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86490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65. 020. 20CCS B 39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X-2023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productionofLyophyllumdecastes(报批稿)2023 -XX-XX 实施2023-XX-XX发布辽宁省市场曲督管理局1刖S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凤城市大业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农函大玄宇

2、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超、李宏亮、刘国宇、郭学山、马世宇、周腰华、宋艳雨、李学龙、祝永钢。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o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31025879;凤城市大业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边门镇大东村),联系电话:0415-8075807;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

3、育有限公司(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白塔满族乡四合村),联系电话:04295840187o鹿茸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鹿茸菇生产栽培的场地环境、功能区布局、栽培时期、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培养料及配方、栽培工艺流程、包装、病虫害防控和生产管理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749生

4、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鹿茸菇Lyophyllumdecastes学名荷叶离褶伞,属真菌界,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离褶伞属。3.2搔菌myceliumstimulation清理菌袋出菇料面的菌种块、老化菌丝体、残留小菇、菌根等,让菌丝断裂形成机械损伤,刺激子实体形成的技术措施。4场地环境3.3 场地选择生产区域无污染源,远离禽畜舍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地。要求地势

5、平坦开阔、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清洁。4. 2环境条件生产场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要求,生产用水符合GB5749的要求。5功能区布局5.1规划要求根据栽培工艺,结合场地和条件规划工厂总体布局,可分为原料区、装瓶(袋)区、灭菌区、菌种区、接种区、培养区、出菇区、包装区、废菌料处理区等功能区,应具有坚固、防雨、遮阳、挡风、防火等性能。菌种、接种、培养和出菇等核心车间应具有保温和隔热等性能。5. 2原料区为仓库与堆料场,要求处于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便于车辆出入。5.3装瓶(袋)区包括拌料和装瓶(袋)两个车间。5. 4灭菌区安装灭菌锅及相应的配套设备。5.5菌种区设缓冲间、菌种扩

6、繁间和菌种培养间。5. 6接种区靠近灭菌区和菌种区,区内设立缓冲间、冷却间、准备间和接种间。配备温控、空气净化、消毒和传输等设备设施,缓冲间、冷却间、准备间和接种间室内净化等级分别达到十万级、十万级、十万级、万级。5.2 培养区用于菌瓶(袋)发菌培养,配备温控设备和照明设施。5.3 出菇区放置出菇架,摆放菌瓶(袋)出菇生产,配备温控设备和照明设施。室内层架6层8层,层间距不低于45Cnb下层距地面25Cln30Cnb顶层距屋顶1.5ml.8m,过道宽60CnI70cm。5.4 包装区紧靠出菇区,内设包装车间和产品贮存冷库。5.5 废菌料处理区处于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远离出菇区,要求车辆出入

7、方便。6栽培时期设施化条件下可全年生产。7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1. 1品种选择选择适温较广、优质高产、抗病力强的品种。7. 2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菌种生产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要求。菌种质量符合GB/T37671的要求。8培养料及配方8. 1主要原料玉米芯、木屑、棉籽壳等,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9. 2辅助原料麦熬、玉米面、豆粕、石膏、碳酸钙、过磷酸钙等,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1935和GB/T20413的要求。10. 3培养料配方培养料配方见表1。表1培养料配方配方名称成份配方I木屑53%、玉米芯30%、麦妖10%、玉米面4%、石灰2%、碳酸钙1%配方玉

8、米芯30%、木屑30%、棉籽壳25%、麦皴10%、豆粕3乐玉米面建、碳酸钙1%配方In木屑83%、麦熬10%、豆粕3%、玉米面2%、石膏时、碳酸钙1%配方IV棉籽壳50%、玉米芯33%麦秋10%、玉米面5%、石膏1%、过磷酸钙1%9生产工艺流程备料一干料混匀加水搅拌装瓶(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泠)出菇管理采收。9.1备料按培养料配方比例准备好各种原、辅材料。9. 2干料混匀按配方称取各种原、辅料,用拌料机将栽培料干拌IOmin15min.11. 3加水搅拌培养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在65%67%。9.4装瓶(袋)9.4.1装瓶选用IloOnll140OnlI的聚

