日两次,每次约50ml,建议连续服用

2、3-5天。(二)成人预防方。【推荐处方】玉屏风散加减黄茂15g生白术9g防风6g荆芥6g陈皮6g炙甘草3g【煎服法】每剂加水约500ml,煎煮药汁约300ml温服,每日1剂,一日3次,每次约100mI,建议连续服用3-5天。二、中药治疗处方推荐(一)儿童治疗处方。1.证型1.1风寒束表【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咽痒,痰白清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治法】疏风解表,宣肃肺气【推荐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6g防风6g羌活6g紫苏叶6g(后下)桔梗6g前胡6g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12g辛夷花6g川苕6g枳壳6g柴胡6g炙甘草3g本方适用于感冒

3、、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恶寒、低热、无汗、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痰白为主要辨识要点。1.2表寒里热【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咽痛,伴四肢酸痛,咳嗽,痰黄粘稠,鼻塞,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散寒,清热解肌【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蜜麻黄6g苦杏仁6g生石膏15g(先煎)茯苓12g陈皮6g柴胡9g葛根12g法半夏6g黄琴6g桔梗6g炙甘草6g本方适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痰黄、咽痛为主要辨识要点。2.煎服法以上证型处方每日一剂,每剂煎煮成约300ml药液,餐后温服。3-6岁,每次60ml,一日3次;6-14岁,每次100ml,一

4、日3次。(二)成人治疗处方。1.证型1.1风寒束表【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背痛,无汗,咳嗽,痰白,鼻塞,喷嚏,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I【治法】疏风解表,宣肃肺气【推荐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5g防风15g羌活15g柴胡12g前胡12g独活15g枳壳12g川苛15g茯苓15g桔梗9g紫苏叶9g大枣3枚生姜9g炙甘草6g本方适用于冬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恶寒、无汗、身痛、鼻塞、流清涕为主要辨识要点。1.2表寒里热【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咳嗽,痰黄,口干、口苦,咽干、咽痛,口渴喜饮,小便量少色黄,舌红苔薄黄,脉数。【治法】疏风散寒,清热解肌【推荐处方】麻杏

5、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蜜麻黄9g苦杏仁9g生石膏30g(先煎)佚苓15g陈皮12g柴胡12g葛根18g法半夏6g黄苓9g桔梗9g浙贝母12g炙甘草6g本方适用于冬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风寒入里化热为主要表现,如发热、咽痛、咳嗽、痰黄为主要辨识要点。13湿阻中焦【临床表现】低热,身体困倦,乏力,腹胀,口苦,恶心呕吐,大便法泄,纳差,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治法】芳香宣透,化湿和胃【推荐处方】柴平汤加减柴胡15g黄苓12g法半夏9g炒苍术9g厚朴ISg佚令15g茵陈9g慧葭仁30g桔梗9g泽泻9g广董香9g炙甘草6g本方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合并胃肠道症状。临床以低热、腹胀、

6、呕吐、腹泻为主要辨识要点。1.4气虚外感【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疲倦乏力、面白少华,食欲不振,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法】健脾益气,都市化痰【推荐处方】参苏饮加减党参12g紫苏叶12g葛根12g枳壳9g白术15g防风9g法半夏9g前胡12g茯苓15g陈皮9g桔梗9g炙甘草6g本方适用于体虚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为主要辨识要点。1.5温燥伤肺【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喉干痛,口鼻干燥,病初或有少许恶寒、身热头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尖红,舌面有裂纹,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推荐处方】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15g生

7、石膏15g(先煎)枇杷叶9g苦杏仁9g麦冬12g芦根30g黄苓6g车前草15g南沙参30g天花粉15g火麻仁12g生甘草6g本方适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疾病,临床以咳嗽无痰、咽干、大便干、小便黄为主要辨识要点。2.煎服法以上证型处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取汁约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I,餐后半小时温服。(三)注意事项。1.以上治疗处方连续服用3-5天,如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2.对本指引中的药物或食物过敏的人群禁用.3.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推荐药物。4.老年人患呼吸道疾病后,早期发热、流涕、咽

