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8385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管涵技术标准、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一、涵洞概况设涵洞1道,均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具体如下:1 .设6-1.5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进口跌水井,出口直墙,现状冲沟,新建用于排水;二、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4 .公路外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7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8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9 .公路桥涵地

2、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10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三、技术指标1 .跨径:1.5m;2 .荷载等级:公路一Il级;3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4 .设计洪水频率:1/255 .环境类别:I类;6 .环境作用等级:涵台、基础为C级,盖板为B级;7 .斜度:Oo-45,5一级(涵洞轴线与路线法线之夹角);四、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圆管涵主要材料表结构部位混凝土钢筋涵洞管节C30HPB300.HRB400涵洞基础C25-八字翼墙墙身C25-八字翼墙基础C25-帽石C25-隔水墙C25-洞口铺砌C25-五、设计要点1.圆管涵(1)圆管涵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

3、2)圆管涵按刚性管节计算,不考虑管节的变形。(3)恒载考虑填土的重力,按新填土情况计算,填土重力对涵洞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系数K、入按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一2020)中有关规定计算选用。(4)活载计算采用车辆荷载,按30角扩散分布;由于涵顶填土高度20.5m,故不计活载的冲击效应。(5)管节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强度与裂缝验算;不计算管壁环向压力和径向剪力,仅考虑弯矩作用效应。(6)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是在地基应力理论计算值的基础上,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第3.3.4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深度修正所得。(7)当涵底地基

4、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不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设计要求;基底换填材料的选用:换填材料可采用开山矿渣。(8)涵洞台后回填采用开山矿渣,回填类型、回填方式和范围详见具体项目的相关图纸。六、施工注意事项1 .涵洞放样时,应认真核对进出口高程及角度,若发现与实际沟渠底高程、角度差异过大或涵洞有可能悬空时,应及时予以调整。2 .施工时涵洞应设上拱度,一般涵洞的预设上拱度可按下表的数值设置;但入口流水槽面的高程不宜低于涵身中部流水槽面的高程。3 .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管节受力均匀,以免开裂。4 .施工时,必

5、须根据涵洞长度准确配置管节;斜交涵洞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LOm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LOm的管节以0.5m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洞口端墙在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进行浇筑。5 .管节拼接时,填塞缝隙的沥青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6 .拼接缝处管节须紧密连接,接头具体构造:在接缝处15cm(填土高小于等于IOm)或20cm(填土高大于IOm)范围内采用1:3水泥砂浆涂带,呈弓状,最厚处为3cm,并在外侧涂两层热沥青。7 .管涵基础应按设计要求浇筑,管基舲可分两次浇筑,先浇节底的下部分,此时应注

6、意预留节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舲23cm,待安装好管节后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及,并应保证新旧经的结合及与管壁的结合;基底下砂砾垫层、碎石垫层必须均匀、密实。8 .涵洞全长范围内,每46m应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处两端应对齐、平整,上下不得交错。9 .在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沉降缝。10 .管节沉降缝宽度为1.0cm1.5cm,具体构造:节间缝隙采用热沥青浸制麻絮填塞,并用麻绳绕沉降缝一周,外面圈裹两道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或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粗铅丝绑扎固定。11 .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面

7、均涂热沥青三道;进行涵洞外层防水层施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即沥青涂抹需在回填之前进行。12 .八字翼墙与端墙间的沉降缝可于浇筑八字翼墙混凝土时,在端墙面敷设数层沥青和油毛毡而形成(厚度12厘米)。1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与涵洞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其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014 .涵洞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进行回填;洞身两侧填土应严格对称均衡水平分层夯实,其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身两侧填土高度的一倍,压实度不小于96%;洞身两侧紧靠涵身部分的回填土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15 .施工中当涵洞上填土高度不足0.5m时,严禁采用振动或碾压设备对涵顶和洞身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填土高度不足1.0m时,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填;填土高度超过1.0m时,方可采用机械填筑。16 .圆管涵基底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检测:采用轻便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一般情况下每10-20m布置一个断面,每个涵洞不少于三个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三个检测点,地质条件复杂时适当加密。17 .未尽事宜,应符合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