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落实《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9321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会落实《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领会落实《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领会落实《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会落实《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领会落实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业责无旁贷。日前,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明确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强调要从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关键要“读懂”民企,避免误读。以银行信贷为例。商业银行放贷的底层逻辑是,确保收益能够覆盖成本加风险。因此,银行会结合企业的资质、还款来源,判断企业的风险等级,并据此决定贷款的价格、额度与期限。部分民企之所以融资难、融资贵,除了自身风险原因,还与银行误读有关,银行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研判民企

2、的信用状况。既然拿不准,一刀切不放贷就成了最简单的做法。金融机构误读民营企业的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缺乏对实体经济相关领域的专业认知。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不能只具备金融知识,还要深刻理解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如果仅从短期着眼、从金融逻辑入手,信贷服务几乎无法进入农业、科技领域,前者价格波动大,后者产出不确定性大。但如果从长期着眼、从行业发展前景入手,信贷服务农业、科技领域天地广阔、大有可为。金融机构误读民营企业的原因之二,是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众所周知,民营企业的主体是小微企业,它们通常缺乏抵押物等硬信息。这时,银行需要借助水、电、发票、专利等软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资质以

3、及信用状况。但据笔者调研,目前多数银行较难获取借款企业的水、电、发票等信息,数据壁垒仍存在,银行读懂、了解企业的渠道有限。如何解决?一方面要深入实体经济,跳出金融做金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要摒弃典当行思维,深刻理解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准确掌握民营企业的融资特点与需求,切实提升服务的专业性、有效性与精准性。从具体操作层面看,可继续探索、推广特色支行模式。此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探索设立科技支行、小微特色支行等,持续深耕相关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金融业可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持续加深对实体经济的认知与洞察,真正做到读懂民企、服务民企。另一方面要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通知明确提出,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其中,要推动水电、工商、税务、政府补贴等涉企信用信息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放查询,缓解信息不对称。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应继续形成合力,加强与工信、科技、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相关数据通过地方征信平台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与此同时,要想办法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个别部门不应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变成做生意的资本,不可因一己之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