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9910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绪论1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选择):研究对象:国家贸易一研究国际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经济规律国际贸易学一一宏观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那么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重点是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开展的关系,从总体上考察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以及政府有关贸易的政策与措施等等。研究范围和任务:(1)各个社会历史开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各个开展阶段上国际贸易开展的具体形态和商品运动的一般规律。(2)各个社会历史开展阶段,特别是当代世界贸易的具体材料和现实材料。(3)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开展的特殊规律。(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东欧国家和第三世

2、界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开展情况。)(4)国际贸易的理论。(5)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2 .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条件: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国家的产生3 .国家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相同点:贸易地位一流通、中介贸易过程一大同小异贸易内容一货物、效劳贸易目的一利润、经济效益不同点:困难一语言交流、风俗习惯、政法制度、市场调研复杂一货币与度量衡、商业习惯、交易环节等风险一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4 .国家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名词解释):货物贸易: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商品)贸易,它是指有具体形状的商品如大米、服装、机器等的交换活动。效劳贸易:效劳贸易也称为无形(商品)贸易,传统上它是指无形劳务的提供与接

3、受。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效劳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指把本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及本国化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进口贸易:进口贸易是指把外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本国国内市场销售。过境贸易:过境贸易是指当A国须经过C国国境把货物运往B国时,这批经过C国运往B国的货物,对C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复进口: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称为复进口。净出口和净进口: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或某类)商

4、品进口和出口比拟的差额。如出口大于进口,其差额称为净出口额:如进口大于出口,其差额称为净进口额。出口和进口比拟的差额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用金额表示。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的生产国与商品的消费国直接进行的贸易。间接贸易:间接贸易是相对于直接贸易而言的。当商品的生产国与商品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时,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便是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也称为中转贸易。在间接贸易下,当商品的生产国与商品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时,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而对于充当第三国的国家而言,此贸易便是转口贸易。总贸易:总贸易是以货物越过国境为标准来划分进出口。专门贸易:专门贸易那么是以货物经过

5、结关为标准来划分进出口。陆路贸易:陆路贸易是指以货车、汽车等陆路交通运输工具作为货物运输方式的贸易。海路贸易;海路贸易是指以轮船等海上交通运输工具作为货物运输方式的贸易。空运贸易:空运贸易是指以飞机等空中交通运输工具作为货物运输方式的贸易。邮购贸易:邮购贸易是指以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的贸易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为确定彼此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无纸贸易:EDl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互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

6、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又由于使用EDl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因此EDl又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无纸贸易”。水平贸易:南南贸易一开展中国家之间北北贸易一兴旺国家之间区域内贸易垂直贸易:南北贸易一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贸易总值,也可称为贸易值。贸易额分为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金额表示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开展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以金额表示的国际贸易总值。它是反映某一时期世界贸易开展规模的重要指标。贸易量:剔除价格波动后的对外贸易值。

7、对外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比拟的差额。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也可称为出超: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入超;当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平衡.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贸易结构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效劳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货物贸易结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和效劳贸易在其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国际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额和效劳贸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8、:。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说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效劳的去向地和进口货物和效劳的来源地。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与该国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它一般表现为一国的对外贸易额与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1 .重商主义(选择):主要观点: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主要由商人、官员、牧师和哲学家等提出和倡导,观点和政策主张虽各异,但对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却有共

9、同点。(一)金银货币是一国真正的财富;(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三)坚持多卖少买的原那么和国家干预。政策:对金银进行管理,禁止出口。西班牙法律规定,运金银出口者处死刑;对殖民地的贸易进行独占垄断。英国航运法规定,一切自殖民地输出,及向殖民地输入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舶:征收关税制度,进口征高税,出口免税或退税;奖出限入,原料进口鼓励,原料出口禁止.英国禁止活羊、羊毛、毛纱出口,出口者,处断臂至死刑:对航运进行管理。英国航海法规定,除欧洲货物输入英国时允许用原产国船舶外,一律用英国船只;扶植手工业;招聘外国技工,禁止优秀技工离开本国,鼓励人口增殖,压低工资。评价: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中所涉及的

