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992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始农耕生活名师教案-*、课标内容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二、学情分析经过第1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本课继续学习原始人类的相关内容,主要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社会距今比较久远,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将问题探究、归纳总结、比较与讲解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微课、影视频、图片,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学习、掌握本课知识。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

2、活动主要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展示博物馆图片资料,并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并调整教材子目顺序,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三个子目相关内容。目标2:阅读教材,能够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难点)目标3:观看微课并阅读教材,小组间进行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归纳、概括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

3、历史的认同和尊重。(重点)目标4:分析、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的差异,认识到南北生活的差异及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影片疯狂原始人寻找食物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疑问:单纯的依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识回答)生:冬天食物匮乏会经常挨饿为了获得食物要走到很远的地方种地、储存粮食师:是啊,同步学们说得非常好!进行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是解决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办法。农耕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4、。(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原始农耕生活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原始农耕生活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3)合作探究原始农业的发展-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阅读课本内容,回答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反馈指导: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回答。时间:距今100oO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兴起地

5、区: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发展变化:采集植物栽培农作物原始狩猎-饲养动物刀耕火种”耒粗耕种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过渡:距今IOooo年左右,在中国的长江、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可谓星罗棋布,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个在黄河流域,另一个在长江流域结合PPT展示遗址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过渡: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似之处,

6、也有很大差异。让我们先走进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河姆渡人的生活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观看微课:河姆渡人的生活,并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什么食物?2.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3他们的居住条件怎样?4.他们有什么手工制品吗?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学生回答后,老师结合图片展示河姆渡博物馆中的展品,让学生了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并出示答案。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提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粗和磨制石器,并已经挖掘水

7、井,饮水方便。提示: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3.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探究: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和原因。优点: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原因: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4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设计意图:1.通过微课学习及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展示展品,让学生对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认识。过渡:教师:我们完成了对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任务:多媒体图片

8、,展示问题。反馈指导: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过渡:教师:我们了解了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让我们走进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看看他们的农耕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A半坡居民的生活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观看微课:半坡居民的生活,并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1.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2.他们的食物都有哪些?你认为他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3.他们的居住条件怎样?4.他们还会制

9、作什么手工制品吗?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及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rr效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学生回答后,老师结合图片展示半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并出示答案。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2.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并提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开始饲养家畜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学生探究: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黄河流域干旱

10、、风沙大,气候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让学生明确自然条件是对生产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4.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设计意图:通过展品展示,让学生对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师:我们学习完了半坡居民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距今年代约六千年发现地区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等原始农耕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原始饲养业猪、狗等家畜原始手工业彩陶、纺

11、织、制衣原始生活定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过渡:教师: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后,比较一下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出示任务:探究:河姆渡人、半坡人分别代表了南、北方居民的生活状况,那时南北方的生活就已经存在差异。请你说说二者之间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反馈指导:思考探究,交流展示。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并加以强调。特别指出:河姆渡居民会烧制陶器,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

12、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本课的关键知识,使主体知识更有条理、更清晰、更系统,便于强化记忆和巩固。(4)知识结构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必佃半坡居民河姆渡人表现兴起区域.标志意义(5)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

13、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为中国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6)当堂达标A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一一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A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五、课后作业请将课后作业栏目一一提升训练一原始农耕生活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六、拓展提升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教学素材微课:新石器时代与陶器发明微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城遗址拓展提升讲述大汶口文化讲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讲述半坡墓葬讲述仰韶文化中半坡居民生活讲述玉器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