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2317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已亥杂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3 .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4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授课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的其中两首,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写的诗一一已亥杂诗。(板书:己亥杂诗)齐读课题。5 .题解:“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

2、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师述:(已亥杂诗)写于已亥年。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已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到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315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二6 .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二、学习生字恃哀拘擞亥

3、三、识字眼,明诗意。1 .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读诗。(1)指名读。(2)男女合作读。(3)师生合作读。(4)全班齐读。2 .自主学习。(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2)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主要字词的意思。(3)汇报交流。A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指中国。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B.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暗:沉默。究:终究,毕竟。C.我劝天公重抖擞。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D.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降:这里有选拔选用的意思。3.明诗意。(1)指名说诗意。教师点拨。(2)师总

4、结全诗诗意:九州内朝气蓬勃的局面要依靠风雷激荡,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振作精神,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四、多诵读,悟诗情。1 .再次诵读诗歌,小组内互相考查背诵情况。2 .体会诗人的感情。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封建统治下,思想被禁铜,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达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五、拓展延伸。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板书设计:已亥杂诗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