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114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最关键的技术之一,牵动着新能源向前发展。储能具有消除电力峰谷差,实现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平滑输出,调峰、调频和备用容量等作用,满足新能源发电平稳、安全接入电网的要求,可以有效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增加光伏和风电在电网中的份额。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保障了储能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规范液冷设备的技术要求,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公平的竟争秩序。2023年5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发布关于2023年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团体标准拟立项项目公示,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标准立项。本标准由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

2、份有限公司、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丰宝客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夏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晶锐冷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上海松芝海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河北京脉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嘉辉科技有限公司)、锐劲特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祥博传热科

3、技股份有限公司、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三花新能源热管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无锡柯诺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济南鼎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泰伯(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鸿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派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合肥新沪新能源有限公司、苏州瑞泰克散热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欧科空调有限公司、浙江思科制冷股份公司、浙江鼎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质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华涧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健网科技有限公司、三河同

4、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国科虹鼎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利欧集团泵业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州长力树脂管有限公司、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吉林省太羽科技制造有限公司、天津鹏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康盛热交换器有限公司、浙江澳卡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2主要工作过程2023年3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召开起草了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标准框架、制定标准的工作安排、编写分工等事项,确定成立标准的编写组、编写原则及要求、工作进度等。2023年5月上旬,经起草小组成员的

5、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完成标准初稿编写。2023年5月31日,召开第一次讨论会,标准编制工作组讨论了标准草案,所有标准编制单位就相关技术要点及规范内容进行商定。2023年6-7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第二次讨论稿。2023年8月31日,召开第二次讨论会,各参编单位对标准内容深入交流,提出建议。2023年12月4日,根据第二次讨论会的意见,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1.2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主要成员:吴安兵、丘淼生、彭关强、代飞。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负责了

6、项目的前期准备、标准起草、修改以及各单位协调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标准编制。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的技术要求,将基本技术要求规范到同一平台上。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已经大量应用,但一直缺少相关的液冷设备的技术规范,导致不同单位或厂家的技术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测量技术等均不一致。制定本标准响应市场现状,填补现有标准的空白,服务于储能系统都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2.2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对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规格型号、使用条件、一般技术要求、功能、控制

7、保护系统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本标准适用于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2.3主要技术差异标准属首次制定。2.4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尚未有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相关标准,本项目对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的规格型号、使用条件、一般技术要求、功能、控制保护系统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液冷设备作为储能电池的核心构成,是电池散热的重要载体,相比较风冷散热具备散热密度大、能效高、电池温差小等优点,在国内大型储能项目上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液冷厂家对该类产品进行设计、研发、试验及验证工作,集成厂家及业主单位对液冷机组进行试验验证工作,本标准主要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验证。四、标准中涉及

8、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本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团标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标准体系,规范统一了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参数,进而为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提供标准依据。本标准发布实施后,规范统一了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要求,为储能电池稳定运行创造了条件,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提高中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本标准规定了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的技术要求,由于国内外电力行业尚无相关标准规范。因此,填补储能电池技术标准体系空白,为储能液冷设备提供技术支撑。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符合国家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规定及相关技术要求。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8九、标准性房的建议说明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推荐性团体标准十、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建议本标准批准发布7天后实施。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