10、一些概念(如顺差、逆差)、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等对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启发;重商主义者提出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迄今仍被许多国家(尤其是开展中国家)所采用;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那么减少财富。2 .(1)绝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代表作:国富论1776年出版,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用以解祥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果。主要观点: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同样产品的条件下,一国生

11、产其中效率较高、本钱较低、卖价较廉价的产品,从而形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换或贸易,进而形成专业化分工,参加贸易和分工的国家都从中得到利益.各国都利用各自生产条件上的绝对优势,生产那些本钱低于其它国家的产品,然后去交换本国生产本钱高的商品,这对己对他都有好处,也称绝对本钱理论。(2)比拟优势理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Ricado17721823)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观点:比拟优势理论指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地位,这两个国家之间仍会进行贸易。只要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

12、轻的原那么,即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例外: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而且两种商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程度相同时,那么两国之间不会产生分工和互惠贸易。要素禀赋理论及里昂惕夫之谜一、要素禀赋理论代表人物:伊莱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代表作: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年出版该理论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理论)假设前提:1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与两种生产要素,即2X2X2模型2 .生产技术相同,即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3 .消费者偏好相同,既两国消费

13、无差异曲线的方位与形状相同4 .要素密集程度固定,即某种产品在A国是资木密集型产品,在B国也是资本密集型产品、5 .规模收益不变,即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成线性正比关系6 .要素流动性7 .完全竞争8 .商品白由流动根本内容:H-O模型的根本命题是: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富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例如,资本丰裕的国家将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理论模型的根本结论基于如下推理过程:(1)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是由它们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造成的。(2)各国生产同种产品的本钱不同,是由生产本钱的差异造成的。(3)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生产本钱的差异造成

14、的。(4)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其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生产同种产品时,分别处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拟优势。H-C)理论试图说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各国比拟优势得以形成的根底。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H-O-S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PaUlASamUelSon)根据H-O理论提出的.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H-O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H-0、H-O-S内容*包括:一是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即,原先要素价格比率不一致的两个国家,在发生自由贸易后,要素价格比率会趋于均等,最后

15、到达完全相等。二是要素价格绝对均等化:即,原先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的国家不相等,经过自由贸易后,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到达完全相等。三、里昂惕夫之谜内容:美国参加国际分工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根底上的,而非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根底上,也即该国利用外贸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众所周知,美国为资本丰富国,按H-O定理,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成为悖论。解释:(4个方面,知道两种)1、劳动力不同质和人力资本里昂剔夫自己认为,谜可能是由于劳动力不同质劳动力不同质:即美国劳动力效率高,是外国劳动生产率的3倍,按进口竞争替代品计算的劳动力复原为外国

16、劳动力须乘以3,就会与HQ命题一致。同时,资本也不同质,美国资本效率更高。人力资本:劳动可分为两类,即简单劳动和须经教育和培训后才能从事的技能劳动。人力资木指表达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是由教育、训练和健康投资而花费的资本,既需时间、也需资源。凯能的估计方法是将技能劳动者超出简单劳动者的工资资本化,并将工资差看成人力资本的报酬。美国出口部门的人力资本比世界其他地区更高。2、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即美国进口竞争替代品在美国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在外国为劳动密集型商品。3、贸易壁垒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也可能是贸易保护的结果。克莱维斯(KraViS,1956),美国进口中的劳动密集型

17、商品确实要比劳动密集度低的商品受到更高的进口壁垒的限制。罗伯特鲍德温为美国劳工部所作的研究也说明,美国对产值中劳动力含量高于平均水平的产品,尤其是对包含非农业非熟练劳动的产品的进口限制是最多的。另一方面,别的国家也可能对它们缺乏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实行较高的贸易保护。4、自然资源论凡尼克(J.Vanek,1959)认为,里昂剔夫之谜的症结在于里昂剔夫的计算局限限于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这一要素的作用。某些自然资源是美国所稀缺的,但它们只有与大量资本结合起来才能进入生产过程。因此美国进口的一些自然资源产品,同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造成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过高的根源

