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8264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危重症医学是覆盖医学多学科的分支学科,重症监护涉及了护理的各专科领域,主要以循环、呼吸、神经系统作为监护基础,为危重病患者提供多脏器功能支持。1 重症监护理念 ICU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场所,ICU护士工作在危重病学科和先进医疗技术的前沿,是维系科学技术、医疗实践和护理技术的纽带 ICU护理依照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模式,强调监护重点在人及人对疾病的反应上,从而使危重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2 重症监护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机体的功能障碍,减轻患者及亲友所承

2、受的心理压力。3 新型的危重症救治模式由专科技术水平到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由单一器官支持到对多脏器功能的监护,从整体宏观控制到个体微观化处理,注重医护合作在ICU的重要意义。,(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4 重症监护路径早期的复苏与干预治疗,高水平的院前急救与复苏,具有针对性的监护措施和强有力的多脏器功能支持系统。5 国内ICU护理的现状各综合医院均设立了ICU,ICU护士的培训有实际工作锻炼和参加ICU继续教育两种形式,建立了ICU护士准入标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ICU培训活动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6 监护技术在ICU的应用ICU开展各种脏器功能支持技术,

3、要求监护人员具有专业的经验和技术、周密的监护计划、针对性的监护措施,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7 ICU监护技术的管理制订各项监护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技术操作培训,不断改进创新,将先进监护技术应用于临床。,(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8 ICU的基本监护技术包括基础护理、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应用、危重症评估系统。8.1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制度化-明确基础护理质量标准。针对性-评估临床体征,采取个体化的基础护理措施。延续性-落实护嘱制度,保持高质量护理效果。持续质量改进-不断评估基础护理效果,纠正错误,制定预防措施等。,(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8 ICU的基本监护技术 8.1危重症患

4、者的基础护理卫生整顿的意义在于使患者处于一个清洁的治疗条件下接受重症治疗,利于病情观察,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以尊严。包括卫生清洁洗澡、整理床单位、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昏迷患者床上洗头、皮肤损伤的处理、监护管路与环境管理等。,(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8 ICU的基本监护技术 8.2危重症评估系统 TISS评分-反映监护工作量指标,评价危重患者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决定患者转入、转出ICU的时机,利于ICU资源管理;APACHE评分-对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的指标;MODS评分-反映患者发生多脏器损伤的指标;RTS创伤评分-反映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从收缩压、呼吸次数、昏迷评分三

5、方面进行统计。,(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9 各脏器功能监护技术 9.1神经系统评估 GCS(昏迷)评分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将意识等级评估转化为量化评估。正常值为15分,。意识与GCS的相关性:915分意识处于嗜睡或清醒状态,48分意识处于朦胧或浅昏迷状态,3分以下意识处于深昏迷状态。,(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9 各脏器功能监护技术 9.2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压力监测-PAC、PICCO,无创性心输出监测-Nico、IABP等 9.3循环氧合技术液体通气是利用氟碳化合物具有高氧气溶解度的特性,可以改善严重缺氧。中空纤维氧合器是将氧合器通过股静脉放入上腔静脉,使氧气通过中空纤维管壁弥散入血。此

6、外还有ECMO、静输氧等氧合技术。(用得较少),(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9 各脏器功能监护技术 9.4机械通气技术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湿化技术:主动和被动湿化方法。密闭式吸痰具有持续氧疗、维持气道正压通气、预防呼吸道感染、操作便捷等特点。采用程序化脱机方法降低了气管插管的复插率。细菌过滤器有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胸肺部物理治疗可促进萎陷的肺泡复张、促痰液排出、改善通气/血流、有利氧和。,(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9 各脏器功能监护技术 9.5肝肾功能支持-血滤透 血滤透可吸附胆红素,治疗肝昏迷,吸附过量药物,抢救药物中毒,过滤水分减轻组织水肿。包括人工肝、生物肝等技术。9.6

7、胃肠功能支持 腹压监测可观察腹腔压力变化,预防腹部腔隙综合征的发生。密闭肠道引流装置可保持冲洗液不渗漏,利于肠道引流,适用于伪膜性肠炎、消化道出血等大便失禁的患者,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预防褥疮的发生。,(一)国内重症监护的新进展,9 各脏器功能监护技术 9.7营养支持 要素膳选用螺旋型鼻肠管,导管前端具有记忆作用,可通过幽门置入小肠,在鼻饲泵控制下匀速输入要素膳,促进营养的吸收利用,减轻胃负担、减少食物返流。9.8内环境监测技术采用泵控技术精确掌握入量,结合出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来调整液体供给,加强对血糖、电解质的即时监控,随时调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国内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二)国外重症

