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5884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探讨的背景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就是对我们思品课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干脆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增加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主动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同时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爱好

2、和须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激励老师和学生从实际动身,因地制宜,主动创建和利用课程资源。仆教材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就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而言,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应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如在教材编写上没有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同时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老师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用于教学,但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极度缺乏,就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所以从实际动身,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加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重要的途径,是落实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推动新课程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二、课题探讨的目的与意义1、探讨的目的:通过课题探讨,变更以往认为农村校本课程资源贫乏的相识和目前课程过于留意书本学问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及当地文化传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学习爱好,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探讨中紧密结合地方及学校实际,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主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的特性都得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发展

4、。和科技创新2、探讨的意义: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是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改革思想品德教学理念、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保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开发与利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农村学校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建立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有利于推动农村学校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思品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加深农村老师对校本课程的相识,促进老师观念的转变,提高

5、老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实力,促进老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激发农村中学生对思品学科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探窕德育新途径,达到德育教化对学生的内化作用,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三、课题探讨的理论依据1、学生发展的理论: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每一所学校为之奋斗的目标,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应为学生发展尽可能地供应必要的条件。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针对学校的具体状况,在细致贯彻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开发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程最优化,为提高学

6、生的综合素养供应条件,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2、老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老师是课程改革的生力军,课程改革的首要工作就是变更老师的思想观念,促成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往,老师仅仅是课程忠实的实践者。而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思索、合作、探究、创建的过程中,老师不仅是实践者,还成为课程的创建者。在开发资源、创建课程的过程中,老师经过理论的学习更新了教学理念,驾驭了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技术,在合作实践的同时,转变了教学行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课程的创建加强了老师的工作责任感,满足了老师的成就感,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化发展。3、校本课程理论:校本课程是以学生和老师相处的地方一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

7、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创建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广袤的天地,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得到了广泛开发利用,老师的特性得到发展,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老师队伍得到了熬炼,学校的特色更加显明,学校的教化教学成果更加显著,因此,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创建校本课程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须要。4、构建有效课堂的理论:有效课堂的构建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实际状况动身,而不是从教材动身,即教学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课堂活动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老师要诚意诚意地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加者,真正做到以民主同等的心态与学

8、生合作沟通。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推动老师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四、课题探讨的主要内容校本课程是指国家规定设置的以校为木,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老师依据确定的课程编制程序而开发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所以,本课题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1、探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内容;2、探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3、探窕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

9、发利用的模式,探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制度建设;4、探究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教材的编写及运用,并编写具有本地及本校特色的思想品德校本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五、课题国内外探讨现状、预料有哪些突破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各个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究,并取得了确定的成效。通过调查探讨,我们发觉,现有的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探讨,其关注点照旧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层面,而对于如何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制度建设关注的却比较少,对城市学校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探讨较多,而对于

10、农村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探讨却比较少。本课题的探讨预料有以下两点突破:1、依据农村教化教学实际,探究思想品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地域特色与校本特色,初步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探究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制度建设。2、探究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校本教材的编写及运用,并实际编写具有望江县及本校特色的思想品德校本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六、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本课题组组成人员全部是我校教化教学一线的骨干老师,有确定的教学阅历和教科研实力及学术成就,且年轻有为,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探讨探究的热忱。学校校长亲自担当课题组组长,有利于课题探讨的组织协调;学校政史地教

11、研组组长及各备课组长的参加将有助于促进课题探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使课题探讨建立在坚实的教化教学基础之上。本课题的主要探讨方法是行动探讨法,进行探究性探讨,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探讨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同时在探讨过程中结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阅历总结法等。本课题探讨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将在资料的收集打印、电子设备的供应、会议探讨的开展及实际调查探讨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本课题探讨的相关活动、各种材料及探讨进程会在周文华思想政治教化工作室网站(zhouwenhua.7ta)上公布。七、课题组分工徐国应:组长,负责课题规划,组织领导及协调,经费的保障。周文华:执行组长,负责课题

12、的具体实施,课题探讨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课题探讨校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何文华、余巧霞: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校本教材的编写。胡庆梅、徐洁冰: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相关论文及案例的撰写。徐林恒: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探讨分析报告的撰写。八、课题探讨支配(一)主要探讨阶段1、准备阶段(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课题设计,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探讨支配和实施方案。具体内容是学校成立课题试验探讨小组;选题、制定课题探讨支配、申报课题;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实施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对本课题进行全面探讨,形成阶段性探讨成果。具体内容是探究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与模式,老师写出探探讨文;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思想品德校本资源,将本校老师开发的教学资源、老师的教学论文、心得体会及教学案例存档。学校对课题探讨进行中期评估。3、总结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整理汇总相关资料,总结探讨成果,写出探讨报告和结题报告,编写校本教材,对课题进行终结性评估。(二)最终成果形式1、课题探讨分析报告2、课题探讨相关论文及教学案例3、课题探讨校本制度4、校本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