18、。如果把自然资源行业排除在计算范围之外-谜不存在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一、产业间贸易:指按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优势实行专业化的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一国对同一类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即所谓双向贸易。(1)产品异质论同一产品,由于品牌、商标、款式和包装等不同会形成实物形态上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性产品。即使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实物形态是相同的,只要在信贷条件、销售效劳和交货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视此产品为异质性产品。同一种产品具有多种型号、规格、式样,此同种产品也被视为异质性。(2)规模经济论所谓规模经济论是指所有投入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本钱下降,收益会随规模的扩大呈报酬递增的趋势。(3)技术差距论生产

19、创新产品的企业由于采用某种新技术,而导致创新产品处于暂时的垄断地位:此时,竞争对手尚未取得该项产品创新的技术,同时,法律保护生产创新产品企业的创新技术(知识产权),从而出现技术差距。(4)偏好相似论需求是引起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根底:收入水平差异又是决定各国需求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通常需求高档的消费品和资本品;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那么通常需求较低档的消费品和一般的资本品。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潜在障碍;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T需求结构就越相似f两个国家之间的潜在贸易量就越大。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呈现出由创新阶段或称

20、为新产品阶段一成熟阶段一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组成的周期,旦周期各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创新阶段或称为新产品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主要是在国内进行生产并通过出口将新产品介绍到国际市场上去第二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拟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与此同时,国外的生产也已增加,创造国的出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地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技术己不再是新颖和秘密的,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产品的机器(如装配线)中了。任何国家只要购置了这些机器也就购置了技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己

21、经逐渐消失。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一、概述(选择):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各国在对外贸易中所制定和实行的各项管理措施的总称。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开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制定和执行国际贸易政策的宗旨;是保护本国市场和促进国内产业的开展,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维持本国的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某一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局部,属上层建筑范畴:为开展经济效劳,并随着国内外的经济根底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促进经济开

22、展与稳定(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3)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一)对外贸易总政策(二)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的对外贸易政策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影响因素:政治和经济平安经济结构和比拟优势产品的竞争能力与别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与他国的政治关系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当的义务领导人信奉的经济和贸易理论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立法机构在制定和修改对外贸易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前,征询企业、社会集团的意见最高立法机构所公布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1、对外贸易法规2、主管贸易事

23、务的行政部门海关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鼓励出口和管理进口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二、演进:(超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含义: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借助垄断实行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到达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第一,保护的对象不再只是国内的幼稚工业,而主要是国内高度开展的工业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最多的恰好是可供出口的物品。第二,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植工业的自由竞争能力,而是稳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地位。第三,保护不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垄断国内市场,并在

24、此根底上对国内外市场进攻性扩张。第四,保护的利益由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第五,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不只有关税壁垒措施,还出现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以及其他奖出限入的措施。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1,代表人物:凯恩斯,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2,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三、保护贸易政策与理论:保护贸易政策含义:是指利用国家权利对外贸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通过高额关税或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入,保护本国产业免遭外国产品竞争,同时采用各种优惠,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刺激本国工业开展的贸易政策。贸易保护理论;(一)贸易保护的传统理论依据(1)、主要流行于开展中国家的贸

25、易保护理论保护幼稚工业论(本块重点,其余选择)历史悠久:(1)18世纪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91制造业的报告提出这一观点(2)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全面阐述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观点和内容:(1)阶段不同,采取的政策不同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采取白由贸易政策农工业时期: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农工商时期:自由贸易政策(2)保护对象:只有刚刚开始开展且存在强有力的外国竞争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3)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4)保护的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方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保护幼稚工业