8、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德国高科技的医疗护理水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护士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服务态度,令人叹服,给人启示。,(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1 ICU病房护理人员配备特点 1.1人员配备充足。床位8张,护士24名,包括护士长1名,副护士长2名,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3,护土长也按护士一样排班,基本每班有1名护士长在岗,以监控病房运作及处理紧急问题。,(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1 ICU病房护理人员配备特点 1.2.护士年轻化,且男护士占较大比例。年龄一般在2040岁之间,30岁以下的占 70%,男

9、护土占40%,年轻的护土精力及体力充沛,反应灵活,接受能力强,适合ICU病房工作量大,病情危,急、变化快的需要。,(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1 ICU病房护理人员配备特点 1.3.护士专业化。ICU病房护士70%获专科护士资格。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医学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对呼吸机使用,心电监护、气管切开、静脉插管等的配合及护理均通过专业培训,对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处理、急救等应付自如。,(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2 病房设置特点 2.1.病房设计合理。ICU病房与手术室只有一条通道相隔,方便护士到手术室接送病人,又减少污染,ICU病人病情恶

10、化时方便到手术室抢救。ICX.T病房均为单间,病房之间有互通门及带活动窗帘的玻璃窗,使病人既不会互相干扰,又可方便护士观察病情。,(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2 病房设置特点 2.1.病房设计合理。护士站在病房中央,中央有一台监视全科病人的心电监护仪,而每间病房的心电监护仪同样可显示全科病人的心电情况,现代高科技用于护理管理,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2 病房设置特点 2.2病房的设备先进、齐全。病房中央放一张多功能床,床的两旁为可移动的电源插座柱;一边插座柱上配有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吸氧装

11、置等,同时还备有简易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用物等。另一边插座柱上配有输液微泵,活动输液架、负压吸痰,中心静脉压测定等装置,仪器可根据病情需要及方便工作而随时移动。,(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2 病房设置特点 2.2病房的设备先进、齐全。病房靠门处设有治疗柜,治疗柜放置急救物品及急救药物,生活护理用品及换药用物,药物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等。ICU病房虽小,但病人所有治疗,护理及抢救均可在病房内进行。,(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1.科学的时间管理。病房实施计划排班和按需排班,护士长为了更好地安排职工的工作和度假,每年年底就做好下

12、一年的休假计划。首先,每位职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自己的度假时间,护士长根据总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职工的愿望。,(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1.科学的时间管理。此外,为了方便护士合理安排每天工作,学习和生活,病房实行按需排班制,每位护士提前1周填写下一个月的希望排班表,护士长排班时根据科室工作量、护士在位及人员搭配等情况,尽量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当出现矛盾时,护士都会发扬协作风格,主动给予支持,以满足“按需”。,(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1.科学的时间管理。这种有效的时

13、间管理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受护士的欢迎,对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增强科室的凝聚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2.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医院的一切医疗护理都是以方便病人和有利于病人康复为宗旨,病房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负责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观察病情等。在工作过程中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将心理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等灵活贯穿在全过程。,(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2.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去思考和探索,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4、,有利于培养护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专业知识。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护理的客观性、独立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3全员参与,实施物品规范化管理。在人员紧、事务繁忙的情况下,科室实行人人参与,对物品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病房的用物均为定点放置,所有药物及用物有标准化基数,每天由护士清点并按要求填写补充单,第二天药房及消毒中心就按所需量准备,并通过自动传送中心传至病房。,(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3 病房护理管理 3.3全员参与,实施物品规范化管理。病房所有物品及药物均分类

15、存于柜内,柜外贴有明显的标签,整齐清洁,一目了然。护士长起到监控作用,通过权力下放,全员参与,增强她们的责任心和彼此的信赖感,工作起来更主动,更能互相合作。,(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4 护士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 4.1.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护士都很爱岗敬业,她们总是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充满自信地来迎接每一天。她们工作认真、谨慎、责任心强,ICU病房全是重症病人,一切生活护理均由护士承担,他们对病人从不嫌弃或急躁,而是非常认真,耐心地做好全部生活护理,如喂饭、擦浴、擦大便等,如遇上抢救病人迟下班,护士也毫无怨言。,(二)国外重症监护的新进展,德国ICU病房的护理管理