8、痛、咳嗽等症状不典型,有时仅以恶寒、食欲下降、精神差为表现,或者原有的基础疾病的病情出现反复,例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就诊。5.孕妇应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服药。三、中医外治疗法推荐(一)浴足疗法。【药物】艾叶30g菖蒲15g生姜30gJIK15g【操作方法】水温不能过高,以耐受为度,时间为15-20分钟。【适应证】感冒,鼻塞、流涕、头痛、身痛等。【禁忌】糖尿病等合并肢端感觉减退的病人注意防止皮肤烫伤。(二)香佩疗法。【药物】山奈3g砂仁3g苍术9g肉桂9gIl香9g【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把粗末混匀,每取3克缝制成1个香袋,佩戴于胸前或者悬挂于室内,每10天更换一次。【适应证】

9、感冒。【禁忌】对以上药物过敏者禁用。(三)刮疹疗法。【部位】督脉、背部膀胱经。【操作方法】用刮瘀板,蘸凡士林或刮瘀油在穴位处进行上、下往复刮动,以皮肤发红出瘀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适应证】感冒,鼻塞、流涕、头痛等。【禁忌】治疗部位有感染、破溃等禁用。(四)按摩疗法。1.成人按摩1.1穴位按摩【部位】风池、大椎、足三里。【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拇指指腹触摸皮肤并稍加按压,小幅度的环转按揉俞穴,以产生酸胀温热感为佳,每次1-3分钟,每日2-3次。【适应证】感冒初起,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大椎:位于在第7颈椎棘突下。足三里:位于小

10、腿夕H5!l,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崎外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1.2经络按摩【部位】督脉、背部膀胱经.【操作方法】取坐位或臣M5,均匀呼吸。用手掌大鱼际沿经络循行方向紧贴皮肤施力作直线往返快速摩擦,可两手掌交替进行,100-120次/分钟(每手摩擦50-60次/分钟),每条经络摩擦1分钟为宜.【适应证】感冒,鼻塞、流涕、头痛、肩背疼痛等。督脉、背部膀胱经:督脉位于后正中线,背部膀胱经沿着脊柱两侧分布。2.儿童按摩2.1摩腹【部位】腹部。【操作方法】用掌或四指逆时针绕肚脐摩腹。适应证:精神差、消化不良、经常感冒。2.2工字搓背【部位】后颈部,后发际线至大椎位置。【操作方法】用小鱼际或四指横置

11、于后发际线,用少许保湿霜,快速来回擦动,先横擦100次,沿督脉一线;再上下擦100次,沿肺俞一线;最后横擦100次,沿肾俞一线,可略向下;在儿童的脊背做快速来回工字型往返摩擦,擦热脊柱,以热透为度;再横擦大椎及肩胛骨内侧的肺俞穴和肚脐正对面背部位置的肾俞穴,以热透为度。【适应证】感冒初起、头痛、无汗、喷嚏、流涕、食欲不振。四、茶饮食疗推荐(一)茶饮处方。1.紫苏生姜饮【原料】紫苏5g,生姜5g沸水泡代茶饮。【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感冒初起,鼻塞畏寒。2.菊花甘草饮【原料】菊花5g,胖大海5g,生甘草5g0沸水泡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鼻涕黄粘,咽干口苦。(二)食疗处方1.银花

12、炖雪梨【原料】金银花5g,雪梨50g,白糖5g【做法】金银花洗净;雪梨去皮去核,切成2厘米见方小丁块;将金银花、雪梨、白糖放入锅内加水炖30分钟即可。【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感冒咽痛、咳嗽、口干等。2.葛根煲猪骨汤【原料】葛根20g,生姜IOg,葱白5g,粳米100g,猪排骨。【做法】葛根去皮,切小块;生姜去皮,切片;将猪排骨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熟后,加入葛根、生姜、葱白,再煲3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功效】发汗解肌。适应于感冒初起鼻塞、流涕、恶寒、脖子强等不适。五、居家调护(一)生5蹒摄。1.避风寒,多保暖。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2.勤锻炼,足睡

13、眠。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于劳累和熬夜等行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3.营养足,戒烟酒。要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例如牛肉、鸡肉、鸡蛋等。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4.多饮水,宜休养。患病后宜多饮温水,饮食清淡,多休养,保持大便通畅。(二)一般防护。1.多清洁,常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室内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多通风,冬春季适宜在中午开窗通风,睡前至少通风半小时,保证睡眠时空气质量。2.戴口罩,少聚集。出门可佩戴口罩,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身痛、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患者。3.讲卫生,勤洗手。可用流动水结合洗手液洗手,特别是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JSiz即洗手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