26、论评价:这一理论所指导的政策措施具有积极作用。存在问题:a、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b、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2)改善国际收支论(节流/开源)(3)改善贸易条件论(4)增加政府收入论(5)民族自尊论(“爱国主义/民族自尊*)(2)、兴旺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1)保护就业论(2)保护公平竞争论(受害人姿态)(3)社会公平论(4)国家平安论(平安比财富更重要)(二)贸易保护新理论(1)、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关税保护措施来分享这些外国垄断或寡头企业的利润,弥补国民利益的损失。(2)、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企业获胜后所得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问题:(1)外国政府可能会

27、采取同样的措施。(2)信息的准确性问题。(3)、国内市场失灵论有学者认为:在国内市场失灵时,通过保护来扩大某市场可能产生社会边际社会收益。第四章关税一、关税的含义: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政府对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收。二、关税的种类名词解释L进口税:进口国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一种正常关税。出口税:出口国海关在木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又叫通过关税。财政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木国工业或农业开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惩罚关税或报复关税:一

28、国对别国因对其进行贸易歧视,违背协议,而对从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普通关税:又称一般关税。是指与本国没有签署贸易或经济互惠等友好协定的国家原产的货物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这种关税税率一般由进口国自主制定,税率较高。优惠关税(重点):最惠国待遇下的关税:是指缔约国双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第三国在贸易上的优惠、豁免和特权同样给予缔约对方。特定优惠关税(特惠税):只对特定国家提供的一种特别优惠的低关税,第三国不得享受。(洛美协定国家间实行的这种优惠关税是目前世界上最优惠的一种关税,一是优惠商品广;二是一种非互惠单向优惠关税:三是优惠幅度大,列入优惠的产品全部免税进口。)普遍优惠制下的关税:工业兴旺

29、国家据其给惠方案对来自开展中国家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优惠关税制度。普遍的:要求所有工业兴旺国家向所有开展中国家无例外地给予普惠制待遇。非歧视的:其优惠对所有开展中国家均无区别,一视同仁。非互惠的:由兴旺国家在非对等的根底上向开展中国家单方提供优惠,而不要求获取互惠待遇。普惠制方案的一般内容:受惠国家或地区:名单/动态受惠商品范围:一般:农产品受惠产品较少工业制成品都可受惠关税幅度: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普惠制减税幅度保护措施:一是例外条款二是预定限额原产地规那么原产地标准完全的原产品含有进口成份的产品:“实质性变化标准:加工标准、百分比标准(增值标准)给惠国成

30、份原产地累积直运规那么书面证明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和滑动关税:当某种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法定关税:海关税那么上列出的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目的税率。附加关税:反倾销税(大题,与反倾销结合):是为抵挡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协议的主要内容WTO反倾销协议的全称是关于执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整个协议共分为3局部,由18个条款和两个附录组成。A反倾销协议的实体规定协议

31、规定,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3项根本条件:(Al)倾销存在(A2)损害存在(A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协议的实体规定即是关于确认这3个根本条件的规定。Sl)倾销的存在确定正常价值:第一,出口国国内售价第二,对第三国出口价格第三,结构价格(=生产本钱+合理的管理费用、销售及其他费用+合理的利润)协议规定,以上三种方法依次使用。实践中,许多国家依其反倾销法的有关规定,往往采用下述价格:(非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类比国)价格结构价格相同产品或相似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在上述两种方法都不适用或无法使用时,将选择某个市场经济国家相同产品或相似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该产品

32、的正常价值。(A2)损害的存在根据协议的规定,所谓损害是指对进口国国内已建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者对新建行业造成实质性阻碍。(A3)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B反倾销协议的程序规定协议对反倾销调查的程序做了详细规定,具体包括:(Bl)反倾销调查的发起(B2)立案调查(B3)举证与证据审核(B4)初裁与终裁(B5)行政复审和司法审查C,对倾销的救济(CD临时反倾销措施(C2)价格承诺(C3)最终反倾销措施D、其他几项重要规定(Dl)追溯征税92)协议规定,在整个起诉过程中有关调查、裁决的结果、理由等,当局都必须予以公布。这也表达了透明度和公平的原那么。93)代表第三国起诉。这