9、丙烯塑料瓶,自动装瓶机装料,料面距离瓶口1.5Cnb每瓶装料湿重0.7kg1.Okgo9.4.2装袋采用17cm22cmX33cm40CmX0.04cm0.06Cm聚丙烯塑料袋。装袋机装料,采用透气塞封口。9.5灭菌采用数控高压蒸汽自动灭菌锅灭菌,冷空气排尽后,升温至IO(TC105C维持60min,115维持20min30min,121C123维持在60min90min;采用普通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冷空气排尽后,升温至121,维持15Onlin左右。9. 6冷却灭菌后的栽培瓶(袋)移至洁净的冷却室进行冷却,待料内温度冷却至25以下接种。9.7接种接种室内洁净无菌,定期紫外消毒和空气净化。接种

10、前应开启臭氧发生器大于或等于60min,接种前30min关闭臭氧发生器,开启空气净化设备。9.7.1固体接种采用固体菌种时,将菌种瓶(袋)表面用75%酒精消毒后,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菌种需覆盖栽培料表面,一瓶菌种接种25瓶(袋)30瓶(袋)。9.7.2液体接种采用液体菌种时,每瓶(袋)栽培料接种24ml32Inl液体菌种。9.8菌丝培养9.8.1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瓶(袋)移至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0C24Co9.8.1.2湿度培养室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o9.8.1.3光照暗光培养。9.8.1.4通风每日通对流风3次5次,每次20min35min.通风时间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和菌瓶(袋

11、)码放量等灵活掌握。9.8.2后熟期管理菌丝长满袋后进入后熟培养,25C温度下继续培养30d45d,达到生理成熟。9.9出菇管理9.9.1搔菌瓶式栽培菌丝生理成熟后进行搔菌,利用自动搔菌机将表面的老菌皮清除掉,并补充一定量的洁净水。袋式栽培亦可不搔菌。9.9.2催蕾瓶式栽培搔菌后5d7d,出菇室温度控制在22C24C,待菌瓶表面菌丝长至浓白后,温度控制在12C18C,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光照强度300LUX500Lux,每天照射时间8h10h,促使菌瓶(袋)原基形成。9.9.3出菇9.9.3.1温度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418。9.9.3.2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99.3.3

12、通风出菇室每天通风4次6次,每次通风20Inin30min,二氧化碳浓度2500pp通风时间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和菌瓶(袋)码放量等灵活掌握。9.9.3.4光照菇蕾生长阶段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UX500Lux,菇柄长至6cm7cm时,光照强度调增至500LUX800Lux,照射时间8h10h.9.10采收子实体长至8cm14Cnb菌盖直径长至1.5cm3.Ocm即可采收。10包装包装间洁净干燥,温度15C左右,包装用塑料袋符合GB4806.7要求,排除袋中空气,扎好袋口,装入专用纸箱,也可独立小包装。11储藏干燥、低温、避光、无污染条件下储藏。装箱后放入24C冷库,不得与霉变、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13、12病虫害防控12.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选择优质高产且抗病力强的菌种;严格控制投入品质量,生产原料干净无污染;麦敷、豆粕和玉米面等辅料添加应合理;接种室、培养室及出菇场所保持洁净;注意空气循环净化,控温控湿;低温接种;经常消毒杀菌,杜绝虫源,保持厂区内整洁。12.2 物理防治合理安装窗纱、防虫网等设施,做到随手闭门;安装灭虫灯诱杀害虫;及时清除污染菌袋和废弃料。及时清除污染菌瓶(袋),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清运菌渣废料。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生产管理档案,记录生产活动、投入品、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生产管理档案记录表样式见附录A。生产档案记录应保留2年以上。附录A(资料性)鹿茸菇生产管理档案记录表图A.1给出了鹿茸菇生产管理档案记录表的样式。鹿茸菇生产管理档案记录表单位名称:负责人:电话:菌种来源:种植区域地点:种植规模(袋):栽培时间:出菇时间:采收时间:采收标准:产量(kg/):施肥种类:施肥用量:用药种类:用药剂量:具体农事操作记录日期生产活动内容投入品内容使用量使用设备操作人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制表人:制表日期:图A.1鹿茸菇产管理档案记录表的样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