16、 4 护士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 4.2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可用“四心”来形容,爱心,细心、耐心和同情心。护士对病人如亲人,真正地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护士总是以最适度的笑颜、最恰当的语言和最熟练的动作为病人精心护理。,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1 医务人员进入ICU的管理制度 为减少交叉感染及维护ICU的正常工作秩序,所有进入ICU的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规定:1.1医务人员进入ICU须走医务人员专用通道.1.2进入ICU前必须换鞋,更衣.将自己鞋整齐摆放于ICU指定的鞋柜,然后赤脚踏扳,更换ICU专用拖鞋(或鞋套),及ICU专用隔离衣.,(一)重症监护室的

17、管理,1 医务人员进入ICU的管理制度 1.3工作人员走近病床旁时须戴口罩,接触病人时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听诊时须用各病床之专用听诊器.1.4未经ICU同意,谢绝带家属进入ICU探视.1.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进入ICU时必须戴口罩,其它传染病者谢绝入内.1.6服从ICU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ICU的消毒隔离制度.,(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2 ICU工作常规 2.1.病人到达ICU后,认真及时了解病情,医护密切配合,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并采取救治措施.病人意识状态情况,瞳孔是否改变,肢体活动是否正常,若病人有外伤史,特别注意脏器的损伤,如肝,脾,肾,心,肺等.生命体征测定:Bp P R

18、SPO2 T.立即急诊生化(Na K Cl BUN Cr Clu)及必要时动脉血气检查.持续心电监测,尽快床旁EKG,据病情定期测Bp.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心要时开放气道.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深静脉置管.根据病情留置尿管,记单位时间尿量.检查各引流管是否通畅在位,了解并记录引流量及性质.尽快向家属交待病情及ICU管理制度.,(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2 ICU工作常规 2.2ICU医生每天至少一次向病人家属通报病情,病情变化特别是恶化时随时通报。涉及具体的专科情时应由专科医生给予解释。,(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2 ICU工作常规 2.3.内科系统病人原则上由ICU医生负责管理,外科系统

19、病人由ICU及专科医生共同管理,ICU负责生命体征,内环境稳定及各脏器的支持与维护,液体入量及抗生素的使用,应与专科医生协商;专科情况由专科医生负责处理。,(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2 ICU工作常规 2.4病程记录:ICU医生书写病程记录按ICU医生值班制度执行;专科医生应定期书写以专科情况为主的病程记录。,(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3 ICU收容及转出病人制度 3.1收容范围:已经或很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可望通过加强治疗治愈或好转的危重病人.对于虽然危重,但在目前无救治可能的病人,如恶性肿瘤晚期,脑死亡等及传染病,精神病人不宜收入ICU.特殊情况例外.,(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3 ICU收容

20、及转出病人制度 3.2.收容途径:门,急诊及各病区的危重病人,全麻后,重大手术后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各种术后病人.3.3非常紧急之危重病人及术后需加强监护治疗的病人,可电话通知ICU,以便作好接收准备.一般情况下,应由ICU医生会诊,同意后,方可转入ICU.,(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3 ICU收容及转出病人制度 3.4从门,急诊或各病区收容的内科系统之危重病人,由ICU医生负责全面管理,包括医疗文件书写,开列医嘱,申请会诊,交代病情等,外科系统及儿科病人,由专科医生负责病历及其它相关文件的书写,并负责专科情况,及时与病人家属交代病情.ICU医生负责生命体征,内环境稳定及脏器支持,与病人家属交代全

21、身情况,并及时书写病程记录。,(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3 ICU收容及转出病人制度 3.5经加强治疗病情稳定者,由ICU医生决定并负责联系各相关科室或医生,并与病人或家属说明,以取得理解.然后通知管床护士,并书写转科记录.3.6在ICU期间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当班医生及时书写死亡抢救记录,ICU主管医生及时整理病历,并择日讨论.,(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4 ICU为什么实行全封闭管理 ICU是集合了全院的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的特殊场所,收住在ICU的危重病人全身插了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电极,床旁布满了各种抢救仪器,设备,这些管道,电极,仪器,设备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必须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

22、员进行密切的监视,管理,若病人家属在病人床旁不小心触动了这些管道,电极,仪器或设备,就可能会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另外,危重病人抵抗力降低,家属过多探视会增加病人感染的可能,这些感染也可能是致命性的.一旦合并了感染,不仅加重了病情,延长了病程,而且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加重了家属的经济负担.所以,现代概念的ICU必须实行全封闭管理.,(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5 ICU的组织形式 三种模式:开放型 半开放型 闭合型,(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5 ICU的组织形式 5.1开放型 收住病人相对来说不加控制,每个病人有个专业的主管医师负责管理,ICU科主任并不过问或很少过问每个病人的处理和治疗.ICU的具体

