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4346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氨制冷剂使用与安全性方案全套关于氨制冷剂氨是一种良好的制冷剂,属于自然工质ODP=O;GWP=O,是目前具有最好的热力学性能,制冷效率最高,价格低廉,运行维护费用低,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工商制冷大型制冷系统采用氨也达到85%以上。蒸气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很少量的氨泄漏(35ppm)就会被发觉,在空气中爆炸极限浓度为1528%。氨的危险源操作间:手工劳动,人员密集,环境密闭,发生危害后,紧急疏散困难。冷库:食品堆积,环境封闭,发生泄漏后不易发现。机房:贮藏氨液量大,再次发生爆炸关键地点。附近环境:应远离人群密度大的区域。实事求是评价氨有的企业在宣传氨是自然工质时,过分美化氨制冷剂

2、,优点说的多,缺点说的少。氨可燃、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化工、煤矿、石油、石化等行业相比,氨的危险性偏小,日常生活:电、水、煤气、建筑物危险时刻存在。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源于疏忽、大意、管理漏洞。人祸大于天灾!发生灾难事故的原因1、火灾引发次生灾害,起火,高温,引发压力升高,爆炸;2、人工融霜操作不当,产生液锤或闭路融霜,引起管道爆裂;3、单冻机冲霜事故引起大量人员伤亡。设备、管路老化或管理不严;4、系统管路、阀门等设施老化,泄漏,设计安装不规范;5、不符合消防标准材料的使用,带氨进行电焊等明火作业。无法回避的问题1、氨直接蒸发的制冷系统的充注量大;2、氨直

3、接进入人口密集的操作间、进入食品冷冻冷藏间;3、遇到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氨的次生灾害必然发生。氨安全性的方案1、最大程度地减少氨的充注量,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氨的临界量规定为IOL2、将氨限制在机房特定区域,远离操作间、冷库等能引发人身和食品安全的区域3、氨系统做好主动防御措施,浓度监测报警预防。主动防御:报警、高空排放、喷淋、设备联控急停。氨安全性的方案当一个区域发生氨泄漏时,主动安全防御系统会根据泄氨量的多少:L声光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有泄氨事故;2、事故排风机启动将泄露的氨向室外排出;3、水幕喷淋将泄氨点用水将危险区分割开。如果氨进一步泄露IEMC联控功能

4、会将对应区域的压缩机进行减载停机水幕隔离实景图水幕喷淋的技术要点:防止形成氨的爆炸极限,防止电气开关等进水,停机控制必须按照制冷系统流程进行,避免同时停机,保证事故后的设备质量,喷淋水处理系统,喷淋系统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融霜方式:自动代替手动进液管路:截止阀一过滤器一电磁阀一单向阀T截止阀;回气管路:截止阀一两级开启电磁阀一截止阀;热氨管路:截止阀一过滤器-电磁阀一单向阀一截止阀;排液管路:旁通阀。液爆与液锤液爆: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受热膨胀。防范:操作正确,避免满液体液锤。液爆形成的原因:1、融霜过程中使得换热管组中的液体满了或者液体过多。2、低温液体管道的两端阀门关闭,受热后压力升高(比如氨

5、泵到调节站的阀门。液锤:高速液体撞击。防范:正确操作,缓慢加、降压。液锤的形成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L融霜前关闭供液阀,回收换热管组的氨液不切底,回气管道中有液体,在融霜开始,热氨进气阀开得太快,高压气体推动回气管道的液体,加速流动(压差的影响8bar以上的压差)在回气管道中生成高速的液体流,当遇到阻碍时就会产生液锤。一定要缓慢打开热氨进气阀。2、融霜完毕时,换热管组内的液体没有减压,打开回气阀过快。增加库房应急处理设施L氨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及供水系统。2、贮液器加屏蔽壁垒。3、贮液器内液面超高报警。4、专门设置高空紧急泄氨将排放至水容器中。5、氨安全防御改造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o6、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7、无论机房、库房都可以采用氨系统的主动防御措施。8、只有最大限度降低充注量,将危害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