33、种情况的出现是倾销商对本国出口产品,并未给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却给第三国同业造成了损害。此时,经第三国当局申请并授权后,木国可以代表该第三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第三国必须提供有关的详细资料和一切必要的协助,但是否受理那么取决于本国当局。反倾销协议实施及影响A、外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方面的膨响B,外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现状C、我国频遭反倾销起诉的原因D、对策建议反补贴税(大题):禁止性补贴:又称红灯补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基于实际或预期的出口量或出口收益而给予的补贴,即出口补贴;二是使用本国产品以替代进口而给予的补贴。可诉补贴:可起诉补贴,又称黄灯补贴,是指法律上或事实上给予国内特定产业(或企业)

34、或地区的补贴,当这类国内支持补贴对其他成员方的经济贸易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影响时,受到损害的成员方可以对补贴措施提出申诉,进而采取反补贴措施。(补贴、损害、因果关系)不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又称绿灯补贴,是指那些任何成员方在实施过程中其他成员方一般不得对其反补贴调查的补贴.两类,第一类是非专向性补贴,即那些普遍适用的补贴。第二类是符合特定条件的专向性补贴。包括:科研活动补贴、落后地区补贴、环境保护补贴(学会区分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报复关税:是指发现贸易对方出现起施行待遇或违背贸易法规或拒绝接受WTO裁决后,可以通过征收报复关税的方法予以报复。三、海关关税分类原那么:海关税那么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

35、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商品、免税商品以及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税那么一般包括两个局部:一局部是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另一局部是关税税率表。海关税那么的货物分类方法:1、按照货物的自然属性分类。例如:动物、植物矿物等。2、按货物的加工程度或制造阶段分类。例如:原料、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等。3,按货物的成份分类或按工业部门的产品分类。例如:钢铁制品、塑料制品、化工产品等。4、按货物的用途分类。例如:食品、药品、染料、仪器、乐器等。5,按货物的自然属性分成大类,再按加工程度分成小类。货物分类的排列层次,一般可分为三级到五级。先按自然属性、用途或组成成份等分成假设干大类,

36、再进一步分成章或级,再列出商品工程。一般顺序为:类、章、组、分组、根本工程、细目(子目、分目)海关合作理事会税那么目录布鲁塞尔税那么目录把全部贸易商品共分为21类、99章、1015项税那么号。前四类(1-24章)为农产品,五类至二十一类(25-99章)为工业制成品。分类原那么:按照商品的原料组成为主,结合商品的加工程度、制造阶段和最终用途来划分。税那么目录通常把使用同类原料者归为一章,同一章内的商品再依据加工程度、制造阶段来编排其税那么号列,加工程度愈复杂,税那么号愈后。目录的栏目:正文局部分三栏:第一栏为税那么号(税目号);第二栏为相应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C);第三栏为商品

37、名称。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SyStem,缩写为HS)。协调制度公约及其附件协调制度终于在1983年6月以国际公约的形式通过,于1988年1月1日在国际上正式开始实施,我国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协调制度为根底的新的海关税那么。HS将商品分为21类97章,第97章留空备用,章以下设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019个六位数的子目。四位数的税目中,前两位数表示工程所在的章,后两位数表示工程在有关章的排列次序。六位数的子目,即表示包括税目下的子目海关税那么的主要种类:根据栏目可分为单式税那么和复式税那么两类;根据税那么制定权,又可

38、分为自主税那么和协定税那么。1,单式税那么和复式税那么2、自主税那么和协定税那么四、关税的征收方法(4种计算公式):1 .从量税:关税税额=商品进口数量X从量关税税率2 .从价税:从价税额=完税价格X进口从价税率3 .混合税:关税税额=(货物进口数量X从量关税税率)+(完税价格X从价税率)4 .选择税:在从价标准和从量标准中选择一种计税。五、关税保护度一、关税水平1、简单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二、名义保护率名义保护率:指的是某种商品受到国家关税制度或其他保护措施的保护而引起的该商品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局部对国际市场价格所占的百分比。(世界银行的解释)其公式为:名义保护率=(进口货物国内