23、事务,如监护情况,医疗质量,医护教学,设备采购,科主任参与不多。,(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5 ICU的组织形式 5.1开放型 优点:可以使整个医疗系统的人员在不同程度上积极参与ICU的工作,ICU科主任只在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作用.缺点:某些医师可能缺乏合作精神;科主任难以控制医疗质量,难以控制患者的入院和出院;床位不能获得最佳利用.,(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5 ICU的组织形式 5.2半开放型 所有危重病人如住ICU须经ICU科主任或值班人员同意,但患者的处理和治疗仍有相应专业的主管医师负责,ICU科主任很少参与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治疗。危重病人的收住,转入或转出,必须经ICU主任或值班人员的

24、同意,收住ICU后,由ICU医护人员直接诊治,并对患者的治疗负完全责任,再ICU科主任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处理。,(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5 ICU的组织形式 5.3闭合型 优点:良好的协作关系;对ICU管理更为直接;对医疗质量有相对可靠的保证;控制床位.缺点:与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关系可能疏远.,(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6 ICU日常工作 6.1医疗工作(1)急救装备及措施应常备不懈(2)监测参数定时观察,记录(3)重视报警信号(4)重视机械通气患者(5)重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6)值班医生24小时在岗,(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6 ICU日常工作 6.2 科学研究 6.3 教学工作

25、,(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7 ICU的院内感染管理 7.1 ICU建筑设施及其环境的清洁保持与消毒处理(1)ICU设施:(2)空气净化及消毒:通风,层流;紫外线,熏蒸,喷雾;(3)无尘与清洁的保持:病床,床头柜,门窗;地面;墙壁,天花板,手术室化管理;分房标准:无感染者;潜在感染者;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一)重症监护室的管理,7 ICU的院内感染管理 7.2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1)更衣,换鞋,戴口罩(2)严格洗手制度:床旁设洗手盆(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4)物品不能混用:听诊器,便盆(5)医护人员患感冒,肠炎,或其他传染病时禁止入内(6)工作人员不能在ICU内饮食,禁止种植花草.,

26、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建设,(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 ICU的确切概念是在一个现代化设备较完备的条件下由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收住某些重危病人,为他们进行严密的监测和卓有成效的医疗护理。使他们比在一般条件易于有把握地恢复健康。因此ICU是加强危重,救治疗效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治愈率的有力手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医院ICU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1 ICU的发展与模式 纵观ICU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形成 了三种模式。,(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1 ICU的发展与模式 1.1专科ICU 是建立在专科基础上的。如CCU(冠心病监护病),RICU(呼吸病监护病房),NSICU(

27、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等。专科ICU的优点是专业医护人员处理本专科危重病人经验足、水平高。但对专科以外的诊疗技术。其经验与能力相对不足往往需要其他专科医师协同处理。此外,一所医院要建多个专科ICU,相形之下,投入分散,资源浪费。,(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1 ICU的发展与模式 1.2综合ICU 是跨专业面向全院的集中式ICU。以处理多学科危重病人,实施生命支持。维持重要脏器功能为主要工作内容。综合ICU克服了专科分割的缺陷,体现了医学整体观念,投入集中,减少浪费。这就对每个ICU医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师诊治和处理病情综合水平需全面提高。,(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1 ICU的发展与模式 1.2部分综

28、合ICU 是在上述两种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产生的由多个邻近相关专科联合建立的ICU如SICU(外科监护病房)是典型例子。,(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2 ICU的规模 一般来说,7O一100张床位的医院不用建ICU。也有资料说200张床位的医院应设ICU。ICU的规模视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1 967年英国医学会关于ICU设计的报告中指出:医院应有1 的床位用作ICU。在设有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的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1。,(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2 ICU的规模 七十年代实际一般医院ICU床位达3-5 某些专科如心外科高达1O一1 5。甚至更多。我国亦有特殊情况的。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500

