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442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调查研究电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当前,全党再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然而些单位、些个人在调研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差距和不足,影响了调研工作质量。这些问题有几种表现形式:是蜡蜓点水、走马观花,调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虽然各级都规定了每年到基层调研应不少于多少天,但大多数领导事务性工作缠身,很难抽出太多时间到基层搞“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大都是结合检查督导等工作一并开展,有时候一天就去到几个单位,

2、每个单位待不了多长时间。这就造成调研工作不够深入、系统,偏丁碎片化,看似去了不少单位,接触了不少群众,但了解情况停留在表面,对深层次问题掌握不够全面和详细。二是规定路线、接受安排,调研比较被动。一些上级部门到基层调研,很多时候都是按照基层事先定好的路线,你让我去哪我就去哪,你让我看什么我就看什么,缺乏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四不两直的较真精神。而基层出于“扬长避短”的考虑,对问题和短板习惯性地“藏拙”,展示给上级部门的往往都是亮点工作、“窗口”单位,是经过事先精心准备、认真包装的。这样的“只见鲜花不见刺”调研,即便了解一些情况也不全面,听不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摸不透基层最真实的想法。三是只

3、有调查、缺乏研窕,调研互相割裂。调查与研究二者应当是统一的整体,没有调查就谈不上研究,没有研究也就失去了调查的意义。有些同志调研中满足于了解一些基本情况,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觉得工作目的就算达到了。对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和量化的对比,缺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问题根源、谋划针对性措施的过程。这就导致调研提出的对策建议过于笼统、宏观,操作性不足、含金量不够。四是回避问题、绕开困难,调研成果打折。对于基层面临的一些瓶颈性、机制性问题,有的同志存在畏难情绪,觉得即便了解掌握了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与其这样不如绕开这些问题。有的同志把调研报告当成调研成果,报告一出就算大功告成,所有的

4、对策措施仅仅停留在纸上,作为完成任务的一环,对于这些措施能不能落地、有没有落地、是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缺乏跟踪问效、一抓到底的精神,“后半篇文章”没了下落。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思想不够端正。有的同志对调研工作重视不够,未真正树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思想,对调研的重要意义缺乏充分理解,认为这只是一项简单的“规定动作”,更有甚者,片面地认为调研只是一种形式,存在应付心理。同时,有的同志片面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对基层情况很了解、很熟悉,用不着进行深入调研也能掌握情况。有这种心理,又谈何能够做好调研工作?二是作风不够务实。有的上级部

5、门解决实际困难的主动性不够,把调查研究当成任务甚至“负担”,迫于要求走形式、走过场,缺乏摸实情、想实招、办实事的诚意:有的调研座谈的对象大都是被调研单位的领导,或者经过“筛选”的群众;有的满足于“留痕,甚至照个相、坐一会就走:更有甚者,连调研报告都要靠基层报材料、帮忙写,不但没有为基层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基层负担。三是方法不够科学。有些调研工作局限于一时一地,调研的单位、群体、人员数量不够,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导致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很多调研只会座谈、听汇报,很少用到专家调查、统计抽样调查、实验调查等科学方法:有的虽然用到了调查问卷,但大多问卷制定都缺乏科学论证和评估,后期也很少对问卷结果进

6、行统计学、测量学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难以保证。四是能力不够过硬。有的调研人员存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对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甚至存在“鸵鸟心态”,怕发现真问题、查实真情况,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因此主观上规避一些棘手问题:有的虽然摸清了问题,但自身水平不高,提不出有效的对策,或者对策的操作性不强,在实践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调研前后一个样,工作没有大的变化。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这充分形象地说明了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但这种调研应该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聚焦问题的高质量调研,而不是上述种种形式主义、浮皮潦草、应付了事的假模假样调研”。真心希望所有的调研都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不要再沦为调研人员的“作秀、被调研单位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