39、市场价-国际市场价)(国际市场价)X100%三、有效保护率ERP=VERP=。(G)2上式中:ERP一有效保护率;Vt-征收关税后的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V-表示自由贸易(不征收关税)时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h、Pl分别表示产品(成品)的名义税率和单位价值;t2,P2分别表示原材料等投入品的名义税率和单位价值。由公式2)可得(1)当tt2时,那么ERPXi(2)当t=tz时,那么ERP=t(3)当一t2t1t2时,那么OERPt(4)当hRt2时,那么ERPeo(负保护)第五章非关税壁垒一、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大类。直接限制是由进口国

40、直接对进口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间接限制是指对进口商制订一些严格的制度与程序,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二、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及特点传统的非关税壁皇(四种制,简答、名词解释)(一)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进口配额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全球配额和地区配额;单边配额与双边配额。1)绝对配额: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量,到达这个数额后,便不准

41、进口。(1)全球配额(2)国别配额,又称地区配额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ii)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2)关税配额: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免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那么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或地区关税配额。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又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二)自愿出口配额制,简称自限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所谓自愿出口配额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

42、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进口许可证制1、概念: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那么一律不准进口。在实行进口许可证制时,进口国有关外贸管制机构必须事先公布商品目录。凡列入目录表中之商品,进口商在进口前必须向发证机关申领许可证,然后在进口时凭该许可证核准的数量、金额办理进口报关,方得进口。2,进口许可证的种类(1)根据其有无配额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国家有关当局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对于每一笔进口货发给进口商具有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进口许可证。配额额度用完,进口许可证也停止签发

43、。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政府有关当局预先不公布进口配额,发放有关商品的进口许可证只是在个别考虑的根底上进行,而没有公开的配额数量依据。即进口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后者:没有公开的标准/执行上灵活性大/困难/限制进口的作用更大(2)公开一般许可证又称公开进口许可证或一般许可证或自动进口许可证它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凡列明属于公开一般许可证工程下的商品,进口商只要填写此许可证即可获准进口.特种进口许可证又称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即进口商向政府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政府有关当局逐笔审查批准后才能进口。(四)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

44、的汇价的一种制度。种类1、数量性外汇管制: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2,本钱性外汇管制:所谓本钱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本钱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3、混合性外汇管制:所谓混合性外汇管制,是指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本钱性的外汇管制,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影响控制商品进出口。三、技术性贸易壁垒1、含义:指商品进口国制定并执行具有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商品标准、法规以及商品检验的合格评定等要求,从而对贸易形成的障碍。2、特点(1)通过国家政府制定法规f2)内容广泛(3)复杂多样(4)不易分辨是否正当(5)兴旺国家主动3、

45、影响:(1)对兴旺国家的贸易影响(2)对开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3)对整个国际贸易的影响4、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原那么实施TBT协议应遵循以下根本原那么:(1)、贸易影响最小原那么。(防止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原那么)(2)、非歧视原那么。(3)、统一性原那么(协调原那么)(4),透明度原那么(5)、等效原那么(6)、互认原那么(7)、必要性原那么8)、对开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异待遇原那么第六章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鼓励出口措施(选择、判断):一、出口信贷(一)出口信贷的概念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

46、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手段。(二)出口信贷的种类1、出口信贷的按时间长短划分(1)短期信贷。通常指180天以内的信贷,有的国家规定信贷期限为一年。原料、消费品及小型机器设备等出口适用短期信贷。(2)中期信贷。通常是指为期1一5年信贷。中型机器设备多利用中期信贷。(3)长期信贷。通常是5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信贷。大型成套设备与船舶等需长期信贷。2、出口信贷按借贷关系划分(1)卖方信贷。它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协议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卖方信贷通常用于机器设备、船舶等的出口。由于这些商品出口所需资金较大、时间较长,进口厂商一般都要求采取延期付款的方法。出口厂商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往往也需要取得银行的贷款。因此,卖方信贷是银行直接资助木国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