29、张床位。ICU达8O张。CCU40张。ICU最小规模宜4张床因为不足4张床位的ICU也要占用相同规模的护理人员和设备,是很不经济的。一个ICU单元最多设置121 5张床位因为超过1 2-1 5张床。对于一个护士站来说是难以应付的。如果床位需要超过1 21 5张。那就最好建两个或更多的ICU。,(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3 ICU的布局与面积 ICU的布局各式各样,大致有以下三种形式。,(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3 ICU的布局与面积 3.1以护士站为中心,在其周围是一圈监护房间。每间1或2张床,面积约3O平方米。房间隔墙上设有1 500mm*1 200mm玻璃窗,窗的双层玻璃之间有百叶,手动或自动

30、开闭百叶,易于护士观察病人。还能做到与邻近病房的屏蔽与隔音。,(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3 ICU的布局与面积 3.2以护士站为中心,对面的病床呈扇形排列,床与床之间用布帘隔开。,(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3 ICU的布局与面积 3.3通仓式 护士站在床位的一侧,床与床之间亦用布帘隔开。布局的选择以便于监护抢救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美国监护医学协会推荐通仓式的监护病房,房间大床位多,护士站可以同时监护多个病人,操作也方便。床间布帘相隔使床位保持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布帘又可随时拉开,便于清洁整理和设备移动。,(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3 ICU的布局与面积 在ICU内,除了通仓式大房间外,还应

31、设置一些单人间,甚至负压隔离病房,以收住那些特需病人或严重感染、甚或有传染性的病人。ICU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参与抢救工作的人员多,所需的仪器设备也多种多样,因此ICU应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来说,单人间的面积应在1 620m2。通仓式大病房每床面积不应少于1 5m2。床间距离最好在2m以上。,(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4 ICU的辅助用房 ICU除监护病房外,辅助用房的配置关系到对危重病人监护抢救功能的发挥,因此应尽可能齐全。辅助用房的设置,除换车间,更衣室,送餐、配餐室,治疗室,处置室,贮物间,污洗室以及医护办公室、值班室以外,以下辅助用房的设置很有必要,供ICU建设者们参考。,(二)重症监护

32、室的建设,4 ICU的辅助用房 4.1 TPN室 TPN是英文total parental nutrition的缩写,翻译为全胃肠外营养。许多危重病人长期不能进食,为维持营养,需要经深静脉输注高能营养液,如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等此称全胃肠外营养。为防止深静脉穿刺插管输注营养液并发导管感染败血症这种营养液的配制不能在普通治疗室内进行,应在百级净化工作台内配制,这就是TPN配制室。如果有医院在中心药房内已建有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那就可以不再重复建TPN室了。,(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4 ICU的辅助用房 4.2血气分析室 对危重病人,特别是呼吸衰病人,常常需要反复多次抽血检测其血中氧分压(PO2)和

33、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这种检测是采用病人动脉血在血气分析仪内测定的,血气分析仪体积小,占用地方也小,ICU医师都能掌握检测。因此,在ICU内能辟出2m2左右的面积建立血气室,可避免多次往返检验科之不便,非常实用。,(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4 ICU的辅助用房 4.3 家属等候室 ICU的家属等候与手术室不同,主要是等候时间长以多少天计算的。由于ICU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而且费用较多工作人员常需与家属商谈故建立ICU家属等候室非常必要而且应配备床铺等住夜生活的设施。,(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5 ICU的基本设施 ICU的基本设施,包括供水、供电、照明、冷暖空调。医用气体、负压吸引、信号系

34、统等等,都是必需齐备的。这里强调以下几点:,(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5 ICU的基本设施 5.1洗手池 ICU内每张病床(单间式)最好设一个洗手池,水龙头应为感应式,避免医护人员用手触摸龙头。龙头中止回阀尤其需注意,高质量产品可防止冷热水串通。并配备消毒液。单间隔离室最好做成套房形式用作缓冲间,并可单独设卫生间。通仓式大房间内,在适宜的位置至少设2个洗手池。,(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5 ICU的基本设施 5.2 电源插座 每张病床需配4-8只电源插座,采用专门的隔离变压器,保证用电安全,万一短路不影响其他电源。其中一只电源为X光机专设。,(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5 ICU的基本设施 5.3照明灯 除一般照明用灯外,每张病床要有能聚焦的冷光源地灯,以便随时用以手术照明。每张病床要有可调节光度的普通灯,以供随时进行床边治疗和护理。,(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5 ICU的基本设施 5.4监护仪 每张病床监护仪信号应送至护士站,由一台监护仪同时监护多个病人。,(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5 ICU的基本设施 5.5空调设备自控 由于ICU采用全空调系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空调机运行状态(温度,风量压差等)信号送至设备监控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