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653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一、路基工程填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填方前,应将原地表积水排干,淤泥、腐殖土、权芥艮杂物等挖除,并整平原地面;清除淤泥前应探明淤泥性质和深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填土前,应根据工程规模、填土宽度和深度、地下管线等构筑物与现场环境状况制定填土案,确定现状建(构)筑物、管线的改移和加固方法、填土方法和程序,并选择适宜的土方整平和碾压机械设备,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3.填土路基为土边坡时,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50cm;碾压高填土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50CmO4.路基填土应在影响施工的现状建(构)筑物和管线处理完毕、路基范围内新建

2、地下管线沟槽回填完毕后进行;运输挖掘机械应根据运输的机械质量、结构形式、运输环境等选择相应的平板拖车,制定运输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5.施工中使用推土机、压路机、蛙式夯实机等施工机械时,应按照相关的施工机械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6.路基外侧为挡土墙时,应先施工挡土墙,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墙后方可填土。7.填方边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填方破坏原排水系统时,应在填方前修筑新的排水系统,保持通畅。8.填土地段的架空线路净高应满足施工要求。9路基下有管线时,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压路机碾压;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有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

3、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根据机械和车辆的质量与管道的设计载力等情况,经计算确定。10.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基前,应对附近地上和地下建(构)筑物、管线可能造成的振动影响进行分析,确认安全。11借土填筑路基时,取土场应符合下列要求:(1)取土场地宜选择在空旷、远离建(构)筑物、地势较高,不积水且不影响原有排水系统功能的地方。(2)场地上有架空线时,应对线杆和拉线采取预留土台等防护措施。土台半径应依线杆(拉线)结构、埋入深度和土质而定,线杆不得小于Im,拉线不得小于L5m,并应根据土质情况设土台边坡,土台周围应设安全标志。(3)需在建(构)筑物附近取土时,应对建(构)筑物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认安全后

4、方可取土;挖土边坡应根据土质和挖土深度情况确定,边坡应稳定,取土场周围应设护栏。12.地下行人通道、涵洞和管道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行人通道和涵洞的砌体砂浆强度达到SMPa.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预制顶板安装后,方可填土。(2)管座混凝土、管道接口结构、井墙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方可填土。(3)通道、涵洞和管顶50c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碾压,通道、涵洞和管顶两侧填土应分层对称进行,其高差不得大于30cmo13.轻型桥台背后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填土前,盖板和支撑梁必须安装完毕并达到设计规定强度。(2)两侧台背填土应按技术规定分层对称进行,其高差不得大于30cmo(3)台身砌体砂

5、浆或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方可填土。二、路基工程排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路基土层中需排水时,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附近建(构)筑物、地下现状管线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排水方案。排水方案必须满足路基施工安全和路基附近建(构)筑物与现状地下管线的安全要求。2.安装水泵时,电气接线、检查、拆除必须由电工进行;作业中保护电缆线完好无损,发现电缆线损坏、漏电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机,并由电工处理;潜水泵运行时,其周围30m水域内人、畜不得入内。3.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维护施工区域内的排水系统,确认畅通;施工范围内有地表水应及时排除,施工区水域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泵体、管路应安装牢固,进入

6、水深超过l2m水域内作业时,必须选派熟悉水性的人员,并应采取防止发生溺水事故的措施。4施工中遇河流、沟渠、农田、池塘等,需筑围堰时应编制专项施工设计方案,经过审批形成文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围堰顶面应比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1)水位昌70cm;围堰断面应据水力状况确定,其强度、稳定性应满足最高水位、最大流速时的水力要求;围堰外形应根据水深、水速和河床断面变化所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冲刷等因素确定;围堰必须竖固、防水严密;堰内面积应满足作业安全和设置排水设施的要求;筑堰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拢。(2)在水深大于1.2m水域筑围堰时,必须选派熟悉水性的人员,并采取防止发生溺水的措施。(3)采用土袋围

7、堰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深1.5m以内、流速LOm/s以内、河床土质渗透系数较小时可采用土袋围堰。2)堰顶宽宜为lm2m,围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和黏土芯墙;堰外边坡宜为1:1-1:0.5;堰内边坡宜为1:0.5-1:0.2;坡脚与基坑边缘距离应据河床土质和基坑深度而定,且不得小于1m。3)草袋或编织袋内应装填松散的黏土或砂夹黏土。4)堆码土袋时,上下层和内外层应相互错缝、堆码密实且平整。5)水流速度较大处,堰外边坡草袋或编织袋内宜装填粗砂或砾石。6)黏土心墙的填土应分层夯实。(4)采用筑土围堰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深1.5m以内、流速50cms以内、河床土质渗透系数较小时,可筑土围堰。2)堰顶

8、宽度宜为lm2m,堰内坡脚与基坑边缘距离应据河床土质和基玩洙度而定,且不得小于Im(I3)筑堰土质宜采用松散和粘性土或砂夹黏土,填土出水面后应进行夯实,填土应自上游开始下游合拢。4)由于筑堰引起流速增大,堰外坡面可能受冲刷危险时,应在围堰外坡用土袋、片石等防护。(5)采用明沟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水井应设置在低洼处;水泵抽水时,排水井水深应符合水泵运行要求。2)设在排水沟侧面的排水井与排水沟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排水井深度与土质确定,其净距不小于Im,保持排水井和排水沟的边坡稳定e3)排水沟土质透水性较强,且排水有可能回渗时,应对排水沟采取防渗漏措施。4)排除水应引至S巨离路基较远的地方,不得漫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