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8641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唐代杜甫石壕吏赏析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己臭!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词句注释(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逾(yJ):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2、(5)啼:哭啼。苦:凄苦.(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U):防守,这里指服役。(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9)新:刚刚。(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13)惟:只,仅。孚-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16)老妪(yCi):老妇人。衰

3、:弱.(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溢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23)独:唯独、只有。45白话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狼,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

4、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抛眯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创作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

5、,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作者简介杜甫(7/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

6、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作品赏析: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7、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西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己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

8、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己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至1J;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己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己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己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

9、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座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Pl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

10、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己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皇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己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

11、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说: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娟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姻力虽衰,请从吏

12、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己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娟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

13、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此诗如实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0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

14、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己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了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细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吏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乂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到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15、,后者很容易理解,但理解前者酬平叛战争的支持)却是一个难点,很容易被人忽略。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思想的呢?写作中空白艺术的使用巧妙地表现了这一点。首先对差役这-形象地塑造采用了空白艺术。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了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至/幕后.对老妇则是用了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二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大量的空白需要我们根据老妇人的致词来填充: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J.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而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

16、,在一定称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其次对自身形象地塑造采用了空白艺术。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地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地完美统一”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地同时,通过独特地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地主观感Ji,并且诗人杜甫往往是诗中鲜明地人物形象。他时而

17、站出来劝说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又呈吴郎杜甫将旧居让给吴郎居住,还惦念着原来西邻的贫妇人,所以写这首诗请吴郎对她多加照顾:不要阻止她来打枣,即便她对新主人有恐惧之心,也应多加体谅,不要便插疏篱令她反感。)时而因忧国伤时而泪流满面: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时而痛斥贫富的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而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鹿天下寒士俱欢颜.但在石壕吏中诗人以一句暮投石壕村交代了自己出场后便不再出现,直到结尾才现身: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始终没有站出来说话,这对于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杜甫来说是反常的,这种反常正是诗人内心矛盾的印证。诗人同情人

18、民,希望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但是面对急需补充兵力又只能从百姓那里征兵的政府他又能说什么呢?无可奈何,无言以对。诗中虽然只有两句话写自己,但诗人心中却激情澎湃,有千言万语。诗人形象的空白引人深思,它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情。一、诗歌鉴赏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陪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炭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注幽咽。夭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OA.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

19、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领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D.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2 .把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换成征兵好不好?为什么?3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_,石壕吏为“”之一.4 .请用一句话归纳听妇前致词的

20、内容。5 .按要求问答问题。(1)联系全诗内容,请谈谈你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如何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诗?7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9 .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老妇一家的遭遇,这个字是。10 .诗人对文中小吏的描写只用了呼与怒,请根据这个特点及老妇的其中一句致词,设计小吏的问话小吏: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1 .春望与石壕吏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战争背景下创作的,但两首诗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春望抒发的是i而石壕吏则表达出作者的矛盾心理:既,又。12 .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13

2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4 .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15 .请你赏析“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的独”字一词的表达效果。16 .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17 .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甲1石壕吏节选杜甫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袁,请从吏夜更,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乙】

22、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表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18 .【甲】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通过对比,表现了差役的和老妪的。【乙】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写出了他的。19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宸分别体现了老姬和卖炭翁不合常理之举或矛盾之处,请具体阐述。20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式微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石壕吏唐杜

23、甫墓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出力虽衰,请从吏在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各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OA.两首诗在句式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均属于近体诗。B.式微通过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含蓄抒情。C.石壕吏中作者歌颂了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D.两首诗都有较强的记叙和描写以及作者的内心独白。(2)请分析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异同点。(甲)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

24、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死者长已 请从吏夜听妇前致词:三男呻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注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坏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25、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2 .甲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一一.3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论证了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B.乙文叙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C.从写作意图看,甲诗和乙文都提示人们,将思考聚焦于战争中的人”。D.在写法上,甲诗将翁”与“妪”对比,乙文将“得道与失道对比。35 .甲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乙文体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符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6、,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验马,西市买鞍耨,南市买售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选自木兰诗)(乙)墓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选自石壕吏)36 .请你

27、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句子。37 .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38 .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39.马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火(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两首诗都善于用典,下列关于其典故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颈联化用了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先叙此日”六军不发,赐死杨妃,又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28、嘲笑牵牛,誓不分离,两相对比,其意自明,笔致跳脱,蕴含丰富。B.李诗尾联中莫愁源自南朝乐府歌辞,指婚姻美满的女子。诗人将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与普通百姓莫愁进行对比,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引人深思。C.袁诗化用长恨歌石壕吏,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前者哀帝王爱情悲剧,考者叹百姓生离死别,对比鲜明,莫唱”泪比长生殿上多更表明了作者的历史观。D.袁诗银河一词也化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人间”二字将这个神话故事引入现实生活,写出了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争和徭役划出的银河”,使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2)两首诗都是咏史之作,其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1 .D2 .不好,因为“捉字暗示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用捉人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